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二轮高考复习,距离2018年高考更近了。同学们如何抓住有限的时间高效复习?小编今天特为大家整理了历史二轮复习资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知识点: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 19世纪中后期,农民阶级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后失败。20世纪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1.近代前期农民阶级革命运动的局限性 (1)阶级局限性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来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具有严重的自私性、分散性等特点,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性都说明了这一点。 (2)时代局限性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所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发展不充分,当时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会失败。 2.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1)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①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主要源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许多措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原因: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