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元史·彻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元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胜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日:“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
    (《元史·彻里》,有删改)
    1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于徐              家:安家
    B.应对详雅              雅:非常
    C.卖所在学田以价官    输:交纳
    D.止之                遽:立即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寒饿死                       若属皆为所虏
    B.彻里于帝前                 今其志反不能及
    C.民不胜苦                     皆出于此乎?
    D.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译文:                     
    
(2)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3分)
    
译文:                      
    
 
    
 
    
答案:
    18、B雅:美好,正确,规范
    19、C( A将要   B 竟然  C代词;副词,表猜测  D……的原因)
    20.(1)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2)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
    
 
    
译文:
    彻里,是燕只吉台氏人。曾祖父太赤,曾任马步军都元帅,随元太祖平定中原,因为立有大功而被(元太祖)赐予徐州、邳州两州作为封地,彻里的曾祖父于是在徐州安下了家。彻里少小丧父,母亲蒲察氏用读书作为培养方式来教育彻里。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召见彻里,彻里回答世祖的问题十分详备而且无懈可击,世祖对彻里很满意。彻里侍从世祖征讨东北边境归朝时,借着机会向世祖进言说:朝廷大军所经过的地方,老百姓无法承受大军的烦扰,老百姓(因此)受冻挨饿濒临死亡,(朝廷)应当加以救济施与。世祖采纳了彻里的建议,于是根据爱害程度的差异分别赐给边境受害百姓粮食、布帛与牛马,受害百姓因为彻里此举而得以幸存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奉旨巡察江南。当时地方行省正在致力于整理财政,卖去所在地区的公田,用学田作价来缴纳官府(下达的征缴任务)。彻里说:“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彻里迅速而及时地制止了这种卖学田抵政府征缴任务的做法。彻里回到朝廷,把这件事汇报给了世祖,世祖皇帝赞许彻里的做法,并采纳了彻里的建议。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任丞相,他推荐任用自己的朋党,查核全国的赋税,老百姓不能承受他们的掠夺所带来的痛苦,(因而)自杀或死于牢狱中的人能用百位数来计算,朝廷内外都因此浮动不安。朝臣们顾及与忌惮桑哥,都不敢向世祖皇帝进言。彻里竟然在世祖面前,一一陈述桑哥邪恶贪婪祸国殃民的情形,言辞慷慨激昂。世祖皇帝很生气,说彻里诽谤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耳光。彻里却越发奋力与皇帝争辩,而且说出:“我与桑哥并没有个人怨仇,我之所以极力列举他的罪行却不顾念自身(安危),正是为了国家谋划罢了。如果我(现在)畏惧圣上发怒却不敢再进言,那么奸佞的臣子能用什么办法得以铲除,老百姓(因佞臣当权)所遭受的祸患用什么办法得以消除!更何况(我因挨耳光而不再进言)就会使陛下留下拒谏的名声,臣私下里(为此)感到害怕啊。”世祖皇帝因彻里的一席话而醒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