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解析与高分技巧(天津卷)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想做好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目,备考时就要掌握各种流派、诗歌类型、表达技法等答题技巧。小编今天为你准备了2017年新课标天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王安石的《太湖恬亭》,一起来看看解析技巧与高分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
    (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词内容。该题考核诗词内容。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附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附全诗译文:
    恬亭的栏杆面临小溪绿树围绕,小溪的岸上高高低低的在翠微之中。太阳落了人在断桥上单独地站立,水中幽静的大树上栖息着飞鸟。清静地游览才觉得心不累,幽静的地方有谁知道世上还有事情。想着到了深夜还要再徘徊,然后再秋风中天上挂着斜月坐着钓鱼船回去。
    相关链接: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解析与高分技巧(新课标Ⅲ卷)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解析与高分技巧(新课标I卷)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解析与高分技巧(北京卷)
    专题|2014-2016近三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目汇总及解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