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主要涉及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点。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找出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性,快速记忆。小编将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知识考点总结如下。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循环过程 3、循环范围:生物圈。 4、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5、实践中应用: ①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②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③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④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易错点拨: 1、参与循环的物质:不是指由C、 H、O、N、P、S等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内所特有的物质,也不是单质,而是元素。 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3、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燥烧,产生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解决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新的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③大力植树造林。 知识拓展: 1、举例碳循环: (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无机环境:碳酸盐和C02。 ②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