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八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 )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③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④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德国被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发动政权,组织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4.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相比,其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不包括( ) A.格局转换是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发生的 B.新旧格局交替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C.斗争焦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D.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冷战”结束,联合国作用加大 6.两极格局瓦解对中国最有利的影响是( ) A.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B.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比过去增强 C.有利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7.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8.社会主义运动冲出一国范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D.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9. 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④ 10.导致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严重的经济困难得不到解决 B.国家领导人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国内反对派势力迅速壮大 11.下列有关东欧剧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出现了国家分裂或合并的矛盾现象 C.苏联是导致东欧剧变的重要因素 D.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合这些国家 12. 1985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 ) A.始终维护苏共领导地位 B.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C.首先推动德国统一 D.立即进行政治改革 13.下列有关苏联解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B.国内各种矛盾突出 C.“八一九”事件巩固了苏共的统治地位 D.政府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14.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相同外因是( ) A.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B.华沙条约组织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 C.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推动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15.下列表述与东欧剧变事实不符的是( )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后完成政权更迭 16. 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逐渐解体 B.美国开始成为超级大国 C.美国已控制联合国 D.世界经济中心转向美国 17.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①社会主义的初创阶段必然有来自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 ②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③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19.下列有关当前国际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B.美国的霸权政策已被遏制 C.局部战争时有爆发 D.联合国的职能已被北约取代 20.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 B.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 C.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 D.实现地区集团化目标 21.当前,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主要表现是( ) A.跨国公司迅速增多 B.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 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 D.形成了多个力量中心 22.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 )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C.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5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品在同时期上涨了44%。1960~1972年,第三世界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 034亿美元。 材料二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立即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进行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量逐月减少5%,还决定单方面把原油标价提高70%,不久,又相继宣布对美国等国家实行禁运。 材料三 1973年,中东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政策”,使得90%以上的石油靠中东进口的日本遭受重大打击。日本派遣三木副首相访问阿拉伯各国,表示要“靠近阿拉伯”。日本还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以色列军队“撤出占领的全部领土”,“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表示了与美国支持以色列政策的不同立场。 材料四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公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国家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 ──以上均引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