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衣曲三首 罗与之 其一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其二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其三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14.下列对这组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其一的前两句用平铺直叙的语言交代寄衣者的身份和寄衣的缘由:丈夫赴边御敌,已经好几个年头了,现在秋风又起,又要为他准备寒衣了。 B.其二的后两句写主人公在窗下为丈夫赶制寒衣,不慎剪刀落地,发出的响声让她一下子联想到丈夫剑环的铿锵声,情味含蓄蕴藉。 C.三首诗在技巧的运用上也很特别:其一中的“鸿雁”代指丈夫的书信,其二中的“剑环”是谐音双关“见还”,其三中的“敢恨”是反语,应是“不恨”的意思。 D. 这三首小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借一个独守空房的妇人之口,抓住缝制和寄送寒衣这一特定情景,表现了她复杂而深沉的心理。 15.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所侧重,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答案: (二) 14.C 其三中的“敢恨”应是“不敢怨恨,岂敢怨恨”的意思。 15.其一侧重表达女主人公对戍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其二侧重表达女主人公盼望丈夫早日回归的急切心情;其三则侧重表现女主人公叮嘱丈夫坚守边疆的殷殷之情,体现出她为保国家安宁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