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一语文:鲁迅《祝福》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3)》 三、写作训练(30分) 14.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小说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特别是对她的眼睛,作了精心的刻画,用以表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况和不幸遭遇,展示她每况愈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请写一个片段,借助肖像描写,特别是对眼睛的刻画,来展示一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面貌。 附答案 1、C(A.朱拓tà;B.少不更事gēng;D,炮烙páo) 2、B(“歆享”的“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3、A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与语境不合;B百无聊赖指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此处应用毫无办法;C惴惴不安是害怕发愁的样子,此处难发入睡与害怕无关; 4、C 5、C(这句话分别介绍了两手所拿之物,呈并列关系,应用分号隔开,最后一句是总结,所以前边用冒号) 6、B(关键是对“即使”的理解,“即使”是“就使得”的意思,不是假设连词的“即使”) 7、这是“我”的愤激之辞,“我”同情祥林嫂的不幸,憎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但又无能为力,是一个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8、用的是反衬手法,写庙祝执意不允许,来突出祥林嫂捐门槛的“自觉性”,从而反映她受毒害之深,控诉封建道德对人的戕害。 9、丧夫失子以后,她仍顽强求生,说明她精神并未完全垮掉。捐了门槛以后,满以为可以赎清自己的罪过,获得做“人”的资格,但四婶一句“祥林嫂,你放着”似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从此她不再有任何希望。祭祀以后特别害怕的心理变化就是证明。 10、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②烘托人物的外在美和典雅的气质。 11、①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②农民大伯不明白什么是“双层停”,她走出电梯送大伯。③电梯里有人对要去的地方不肯定,她主动指点。④急忙下电梯的姑娘的玫瑰花掉了,她迅速捡起追了出去。共同点:主动帮助别人。 12、①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②冷漠、自私自利。③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宁可被冷漠的人视为“病人”,也不要成为不知关心别人只知关心自己的冷血动物。 13、参考角度:写作角度独特,以小见大,把生活中最平淡无奇的事,浓缩在乘电梯这样一个平常而又独特的场景,使情节更集中,人物更突出。小说所反映的事发人深思,却没有教条的说教,褒贬也不露声色,符合小小说创作的重要法则:“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本身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点出来”(恩格斯)。以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人物形象。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14、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