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教材答疑解析 >

同步解析:必修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同步解析:必修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河北唐山丰南一中 高兴昌
    
    一、学法指导
    1.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但君主专制统治却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拼命加强君主专制。明清专制统治的强化主要通过“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 和“军机处的设立”等方面体现。
    2.掌握丞相、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的性质、职能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在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上,是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从总体上看,这些机构的职能和实际权力在缩小,权力在向皇权集中(内阁不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但还有票拟权,到军机处就只是跪受笔录了)。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也可以理解为皇权和相权矛盾的最终解决。
    3.通过学习并综合第二课和第三课所学知识,抓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国封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突破
    1. 宰相制度的兴废及其原因
    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部,皇权和相权一直是一对基本矛盾。为加强皇权专制,统治者往往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到明太祖,最终废除丞相权力分给六部,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丞相的设立,是建立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结果。
    2.明清时期内阁是怎样创立并最终消亡的?
    (1)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废除了丞相制度。后由于臣务繁多,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待从顾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在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臣帝,故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3)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
    (4)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亲政后,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雍正时期内阁名存实亡。
    3.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后来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1.宰相制与内阁制
    丞相制度建立于秦,到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皇帝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也是皇帝的侍从。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例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    )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辨析:明初明太祖时废除宰相,而内阁出现于明成祖时期,④更晚,因此③④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例二  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三省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答案:C
    辨析:材料中,“张居正”、“大学士”体现了该制度是明朝的内阁制。明朝后期,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2. 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什么不同
    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西方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明朝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定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民主的象征,它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例一 “内阁”是中西方共有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西方国家内阁的最大不同是(    )
    A.掌握着最高的决策权  B.是最高的行政机构
    C.行使立法和司法大权  D.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答案:D
    辨析:西方的内阁是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设立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中国明朝的内阁不是作为决策机构出现的,是皇帝的顾问,因而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五、体验高考
    1.(2008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2.(2007 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者为强化专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中即可得出结论。
    3.(2007年宁夏文综,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者简介:高兴昌,1990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现任教于河北唐山丰南一中,近年先后在在《考试报》《考试指南报》《中学历史报》《升学指导报》《素质教育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地理政治》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并先后参与过多本历史教学参考书籍的编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