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向来都是如此有趣,不乏有这么多的幽默段子。 1.噬菌体说成“三无产品”:无合成蛋白质的酶系;无产能体系;无原料。真是“借壳上市”,白手起家。 2.在学习蛋白质时会提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学生问:“为什么人体内不能由氨基转换合成必需氨基酸?” 我答:“因为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代谢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这么给你说吧,必需氨基酸就是必需靠‘进口’的氨基酸,它是进口产品……” 学生问:“什么呀?进口产品?” 我回答道:“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得到,只能从口进入,此乃‘进口’!为什么只有靠进口?因为我们体内产生无法‘制造’必需氨基酸的关键零部件——不含氮部分,所以只有‘进口’了!” 3.一次在上课时,看到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讲而是在做小动作。 我就对他说:知识进入大脑是主动运输,可不是自由扩散啊!! 因此要获得一定的‘知识’是要通过努力学习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获得‘知识’的。 4.讲质壁分离时,让学生们讨论红细胞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学生们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提醒学生说:“如果一对夫妇闹离婚,那么男的和女的要分离,是有婚可离;如果是一个单身男人或一个单身女人想要离婚,那么他或她去跟谁离呢?”学生们把目光集中到一对早恋男女生身上,大笑。之后,我问红细胞能质壁分离吗?学生们大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没有细胞壁,跟谁离呀?说完了又大笑。 5.又要讲到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了,学生们很难理解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为了加深印象,我用煤和电来解释: 淀粉是能源物质,ATP是能源物质,但生命活动不会直接利用淀粉,而只能利用ATP,所以,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煤是能源物质,电是能源物质。但是录音机放在煤堆上不响,而通上电就可以响了,所以电是用电器的直接能源物质。 6.学习到了《细胞增殖》。书上说:“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占5%——10%。”因为细胞分裂间期是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的,所以我说:“正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台下十年’是分裂间期,‘台上一分钟’是分裂期。” 听之,下面有学生说:“高中三年是分裂间期,高考两天是分裂期。”呵呵,还真有那么点意思。苦苦三年,只为高考两天里一拼。高考成功者,觅得自己理想的大学,成了骄傲的“天之骄子”,而高考失意者,要么来年再来,要么从此离开学校步入社会。高考两天真算得上是“分裂期”呀。 突然又有学生言语了:“分裂间期岂止高中三年呀!十几年寒窗苦,才是真正的分裂间期!” 7.讲果实的发育,果皮与上一代遗传物质一致时,比喻成果皮是母亲掉下来的一块肉,或者果皮种皮是娘的肚皮! 8.在讲到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的时候,减数分裂回出现联会紊乱现象而不能形成正常配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将三条同源染色体比喻成三角恋情,出乱子。 9.在导入高二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的开场白是:"曾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宋仲基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我这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朗朗地笑开了,上课的兴趣也来了。 10.生物课讲基因工程,讲到胚胎工程时,一学生问:“老师,那可以把人的胚胎给猩猩代孕么?” 老师答曰:“理论上是可以的,假如,我是说假如你爸爸这么做,那你就是……来自猩猩的你……” 11.班上的女生发言比较积极,男同学举手发言的少之又少。在上《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我说:“女同学发言积极,男生到现在为止动静太小。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因为女生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积极,还是因为男生有了一条Y而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接着说:“在科学研究尚未结论时,希望男同学们多家努力哦!” 随后,课堂上那种“女男失调”的情况果然大有好转。 12.讲授“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进行总结:所谓地理隔离,就是可以交配,却“无缘”相遇;所谓生殖隔离,就是即使“有缘”相遇,也不能交配。 1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表现型的选择来改变基因的频率呢?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比如,在孔雀的繁殖季节,那些雄孔雀就会靠施展“美男计”,来获得繁殖的成功,从而使自私而又漂亮的尾羽基因得以一代一代的保存下去,而那些尾羽不够漂亮的雄孔雀,因为的得不到雌孔雀的青睐,其基因就不能顺利地传给下一代,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自私而又漂亮的尾羽基因频率越来越高。 14.学习“种间关系”的时候,下面有同学可能是随口地说了一声:“互利共生——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就像共产主义社会”,呵呵,有点意思! “嗯,有思想!那寄生、竞争和捕食又分别是什么社会呢?请讨论一下”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寄生是封建社会——劳苦民众是寄主,地主恶霸是寄生虫;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们之间为发展相互争夺;而捕食是原始社会——弱肉强食嘛。 15.在复习激素调节时,我出了一个作业题,其中有一问是问学生寒冷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是什么反射,不少同学都答是条件反射。 我说对人来说条件反射应该有大脑皮层呀,原来都是有经验的,后天学习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看天一冷,哎呀我需要甲状腺激素了,快分泌.它不听我们的,是先天就有的. 如果连甲状腺激素分泌这种粗活都让大脑皮层去干,那这个人的大脑沟回也太少了! 16.学习“免疫”这一节时,把人体内的B细胞群比喻成反应迅速的“导弹部队”,对不同的“敌人”(抗原)采取“兵来将挡”之原则,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弹尽粮绝”。把T细胞群比喻成深入虎穴的“敢死队”,与已“叛变”的细胞展开肉搏战。 17.生物学上的经济论—— 经济论一:《生物固氮》中,共生固氮微生物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固氮,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圆褐固氮菌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 所以说,共生固氮微生物的根瘤菌是“合资企业”,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圆褐固氮菌,是“独资企业”。 经济论二:细胞质遗传的一大特点是“母系遗传”。而其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从经济学上来解释,“在细胞质遗传中,卵细胞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股份’,自然拥有决定权。”而在细胞核遗传中,卵细胞和精子各占50%的股份,所以两者平起平坐,共同决定着细胞核遗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