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学习方法 >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例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题型例析
    安徽省宁国中学 吴云驾
      
    近几年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分已逐渐趋向“平分秋色”,因此答好选择题已成为决胜考场的重要法宝。下面就以06年的高考真题为例,对几种常见高考历史选择题型及其解法予以介绍。
    一、填充型选择
    填充型选择题与绝大多数的完全陈述式选择题有所不同,其句式在表述上是不完整的。由于它的求答指向不明确,这就给审题带来了难度,同时使考查的范围和备选项中相似易混的知识点形成干扰项的可能性增大。
    例题:(06年全国文综Ⅰ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例析:解此题可用直选法,答案初步可以判断为A,再用排除法加以验证,排除B、C、D,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审明题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求答项和限定语),考生对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点,逐项排除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排序型选择
    排序型选择是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例题:(06年广东文综卷)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攘外必先安内”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例析:按照上述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解答此类题时,如果对某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不清,也可用首尾判断法找出最早和最迟发生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错误项,选出正确答案。
    三、组合型选择
    组合型选择题实际上是早年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它考查的容量大、涉及范围广,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这种题型的题干一般由求答项和冠之以数字序号的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组成。由这些不同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它们都是按一定关系(同类事件或现象)分解组合而成的。
    例题:(06年重庆文综卷)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①唐朝门下省 ②元朝御史台 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④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例析:解该题可用排除法。本题中唐朝的门下省是负责审核政令的,由此可排除含①的选项;从清初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削弱又排除含④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C。也可以从被选项排列组合的特点得知:①②③④中有两项是错误的,其中①④均不管理监察事务,排除后可得出答案。解答此类题时可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可以提高答题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四、材料型选择
    材料型选择题是学生考试时感到棘手的一种题型,是材料解析题迷你版的“改头换面”。它的特点是在题干中引入新材料(文字、图表),创设新的问题情景,然后设计出备选项。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例题:(06年广东历史卷)“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析: 解答材料题中的图表题,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该题运用新材料设计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再认知识的能力。拆除北京到大沽口的炮台,显然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之一。因此答案选D。解答好此类题的基础是仔细阅读材料,审清题目要求;其次是认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史学基本理论分析选项,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五、因果型选择
    因果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着的原因与结果关系的描述和阐释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其题干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等;另一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例题:(06年广东历史卷)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例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然后联系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考虑,不要生搬硬套内外因关系原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内外双重压迫下产生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民企的发展状况。一战期间因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而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故正确答案为C项。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必须准确辨析有关概念的含义,其次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六、否定型选择
    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即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以“不是”、“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等语为标识。
    例题:(06年北京文综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 改善农业环境,实现了粮食自给
    B. 一些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C. 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 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斗争
    例析:做此类题采用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的办法最好,即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逐项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或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本题中B、C、D是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因此不符合题意;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说西亚“实现了粮食自给”是不对的,故正确答案为A。
    七、比较型选择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它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如比较中国古代改革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其题干中常见提示语有“相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不同点”等。学历史教 
    例题:(06年重庆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析:解此题首先可排除D项,因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帝要求不明确;A、C项与改良派无关,不属共同点,亦应排除,因此答案选B。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并注意结合课本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八、概念型选择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然后让考生选出一个备选项中对这一概念的正确阐释或解释。其题干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准确的理解是”、“正确的含义是”等。
    例题:(06年江苏历史卷)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例析:本题中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蔡伦,隋唐时的印刷技术属于雕版印刷,管形火器“突火枪”是在南宋发明的,A、B、C三项都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历史概念是对史实的抽象概括,解答此类题时要善于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对一些隐性的限制词要予以特别重视。
    作者简介: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现在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宁国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教研处主任。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华东师大历史系教育硕士外聘导师,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中小学学业评价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学历史教学资源》杂志特约编辑,北京现代教育报特约撰稿人,宣城市学科带头,宣城市青年骨干教师,宣城市首届城镇骨干教师讲师团团员。著有《历史趣味知识》《走进社区》《走笔三津》等专著。主编和参加过10多部教辅用书的编写,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论文、教案和优质课评比均获省一等奖,并多次荣获市级表彰,有多家报刊、网站介绍其生平事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