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必修一预习·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升入高中之后学科内容增加,学习压力增大,趁着这个暑假先来预习一下历史必修一课本的内容吧。小编整理了必修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起来学习。
    
    政治建设的曲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八大的有益探索
    ①内容:正确分析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法制,使党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②评价: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2、重大挫折:十年文革。
    (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
    (2)导火索: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中共的《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高潮:1968年9月,各地造反派夺取各级党政领导权,建立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评价这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大倒退。
    (5)影响: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具体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②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6)文革的评价:是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文革的结束。
    (2)中共和国家的工作徘徊。
    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政治上: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评价:伟大的转折。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从此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背景:改革开放后。
    2、史实: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出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