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苏俄同资本王义国家和平共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苏俄同资本王义国家和平共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山东兖州市山拖中学 宋景田 山东曲阜市舞雩坛中学 柳清华
    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挫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用军事手段扼杀苏俄的企图。此后,社会主义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开始从军事冲突阶段过渡到和平共处、相互交往的阶段。到1924年,国际上出现了“与苏联建交热”,英国、意大利、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丹麦、法国等国相继与苏联建交。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和平共处的新局面。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是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特点,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苏维埃政权战胜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站稳了脚跟,是苏俄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客观前提。
    自1918年至1920年,协约国帝国主义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俄,支持苏俄国内反动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粉碎了协约国筹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以失败而告终,面对着苏维埃国家不容抹杀这一事实,迫于国内劳动人民的压力,同时又爆发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大国不得不调整政策,被迫与苏俄进行对话和接触。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并存的国际关系新局面事实上已经形成。
    其次,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和平建设的展开,迫切要求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同一切国家建立持久和巩固的和平关系,特别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一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复兴也需要苏俄的商品、原料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俄国在历史上同西欧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俄国经济离不开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也需要俄国经济。俄国既是欧洲许多国家商品、原料的最大供应者,又是这些国家工业品的巨大消费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帝国主义国家被迫谋求与苏俄建立联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也把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作为实施和平外交,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突破口。1921年3月,英国首先同俄国签订了《临时贸易协定》,双方互换了享有外交特权的商业代表。随后,意大利、瑞典、丹麦等14国与苏俄签订了类似的协定。所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是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内在动力。
    再次,列宁提出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的原则为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提供了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胜利以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就确定了和平外交的方针。1919年12月,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国际问题的决议》指出,苏俄“希望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进行国内建设”。1921年春,苏俄对内制订了新经济政策,对外努力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主张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积极吸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加快经济的恢复发展。1921年10月,19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建议苏俄偿还沙俄政府欠下的外债和发还没收的外国企业,它们将考虑给予面临灾害的苏俄以救济和贷款。苏俄政府在列宁的领导下,照会英法等国,表示可以同意它们的要求,但要求对方提供优惠贷款,并缔结和约,承认苏维埃政府,建议尽快召开讨论这些问题的国际会议。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为苏俄开创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以契切林为代表的苏俄外交家正确执行列宁关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政策,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策略,积极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取得了参加热那亚会议、签订《拉巴洛条约》、与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法国等国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果,奠定了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新局面。
    1922年4月10日至5月19日,欧洲国家经济会议在热那亚举行。这是苏俄以平等的一员同诸大国讨论重大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苏俄代表团副团长、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在坚持共产主义原则观点的同时,承认在当前这个旧的社会制度与正在成长中的新的社会制度有可能并存的历史时代,代表这两种所有制体系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普遍的经济复兴是绝对必要的。……我们代表团到这里来,……是为了在互惠平等和充分的无条件的相互承认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的政府以及贸易界、工业界建立务实的关系”。西方国家虽然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事实,但他们希望通过热那亚会议在经济上控制苏俄,并利用具有奴役性的经济“合作”条件和外交压力迫使苏俄让步,以便恢复旧制度。在会上,西方国家要求苏俄偿还战前、战时沙皇和临时政府欠下的18O亿金卢布的债务。苏俄代表提供反要求:协约国应该赔偿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390亿金卢布的损失。由于西方国家和苏俄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会议未达成任何协议。
    在热那亚会议期间,契切林根据列宁的指示,利用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在会外加强对德工作,并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使苏俄第一次在法律上被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所承认,并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为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发展贸易往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次会议后,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走向缓和。到1924年,英国第一个与苏联建交,意大利、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丹麦等相继承认苏联,国际上出现了与苏联建交热。这表明,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外交上扼杀孤立苏联的政策彻底破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新局面正式形成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