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抗战胜利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抗战胜利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河南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李勤超(4573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形成了美苏对立的基本格局,但是,最尖锐的矛盾并未直接表现在美苏之间,而是存在于广大中间地带。美国以所谓“反对共产主义威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为借口,加紧对这些国家、地区进行干涉和控制,在亚洲首先是把中国变为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战略基地。
    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放弃中国,完全从中国摆脱出来。第二,军事干涉,出兵中国,帮助国民党消灭共产党。第三,一面援助国民党在中国确立它的政权,一面鼓励国共双方进行商谈避免内战。第一种选择显然与战后美国控制远东、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格格不入。第二种选择虽能更直接地实现美国的战略目的,但来自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压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只有第三条道路可行,这样既未放弃中国,又避免卷入旋涡,还能以中间人面目干涉中国事务。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国国内的批评。日本投降前后,美国政府在驻华大使赫尔利的影响下,过高地估计了蒋介石的力量,企图乘日本投降之机,全力支持国民党政权,恢复和加强它对中国的统治,并逼迫共产党就范。到了1945年11月份,美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蒋介石虽有数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但其政府独裁专制腐败成风,再加上竭泽而渔的经济政策,显示其相对的军事优势和明显的政治劣势。这使美国人看到,一旦内战打起来,失掉政权的很可能是国民党,而这又绝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于是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国内舆论纷纷就政府对华政策提出批评。
    其次,国共两党的关系。调处国共纠纷,使国共关系按照美国的愿望发展,实际上是试图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去争取蒋介石靠武力得不到的东西。二战结束前后,欧洲许多国家组成联合政府,凡在美英势力范围中,共产党在联合政府中均未取得支配地位。既然苏联承认美国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欧洲的经验使美国领导人确信,在民主政治的环境里,“没有理由认为”国民党在夺权斗争中不能“取得胜利”。
    第三,美苏关系。调整对华政策也是基于美国在远东取得对苏联优势的需要。撮合国共与限制苏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美国调整后的对华政策,在1945年12月15日杜鲁门声明中得到充分体现。声明着重强调中国统一重要性,强烈希望国共两党停止敌对活动,召开由各主要政党代表参加的会议,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声明一方面承认并将继续支持国民党政府,另一方面则表示美国的支持将不会扩展到以军事干涉去影响中国内战的进程。声明概括了对华政策的基本精神,所有的话都用外交辞令修饰得冠冕堂皇。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点:一、通过和谈改组政府来解决国共冲突,避免内战。二、一如既往地支持国民党政府,巩固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在这一政策主导下,1945年底,美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到中国,由于他的斡旋,中国局势也出现了一些转机。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持续了近4个月的国共武装冲突暂告结束。l月31日,反映人民意愿的政协会议胜利闭幕。2月25日,国共间最为棘手的整军协议也得以签署。所有这些和平成果的取得,都是与马歇尔的努力分不开的。但是到了6月,“和谈”陷入僵局,并且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和谈”虽未停止,但真正意义的和谈已不复存在。马歇尔仍奔走于国共之间,试图打破僵局,但所有努力都失败了。8月10日,马歇尔和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调处”失败。
    美国的调解,虽不能排除为蒋介石打内战赢得时间的嫌疑,但调处的失败显然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然而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对华政策的另一面——对蒋介石的经济军事援助。
    与“调处”的软弱无力相比,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却是强有力的。在马歇尔调处期间,美国政府把国民党14个军、8个交通警察总队共约54万余人运到内战前线,为蒋训练了军队、特务等人员15万人,给了国民政府价值13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内战爆发后,援助进一步扩大。6月28日美国政府决定延长对中国租借法案的期限,转让给国民政府7.81亿美元的物资。7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权总统以总数不超过271艘舰艇及船坞器材赠给国民政府。8月31日美将其在西太平洋的价值8.25亿美元的战争物资以1.75亿美元低价售给国民政府,而这些物资的实际价值估计在20亿美元以上。正是美国的这些慷慨援助,更快促使了内战的爆发。
    由此看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这两个方面是互相矛盾的。从美国这方面说,调处国共矛盾与经济军事援蒋,目的都是支持巩固国民党的统治,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但总的来看,对蒋介石的扶持和援助更多地表现为帮助蒋打内战,美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捞取蒋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但蒋介石却并不以为然,他对于解决共产党问题的惟一选择是武力,和谈只是策略性的,一方面,要避免承担破坏和平的恶名,另一方面要应付一下美国对和平的热情。蒋介石早已摸透了美国的底牌,只有国民党政权才能保证美国在华利益,所以即使“和谈”不能让美方满意,美援也不会停止或减弱。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在发动内战时才如此有恃无恐无所顾忌。
    纵观抗战胜利后的美对华政策,无论是对蒋介石的经济军事援助,还是对国共关系的调处,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服务。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二战后的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与苏联争霸和称霸全球的基本外交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