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山 东 刘秀珍
    【学习目标
    1.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预习梳理
    1.背景
    (1)经济:清末“新政”、“ ________”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思想:____、邹容、陈天华等以____、东京为阵地,宣传西方的_____、____学说。
    (3)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________,然后华兴会、光复会等相继建立。②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在东京建立。
    (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_______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
    (5)时机:1911年四川________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____,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国内各民族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________权;确立________、立法、________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②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结局:________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
    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②列强以______、______、经济封锁为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③革命营垒中的______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④______被迫妥协退让。
    5.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______,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________”,沉重打击了________。
    (3)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互动探究
    激疑: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问卷“崇拜的人物”统计表
    

    序号
    

    崇拜的人数
    

    被崇拜的人物
    

    1
    

    157
    

    孔子
    

    2
    

    61
    

    孟子
    

    3
    

    17
    

    孙中山
    

    4
    

    11
    

    颜渊
    

    5
    

    8
    

    诸葛亮、范仲淹
    

    6
    

    7
    

    岳飞
    

    7
    

    6
    

    王守仁
    

    8
    

    4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
    

    9
    

    3
    

    程德全
    

    10
    

    2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
    

    11
    

    1
    

    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
    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
    

    12
    

    23
    

    无崇拜者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上表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有了什么变化?你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探究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有哪些?试归纳。
    2.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性质?
    3.起义为什么首先爆发于武昌呢?
    探究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体现了那些资产阶级的理念和原则(连线)
    内容                                 体现原则                否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权平等           万世一系的世袭制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三权分立
    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                主权在民           封建等级观念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人权自由           君主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君、君权神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材料二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材料三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4)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5)材料二“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6)《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探究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教训?
    【效果检测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有一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五年生,你知道民国五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4.(2009·广东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5.在学习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
    甲: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甲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乙:辛亥革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丁: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戊: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6.对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有人认为是一种错误,究其原因,孙中山也别无选择,下列所表述中的原因,你同意的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在外交和财政上陷入极度困境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对革命派发动进攻
    ③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说明他是赞成共和    ④孙中山民主革命受到列强的军事威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7.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  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8.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选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是中美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会选择(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②都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都是本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④都使本国从此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D.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1.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12.南京既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对于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42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B.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政府对峙
    C.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4.(2010·全国卷)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效果检测
    1—5:ABBDC  6—10:ACADD     11—14:DDC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