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杨炎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
    14.D【解析】D项,“暗含诗人的软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故选D。
    15.岁月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的“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华流逝之意。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