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刘子·夫停灯于缸》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子
    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 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①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石火②,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与时竞驰,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阴。故大禹之 趋时,挂冦而不顾;南荣之访道,踵趼③而不休;仲尼栖栖,突不暇黔④;墨翟遑遑,席不及 暖。皆行其德义,拯世危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
    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被丽弦歌,取媚泉石;进不能被策树勋,毗赞明时, 空蝗粱黍,枉没岁华。生为无闻之人,殁成一棺之土,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
    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 何也?哀其时命,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今日向西峰,道业未就,郁声于穷岫之阴,无闻 于休明之世。已矣夫!亦奚能不沾衿于将来,染意于松烟者哉!《刘子•五十三章》
    【注释】①騕褭:神马名。②石火:古人凿石取火,击石时发出的火花霎时而灭。③踵趼:脚生胼胝。④突:烟囱。黔:黑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以 B.则 C.盖 D.其
    2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变动消亡,刻刻不已,人生更短暂,所以要珍惜生命。 
    B.时光飞逝,过往不能再见也不可知,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C.人与万物一样转瞬即逝,只有树立美德留下大爱才能不朽。 
    D.人生虽短,但瞬间也能放射光辉,只要树立美德丢弃私爱。
    23.根据第③段,“今人”生前死后都埋没无闻的原因是()。
    A.退隐分不清腐臭和荣华,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被赞赏。 
    B.退隐则沉溺于弦歌和林泉,出仕却空怀理想、虚度年华。 
    C.退隐不能弃绝荣华欲望,出仕不能尽职建功、辅佐明时。 
    D.出仕退隐、活着死去,都如同草木碌碌无为、自生自灭。
    4.你认为第②段能证明中心论点“惜时”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5.第④段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请对此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21.(1 分)B
    22.(2 分)C
    23.(2 分)C
    24.(4 分)
    答案示例:我认为能证明。本段先是概括性事例,指出古代君子爱惜光阴的根本原因在 于要在天下施行仁义,随后列举大禹、南荣(趎 chú)、仲尼、墨翟等珍惜光阴的原因是 行德义拯救世界,正是仁爱的行为使他们流芳百世。因为第①段就已论证了立德贻爱才是珍 惜时间的根本所在,所以第②段举立德贻爱的例子是能证明论点的。大禹南荣等短暂的人生 得以不朽,正是因为他们化有限的生命时间为无限久远得大德大爱,从而阐明了珍惜时间的 本质、正道和要义,论证论点更有力。
    评分说明:论证内容的概括 2 分;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 2 分
    25.(4 分)
    答案示例:第④段描写蝉在秋寒日落中悲鸣的惨状,又描写道业未成、无闻于世的人忧 郁苦闷的心理,蝉与人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本段更用“夫”、“哉”等语气词叹词,直接 抒情,这些描写抒情形象地说明了不珍惜时间只会留下悲哀、人生必定凄惨的观点,这样使 议论巧妙地融入描写抒情之中,不仅使惜时的论点得以形象地论证,更能以情动人,实现劝 人惜时的写作目的。
    评分说明描写、抒情、议论如何融合的分析 2 分;表达的情感和表明的观点1分;这样写的好处1分
    [参考译文]
    把灯放在缸边,先前的火焰并非后面的火焰,但是聪明人看不出来;藏山于大泽之中,现在的形体并非昨日的形,而但智者不知道。 为什么?因为火焰时刻在生灭,山也时时在移动,天回日转,时光如箭逝去,即使如神马騕褭那样跑得飞快,也追不上时光。人生短暂,如同火花,刹那间亮了一下就已经过去了,只有立下的道德和仁爱,是不朽的。
    当年的君子,想施行仁义于天下,就与光阴争夺,不吝惜一尺多长的玉璧,却珍惜分寸之光阴。因为大禹顺应时代,辞官不顾;南荣寻访真道,脚生胼胝也不停下;孔子忙忙碌碌,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墨子匆匆忙忙,席子都来不及躺暖。他们都是在施行德义,拯救世于人危溺之中,立下的功德为万世楷模,流芳百世。
    现在的人退不知臭腐荣华,断绝嗜好欲望,寄情于弦歌,流连于山水;进不能献言立功,辅佐明君, 浪费粮食,虚度年华。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成为一棺之土,跟草木折自生自灭有何分别呢!
    秋天,凉风吹动枝条,清露沾满叶子,于是寒蝉抱树而长鸣,声音激烈悲凉酸楚,萧瑟于落日之时, 为什么呢?哀叹自己的命运,被严霜逼迫因而寄托悲凉于柳枝。今天向着西峰,道业未成,在深山阴深之地发出抑郁之声,在美好清明的时代默默无闻。算了吧!怎能不为将来哭泣,失意于松烟之间呢!(译者/尹瑞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