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中政治必修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点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继续根据课堂进度同步学习,今天学习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第八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给大家准备了知识点加习题,大家认真记哈!
    
    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历程: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落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历了艰难的求索。
    ①历史证明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㈢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⒈原因:
    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⑵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⒉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⑴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①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⑵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⑶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⑴实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⑵形式: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⑶要求:当代青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