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管子·明法解》《淮南子·主术训》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管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遂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生 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
    
明主之治国也,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取材于《管子•明法解)
    
(二)
    
,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法者,非天,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是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取材于《淮南子•主术训》)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
    
B.案其当宜,行其正理         案:根据
    
C.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中:符合
    
D.法者,非天堕               堕:堕落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
    
,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B.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C.行私惠赦有罪               
    
非谓其凝滞不动也
    
D.所以天下致利除害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
    
    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
    
B.不为惠于法之内
    
    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C.县法者,法不法也
    
    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
    
D.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3分)
    
②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3分)
    
12.请根据上面两则短文,概括“法令”对治国有何作用。(4分)
    
13.同为管子的文章,下面链接材料与“材料一”,在治国问题上的观点却有所不同,请说出其不同之处,并说出你对这种不同的看法。(4分)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小问》)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8.(3分)【答案】D       9.(3分)【答案】B       10.(3分)【答案】A
    11.(6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①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3分)
    ②君主立法,首先自己要作执法守法的榜样,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3分)
    12.(4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2分)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从而实现无为而治。(或是可以制约人们使之匡正自己的行为,道胜理达,从而实现无为而治)(2分)
    13.(4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管子·明法解》一文中,管子强调法令赏罚的重要性(1分);《管子·小问》一文中,管子认为治理百姓,须厚施德惠,不能以刑法恐吓。(1分)从两段文字看,管子在强调法治重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德治的作用。德作为社会道德规范,其规范要有标准性,而标准性莫过于法,法的公正是施行德政的必要保障。(2分)(能点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文章有不同作用亦可)
    【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若想管理好你的臣民,你一定要了解人民的疾苦,并且本着仁德之心为他们的痛苦感到忧虑,千万不能以刑法恐吓,以暴力来统治。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