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 郊行即事 程颢①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②莫忘归。 注解:①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程颐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②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踏春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哲思。 B.郊行即事是这首诗的主题,特别是春景,占据了诗歌中大部分的内容。 C.诗人面对杳然流去的落花,想到了先前光阴虚度,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D.尾联流露出郊游竟如此畅人怀,也表达了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愿望。 6. “恣行”“兴逐”“游衍”体现了作者踏春的什么感情?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有何异曲同工之妙?(6分) 答案: 5.C(“想到了先前光阴虚度,感伤之情溢于言表”于文无据,原诗是“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的意思。) 6.补充注释:“恣行”(尽情游赏);“兴”(乘兴、随性)。 答案:体现了作者轻松自在、陶醉尽兴、流连忘返的惜春之情。(2分) 陶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出作者在“樊笼”待久后终于可以享受世间如此绝妙的自然美景的解放与欣喜;本诗的“只恐”“不妨”也体现了诗人踏春时顿觉自然开阔,钟情拥抱自然的喜悦。二者在热爱自然,尽兴乘兴,表达释压方面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4分,意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