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教材解析: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吴 飞
    【课程目标】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
    2.懂得文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3.知道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4.理解文化的内涵
    5.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6.懂得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7.学会归纳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
    8.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9.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0.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细说教材】
    本课作为全书的起始课,对整个文化生活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子作用。具体包括两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什么是文化”的问题,为全书的学习起到“引子”的作用;第二层次则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种力量”,对个人、对社会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从而为本单元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学习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化,重点理解和掌握文化的内涵、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本课主要有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等五个高考考点。
    一、牢牢把握一个概念──文化
    1.文化的含义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外延: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点拨:
    ①文化与文化现象不能等同,文化是对文化现象的抽象概括。
    ②从动态上看,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如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从静态上看,文化是人类具体的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③广义上的“文化”与狭义上的“文化”的不同:前者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后者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上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上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④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化与文明相同,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文化又不同于文明,文化与自然相对应,泛指人类社会的一切产物;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以表达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⑤文化的划分:文化可分为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外来文化,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等等。
    2.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风光。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3.文化的形式   
    精神产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精神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4.文化的作用
    点拨:文化的作用包括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的成长的影响。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表现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人成长的作用,表现为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个人的自觉学习、主动感悟而产生作用的。
    (3)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和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不同的作用。
    (4)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力量的关系:文化的作用强调文化本身的功能,文化的力量主要是从精神力量的角度说明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
    二、正确理解两个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点拨: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一是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是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三是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一是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二是随着多极化的发展,文化霸权的渗透,使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分化图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开展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尤为重要。
    (3)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知识构建】
    
    【时政热点】
    1.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任务,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真题演练】 
    例1.(2007年广东高考,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例2.(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答案]A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技术  ③语言文字  ④选举人大代表  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关于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这说明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B.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5.16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6.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D.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下列道理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9.体育是一种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推动北京及全国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我国文化事业应全部产业化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
    10.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B.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C.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1.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约1/5。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④大力引进外国文化产业 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357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1%。而日本2000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为85.057万亿日元,占GDP的17%,美国当年的文化产业收入是4000亿美元,产值占GDP总量的18%—25%。
    材料二: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新闻90%上以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从全球市场看,美国影视,业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究】 
    14.材料一:近年来,江苏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表决;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思维拓展】
    1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一位前美国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世界各国要高度重视增强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ACB    6-10  DCDCB    11-12  CB
    二、非选择题 
    13.(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美国企图通过强大的新闻帝国,通过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利用经济、政治手段难以达到的战略目的,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问题探究】 
    14.(1)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全面的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思维拓展】
    15.(1)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在国家间综合国力对比中的分量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首先要回答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然后回答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
    作者简介:吴飞,男,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广州市首批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广州市中学政治教坛新秀,广州市白云区十佳青年政治教师。现就职于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参加工作14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科组长工作,共任教高中毕业班教学7届,科组长工作13年,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突出,积累了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所教班级在高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多篇论文和课件在《广州教育导刊》《广东教育(教研)》等杂志上发表以及多次获得市、区各项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