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沈佳期《独不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19-12-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沈佳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独不见
    
沈佳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①,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②。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风城③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④?
    
【注】①卢家少妇郁金堂:萧衍《河中之水歌》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含香。”②辽阳:在今辽宁省境,为当时边防要地;下句的白狼河(今名大凌河),即在这里。③丹凤坡:指长安。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善吹箫,引来凤凰集于城上,后来称京城为丹凤城。④流黄:一种帷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借用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恰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B.开头两句“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第二句中的“海燕双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海燕相互依偎的情态。
    
  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
    
  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
    
15本诗言愁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感,作者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感到孤独寂寞”分析错误,前四句描绘京中贵家女子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景,因此“高楼倚暮晖”并不是孤独寂寞,而是闲情逸致。
    
15、情感表达:颔联描写了园中“夭桃”含笑、“舞蝶”双飞的景象,以景喻人,衬托出京城贵家女子青春韶华的 欢乐、伉俪偕守的幸福。结构安排:与下文征妇“含泪坐鸳机”景象构成鲜明对照。京城贵妇于国事了无牵挂的悠闲自得与征人之妻对丈夫杳无音信、生死难卜的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是以景喻人,理解景中之情需借助对全诗的理解及交代的写作背景,结构安排上需从与其他诗句的关系及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来作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