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平面解析几何部分:圆的方程 二. 教学目的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掌握圆的切线、弦及相关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两个圆的位置关系;(4)有关切线与弦的结论. 2、难点: (1)因为圆的特殊性,在解决有关直线与圆的问题时,经常运用由圆的几何性质所产生的式子,如弦长、切线等,一般不列出它们的方程组去分析、讨论。在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充分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 ![]() ![]() ![]() ②几何法:设直线AB,若圆的半径为 ![]() ![]() (3)在解决有关圆的轨迹及综合问题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圆的几何性质。 四. 知识分析 【知识梳理】 1、圆心为A(a,b),半径长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 ![]() ![]() ![]() ![]() 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割、相切、相离。 5、直线 ![]() (1)几何方法: 圆心(a,b)到直线 ![]() d<r ![]() d=r ![]() d>r ![]() (2)代数方法: 由 ![]() △>0 ![]() △=0 ![]() △<0 ![]()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7、根据圆的方程,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有: (1)几何方法: 两圆 ![]() 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 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 ![]() 无实数解 ![]() 【要点解析】 1、圆作为一种较特殊的曲线,它的方程来源于它轨迹的定义,这种根据曲线定义确定曲线方程的方法叫做轨迹法. 2、用二元二次方程表示的曲线也叫做“二次曲线”或“圆锥曲线”.圆是其中的特例,高中教材,只讨论不含“xy”项的二次曲线.同时,在用方程表示曲线时,一定要注意其限制条件. 3、在讨论含有字母参变量的圆方程的问题时,始终要把“方程表示圆的条件”作为首要条件,也可以理解为“定义域优先原则”的拓展. 4、在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养成作图的习惯,即在解读完题意之后,通过图形(象)语言将其中的关系再展示出来,在观察和分析时,既可用平面几何知识,又可用代数方法解析,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宽. 5、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只需把两个圆的方程相减即可.而在求两圆的公共弦长时,则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6、解决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熟练运用. 【典型例题 命题角度1 求圆的方程 例1. 一个圆与y轴相切,圆心在直线 ![]() ![]() ![]() ![]() ∴有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 ![]() 解方程组 ![]() 可得 ![]() ∵圆在直线 ![]() ![]() 即 ![]()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 ![]() ![]() 命题角度2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2. 如图所示,已知P(4,0)是圆 ![]() ![]() 有 ![]() 因此点R在一个圆上,而当R在此圆上运动时,Q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设Q(x,y),R( ![]() 代入方程 ![]() 整理得 ![]() ![]() (3)求 ![]() ![]() ![]() ![]() ![]() ![]() ![]() ![]() (3)<0" > ![]() 故 ![]() ![]() ![]() ![]() ![]() 命题角度4 利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4. 有一种大型商品,A、 B两地都有出售,且价格相同,某地居民从两地之一购得商品后运回的费用是:A地每公里的运费是B地每公里运费的3倍。已知A、B两地距离为10公里,顾客选择A地或B地购买这件商品的标准是:包括运费和价格的总费用较低。求P地居民选择A地或B地购货总费用相等时,点P所在曲线的形状,并指出曲线上、曲线内、曲线外的居民应如何选择购物地点? ![]() ![]() 化简整理,得 ![]() ![]() (2)当P点在上述圆内时, ![]() ![]() 故此时到A地购物合算。 (3)当P点在上述圆外时,同理可知,此时到B地购物合算。 点评: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关键要明确题意,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学实际应用题,在多年来的高考中得到了重视,除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外,近几年都有解答题出现,应引起重视,平时多练习,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角度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5. 已知圆 (1)配方得: ![]() ![]() 则圆心到直线 ![]() 因为圆的半径为 ![]() ![]() 当 ![]() 当 ![]() (3)对于任一条平行于l且与圆相交的直线 ![]() ![]() ![]() ∴任何一条平行于l且与圆相交的直线被各圆截得的弦长相等。 点评: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看成它们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也可以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长的关系进行判断. 求圆的弦长有多种方法:一是直接求出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二是不求交点坐标,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即设直线的斜率为y后所得方程两根为 ![]() 命题角度6 直线与圆相交问题 例6. 已知圆 ![]() ![]() ![]() 即 ![]() ![]() ![]() ∵P、Q在直线 ![]() ![]() 将③④代入①,解得 ![]() ![]() ![]() ![]() ![]() ![]() ![]() ![]() ![]() 代入圆的方程 ![]() ![]() 故可得 ![]() ![]() ![]() ![]() 点评:此题解法一中将 ![]() ![]() ![]() ![]() ![]() 可设光线l所在直线方程为 ![]() 解得 ![]() ![]() ∴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 ![]() ![]() ![]() ![]() ![]() 即有 ![]() 圆C的半径 ![]() 由于圆C与已知圆 ![]() ![]() 对该式讨论: ①当 ![]() ![]() ∴圆的方程为 ![]() 以上两方程为所求圆的方程。 【模拟试题 1、过圆 ![]() A. ![]() D. ![]() A. ![]() ![]() C. ![]() A. 8 B. 3 C. ![]() 4、若过定点M(-1,0)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 ![]() ![]() A. ![]() ![]() ![]() 6、过点(1, ![]() ![]() 9、曲线C: ![]() (1)求证:对 ![]() (2)设l与圆C交于A、B两点,若 ![]() (3)求弦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4)若定点P(1,1)分弦AB为 ![]() ![]() 【试题答案】 1、D 2、C 3、D 4、A 5、C 6、 ![]() 10、 ![]() 11、(1)k = 1时,方程为x = 1,表示过点(1,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k≠1时,方程为 ![]() (2) ![]()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