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单元测试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中学 辛建福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改变 ![]() A.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 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 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 D.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 3. 肉毒杆菌会产生肉毒杆菌毒素,只要有0.01 mg的肉毒杆菌毒素就可使人致死。肉毒杆菌毒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 ) A. 抑制呼吸中枢,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B. 阻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 C. 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D. 抑制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心肌细胞无力收缩,阻碍血液循环 4. 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 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人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生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5.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 ) A.伤寒杆菌 B.炭疽杆菌 C.酵母菌 D.天花病毒 6.下列做法不符合现有伦理道德观念的是 ( ) A.基因检测疾病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C.捐献骨髓,治病救人 D.人类基因组计划 7.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主要的意义是 ( ) 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8. 1978年天花就已经在地球上消灭,但是某些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天花病毒毒株。下列有关天花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 B.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共有8种 C.天花病毒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D.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的培养液不能培养天花病毒。 9.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10.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原因是( ) A.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 B.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 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D.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11.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疫苗。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 ) A.运用了RNA病毒容易突变的特点 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使用质粒作运载体 C.通常需要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 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 12.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 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3.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DNA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破坏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 C.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4.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 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C.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D.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警机制 15.科学家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 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这一现象说明( ) 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②转基因作物可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 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6.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17.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 B.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D.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 18.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 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 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发生器,使它们的奶牛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9. (14分)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科学成界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 (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缘于 。 (3)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 。 (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 (5)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 (6)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 有害方面: 。 2 ![]()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_________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_______。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1分)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你列举出三条理由: ① ; ② ; ③ 。 (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 。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 ”或“ ”。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 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 ”。 22. (12分)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潜入寻常百姓家,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 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一科学家将转Bt基因(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4天后死亡率达44%,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对非靶生物有毒。 ⑴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7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10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实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 。 ⑵自1983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 000万公顷。试问: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 ⑶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 23.(1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提高和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人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导入植物体内,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 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 ⑵“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 。 ⑶该项科学技术成果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 ⑷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独立种植若干代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⑸转基因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请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正面影响: ; 负面影响: 。 【参考答案】 1.C 解析: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C项是基因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2.B 解析:设计师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的设计一般是为了救治病人需要试管婴儿的骨髓、干细胞、脐带血等等,这样的设计都符合伦理道德,而那些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设计试管婴儿的做法都违背伦理道德。 3.C 解析:肉毒杆菌毒素能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从而导致人死亡。 4.B 解析:这属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危害方面的问题。 5.C 解析:生物武器必须是能致病的病菌、病毒或生化毒剂等。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菌,不能作为生物武器。 6.B 解析: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熟知克隆技术,设计试管婴儿、基因检测,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相关技术问题,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和基因检测。我国就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基因检测用于诊断疾病、挽救生命和侦察罪犯上,人们还是认同的;无偿捐献骨髓,提供干细胞用于救死扶伤也是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宏伟计划;设计试管婴儿虽有一定争议,但这项技术用于设计生男、生女上,会引起人口比例失调,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7.A 解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得到的是三倍体,三倍体是高度不孕的,防止了基因污染。解答该题容易犯的错误是没有正确理解直接把四倍体鱼类放入水体的后果。 8.B 解析: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天花病毒的;成分、结构、生活方式、传播途径及感染寄主的症状特征。病毒是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一般的普通培养基不能培养病毒。病毒属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组成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天花病毒的核酸为DNA),组成核酸的碱基只有4种。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诊、丘疹、疱疹为特征,严重影响人容貌。 9.B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因而是对B项的有力支持。 10.C 解析:克隆人严重违法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事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因此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11.C 解析:艾滋病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寄主细胞内,因此须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动物细胞供艾滋病病毒侵染,故C正确。天花病毒在此作运载体,通过天花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将重组疫苗导入人体细胞,这体现了天花病毒的直接使用价值。在整个过程中与RNA病毒易突变无关。 12.B解析:抗虫棉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其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防止其进化速度加快。 13.C 解析: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内,从而使生物获得新的性状,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工程并没有涉及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C 解析: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有人将α一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羊体内生产α一抗胰蛋白酶;由于人们对基因药物持不同观点,所以应科学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治疗,但现在技术不成熟。 15.C 解析:转基因作物可通过杂交将本身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成胁;虽然转基因生物存在危害,但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自然杂交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而转基因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即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交流。 16.B 解析:若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核基因组,则产生的花粉中也会含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易通过花粉扩散转移造成基因污染。若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舍有丰富的细胞质。其中的质体(叶绿体的前身)中含有目的基因,卵细胞不会 到处扩散。而产生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也无质体,因此不含目的基因,避免了目的基因随花粉扩散。 17.C 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18.D 解析: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受到科学家技术和人伦道德、生态安全等多方面制约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目前,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A、B、C三项。 19.⑴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分) ⑵基因突变 ⑶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2分) ⑷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2分) ⑸限制性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或质粒等)⑹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2分)不利于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2分) 解析: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优点、目的基因的表达和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等知识点。基因工程的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抗虫棉的优点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其中毒蛋白基因的表达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0.(1)A (2)有丝分裂(3)囊胚(4)内 (5)①②③ (6)胚胎分割移植(2分)相同(7)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2分)(8)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解析:此题涉及到胚胎工程、有性生殖、设计试管婴儿及其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等,考查全面,知识综合性强。 21.(1)①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玉米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 ③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问有限(或其他理由)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解析:转基因玉米由于与其他植物有生殖隔离,且花粉传播距离有限,所以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标注,我国有明确的规定。 22.⑴转基因食物被煮熟之后,细胞就被破坏了,进入人肠胃系统后,基因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而失去遗传作用。 我们所吃的非转基因改良谷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食用后并未有不适和影响健康。 转基因食品仅是农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对人类无害的已知性状的基因等 ⑵可缩短育种时间;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⑶转基因生物中所含的外源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在环境中传递,可能会由此产生的超级杂草,超级害虫以及其他超级动物等,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只要合理即可) 23.⑴自然选择 ⑵DNA转录→mRNA翻译→蛋白质(2分) ⑶减少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分)⑷基因突变(2分) ⑸基因诊断与治疗,培育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转基因药物和食品,净化环境污染(2分) 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可能使生物发生突变,产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危害;滥用基因工程制造生物武器等(2分) 解析:主要考查了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抗虫水稻的优点、目的基因表达的途径,以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