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必修2 > 同步检测 >

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宗教因素    D.技术因素
    2.新航路开辟中,到过好望角的是    (    )
    

A.   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船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3.“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    (  )
    A.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D.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
    4.以下三幅图对应的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    )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
    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5.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6. 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7.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西班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8.《资本论》一书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    )
    ①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②“肮脏的东西”包括了黑奴贸易③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9.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    )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
    10. 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
    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1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12.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13.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火车的出现,贵族男女同下层百姓同挤一列车。这种情景,使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
    A.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14.下列两幅图是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有    (    )
    
    ①工厂规模扩大②环境遭受污染  ③劳动效率提高④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
    A.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6.英语源于欧洲西部,到了近代,逐渐发展成一种世界性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17.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一些重要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包括    (    )
    ①石油工业②化学工业  ③钢铁工业  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    )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新航路的开辟
    C.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1题14分,22题13分,23题13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 500公斤,白银246 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材料四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4分)
    (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著不同?这种变化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四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3分)
    (2)结合材料四,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名称、主要标志以及新工业部门的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4分)
    23.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图二所示机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三所示事物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你有何认识?(4分)
    (3)根据以上图片,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分)
    (4)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世界市场?(4分)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从题干信息看,这段文字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故选C。
    2.A【解析】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不经过好望角,排除含③的选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经过好望角;①②明显正确。选A。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从“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不难看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瓦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
    4.B【解析】铁犁牛耕反映的是农耕经济,大河文明较符合;骑马射箭反映的是草原文明;帆船代表了海洋文明。选B。
    5.D【解析】“两个大陆相遇500年”,实际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尊重各地区不同的文明,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因此,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6.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叶”,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7.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各国成为殖民霸主的时期。世界殖民霸主经历了从葡萄牙、西班牙向荷兰、英国的演变;美国于1776年诞生,在1600~1700年不可能进行殖民扩张。选B。
    8.D【解析】对资本扩张的评价应一分为二,④的表述太过绝对化,故排除。
    9.C【解析】根据所学.17世纪时展开激烈殖民争夺的主要是英、法、荷三国。
    10.D【解析】西班牙通过暴力掠夺,荷兰通过商业贸易,英国通过发展工业,分别走上强国之路。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11.C【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工业革命发生的动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析,瓦特的发明源于市场需要。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那时英国手工工场还不兴旺,其市场还不够广大,不存在动力革命的需求。正确选项是C。
    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从“18世纪中后期”“首先在英国爆发”“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等信息可判断,这次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本质特点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1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平等化的危险”和所学史实可知,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等级观念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使人们的关系趋于平等。正确选项是B。
    14.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代替了“工场”,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也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15.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B项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D项是就生产力的发展而言;A项是殖民扩张出现的结果,是C项的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选C。
    16.B【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近代社会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英国在攫取利益的同时,也将其文化特别是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英语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17.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结构的变化。钢铁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已经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只是促进了它的新发展,排除③,选择D。
    18.B【解析】“垄断”既体现了生产规模,又体现了资本的集中程度,B项体现了这两方面的内容。A项着眼于科技与管理手段,D项着眼于企业形式,C项明显错误。
    19.C【解析】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服能力。
    20.C【解析】题干信息反映了科学对技术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处即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正确选项是C。
    21.(1)影响:造成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
    (2)不同:将海外殖民地、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
    (3)趋势: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国的迅速崛起与竞争。
    【解析】本题以大国的崛起为主线,考查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第(1)问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实际上指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流入英、荷,为英、荷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第(2)问结合图表的数据分析,英国将海外殖民地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分析,由于英国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而被美、德赶上。
    22.(1)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行会的瓦解和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A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机器大工业的产生。B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出现,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
    (3)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考查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第(2)问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结合材料四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3.(1)变化:范围不断扩大。直接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2)影响: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机器的普及,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明:内燃机。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世界: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亚非拉: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解析】本题以全球史观为主基调命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发生后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结合相关所学回答问题。第(I)问从材料中的图片看出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第(2)问从材料中的图片看出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由此回答相关问题。“认识”从科技发明同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的关系得出。第(3)问较常见,要求回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4)问评价世界市场,需注意从对世界、欧美和亚非拉三方面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