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散文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五十年了。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认识。在生活情况下,常常是一年半载写不出一篇东西来。原因是很明显的。天天上班、下班、开会。学习、上课、会客,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这种点和线都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这里用得上一个已经批判过的词儿:没有灵感。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自古已来,应制和赋得的东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这里。宋代伟大的词人辛嫁轩写过一首词牌叫做”丑奴儿”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 我的意思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即使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的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一个老女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的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涵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创作的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工夫也下过了,那么怎样下笔呢?写一篇散文,不同于写一篇政论文章。政论文章需要逻辑性,不能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逻辑性,但仅仅这个还不够,它还要有艺术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决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帐,枯燥单调。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首先要注意选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的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著。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这种例子中国还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推敲”就由此而来。再如咏早梅的诗:“昨夜风雪里,前村数枝开”,把“数”字改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来。中国旧诗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炼字上。我想,其他国家的诗人也在不同的程度上致力于此。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造词。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个类型。中国古代的诗人曾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有的主张神韵,有的主张性灵。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五花八门,实际上,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们都想把诗写得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关于炼字、炼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菱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所谓”诗话”,讨论得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关于炼篇,也就是要在整篇的结构上着眼,也间或有所论列,总之是很不够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文人学士足够的的重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炼篇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古今中外的文人都知道这一点,而且做过各方面的尝试。在中国古文和古诗歌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诗文。有的起得突兀,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比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开头两句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文章的气势把高塔的气势生动地表达也出来,让你非看下去不行。有的纡徐,如春水潺缓,耐人寻味。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开头的一句话:“环滁皆山也。”用“也”字结尾,这种句型一直贯穿到底。也仿佛抓住你的心,非看下去不行。还有一个传说,欧阳修定《相州昼锦堂记》的时候,构思多日,终于写成,派人送出去以后,忽然想到,开头还不好,于是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把原稿追回,另改了一个开头:“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样开头有气势,能笼罩全篇。于是就成为文坛佳话。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十几百。这些都说明,我们古代的文人学士是如何注意文章的开头的。 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炼篇的工作才只是开始。在以下的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还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有人写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言不搭后语,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以有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应该加意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的不同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的侬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深刻。中国的骈文,诗歌,讲究平仄,这是中国语言特点造成的,是任何别的语言所没有的大概中国人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现象,一定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摸索出来的。我们写散文当然与写骈文、诗歌不同。但在个别地方,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可以助长行文的气势,使文章的调子更响亮,更铿锵有力。 文章的中心部分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一个难题。我上面讲到:文章开头难。但是认真从事写作的人都会感到:文章结尾更难。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我还是举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例子。上面引的《醉翁亭记》的结尾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也字句开始,又以“也”字句结尾。中间也有大量的“也”字句,这样就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另一个例子我想举杜甫那首著名诗篇《赠卫八处士》,最后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样就给一种言有尽而间无穷的感觉。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还有一首诗,是钱起的《省试汀灵鼓瑟》。结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对这句的解释是有争论的。据我自己的看法,这样结尾,与试帖诗无关。它确实把读者带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起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谨严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又天衣无缝中,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写篇把散文,有什么了不起?可你竟规定了这么多的清规戒律。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没有规律就不成其为文学艺术,就在于它的规律不同。但是不同种的文学艺术之间又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而且是借鉴得越好,则这一种也就越向前发民。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也许还有人要问:古今散文中,有不少是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本色天成,并没有像你上面讲的那样艰巨,那样繁杂。我认为,这种散文确实有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看来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是作者经过了无数次的锻炼,由有规律而逐渐变成表面上看起来摆脱一切规律。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规律,也许更难掌握的更高级的一种规律。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该毕业了。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我上面讲了那样一些话,决不意味着,我都能做得到。正相反,好多都是我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我想这样做,而还没有做到。我看别人的作品时,也常常拿那些标准来衡量,结果是眼高手低。在五十年漫长的时间内,我搞了一些别的工作,并没有能集中精力来写散文,多少带一点客串的性质。但是我的兴致始终不衰,因此也就积累了一些所谓经验,都可以说是一得之见。对于专家内行来说,这可能是些怪论,或者是一些老生常谈。倡对我自己来说,却有点敝自珍的味道。《列子·杨朱篇》讲了一个故事: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蕴贲,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奥室、锦纩、狐猁。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我现在就学习那个田夫,把我那些想法写了出来,放在选集前面。我相信,我这些多也不过同负暄相类。但我不想得到重赏,我只想得到赞同,或者反对。就让我这一篇野叟曝言带着它的优点与缺点,怀着欣喜或者忧惧,走到读者中去吧! (转载自《季羡林谈写作》,原标题《我怎样写散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