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物理 > 学习方法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物理易错点大汇总(3)

http://www.newdu.com 2019-04-15 高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五)
    57.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5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59.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60.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61.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62一个力分解成的两个分力,与原来的这个力一定是同性质的,一定是同一个受力物体,如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其重力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不能说成下滑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63.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64.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65.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惯性。
    66.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
    67.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当只研究某个力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仍成立。
    68.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相应改变。
    69.虽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但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没有体现。
    70.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六)
    71.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a,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72.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时注意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计算。
    73.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选择正方向,一般我们选择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74.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75.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76.有时加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也处于超、失重状态。
    77.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78.国际单位制是单位制的一种,不要把单位制理解成国际单位制。
    79.力的单位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
    80.有些单位是常用单位而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小时、斤等。
    81.进行物理计算时常需要统一单位。
    82.只要存在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力是否为恒力无关。
    8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该点所在的轨迹的切线,而不是合外力沿轨迹的切线。请注意区别。
    84.合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不一定是人感觉到的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