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大致起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归纳总结: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1.与时俱进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趋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全面认识儒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⑤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