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辛笛《风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4-0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辛笛
    风景
    辛笛(注)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上)
    (注)辛笛(1912-2004),现代诗人,江苏淮安人。诗人年轻时去英国留学,写这首诗时刚从海外归来。
    14.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以铁轨喻“中国的肋骨”,以列车喻“社会问题”,比喻新奇生动,含义深刻,揭示了旧中国贫穷、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为全诗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B. 第三四句是对车外景象的想象和议论,诗人取茅屋和坟入诗,既勾画出农村的萧索,又由生死距离之短写出农民一生的可悲可叹。
    C. 第五六句以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第六句中“新”与“旧”形成鲜明反差。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被抓的壮丁悲惨境况的深切同情。
    D. 整篇诗歌中没有出现一个“我”字,却塑造了一个情感饱满的自我形象,诗人是一个怀有深沉忧患和愤激心情的思考者。
    15. 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分析说明。
    答案:
    14. B  
    15. 以“风景”为题,使诗歌题目与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具有讽刺意味;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不是“想象”,是现实。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诗歌标题的含义的作用,答题时可以参照散文标题的作用回答,注意从内容、手法,结构等角度作答,此题以“风景”为题,从内容和情感角度看,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从手法的角度看,题目与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具有讽刺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