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质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有了人脑不一定...
一、原理与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
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人生观部分) 4.4、人生价值 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
知识方面: 理解: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运用:运用本课知识说明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
3.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3.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
3.4、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3.4.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
1.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理解)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社会的存在...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部分) 3.5、辩证的否定观 3.5.1、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1、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三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