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过点 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 两点. (I)若动点 满足 (其中 为坐标原点),求点 的轨迹方程; (II)在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使 · 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由条件知 , ,设 , . 解法一:(I)设 ,则 则 , , ,由 得 即 于是 的中点坐标为 . 当 不与 轴垂直时, ,即 . 又因为 两点在双曲线上,所以 , ,两式相减得 ,即 . 将 代入上式,化简得 . 当 与 轴垂直时, ,求得 ,也满足上述方程. 所以点 的轨迹方程是 . (II)假设在 轴上存在定点 ,使 为常数. 当 不与 轴垂直时,设直线 的方程是 . 代入 有 . 则 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 , , 于是   . 因为 是与 无关的常数,所以 ,即 ,此时 = . 当 与 轴垂直时,点 的坐标可分别设为 , , 此时 . 故在 轴上存在定点 ,使 为常数. 解法二:(I)同解法一的(I)有 当 不与 轴垂直时,设直线 的方程是 . 代入 有 . 则 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 . . 由①②③得 .…………………④ .……………………………⑤ 当 时, ,由④⑤得, ,将其代入⑤有 .整理得 . 当 时,点 的坐标为 ,满足上述方程. 当 与 轴垂直时, ,求得 ,也满足上述方程. 故点 的轨迹方程是 . (II)假设在 轴上存在定点点 ,使 为常数, 当 不与 轴垂直时,由(I)有 , . 以上同解法一的(II). 47、(湖南文)设 分别是椭圆 ( )的左、右焦点, 是其右准线上纵坐标为 ( 为半焦距)的点,且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解答】由已知P( ),所以 化简得 48、(湖南文)(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过点 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 两点,点 的坐标是 . (I)证明 , 为常数; (II)若动点 满足 (其中 为坐标原点),求点 的轨迹方程. 【解答】由条件知 ,设 , . (I)当 与 轴垂直时,可设点 的坐标分别为 , , 此时 . 当 不与 轴垂直时,设直线 的方程是 . 代入 ,有 . 则 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 , , 于是   . 综上所述, 为常数 . (II)解法一:设 ,则 , , , ,由 得: 即 于是 的中点坐标为 . 当 不与 轴垂直时, ,即 . 又因为 两点在双曲线上,所以 , ,两式相减得 ,即 . 将 代入上式,化简得 . 当 与 轴垂直时, ,求得 ,也满足上述方程. 所以点 的轨迹方程是 .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 ……………………① 当 不与 轴垂直时,由(I) 有 .……………② .………………③ 由①②③得 .…………………………④ .…………………………………⑤ 当 时, ,由④⑤得, ,将其代入⑤有 .整理得 . 当 时,点 的坐标为 ,满足上述方程. 当 与 轴垂直时, ,求得 ,也满足上述方程. 故点 的轨迹方程是 . 49、(湖北理)双曲线 的左准线为 ,左焦点和右焦点分别为 和 ;抛物线 的准线为 ,焦点为 与 的一个交点为 ,则 等于( ) A. B. C. D. 【解答】由题设可知点 同时满足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且在双曲线右支上,故 由定义可得   故原式 ,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几何条件列方程组,消元后化归曲线的基本量的计算,体现数形结合方法的重要性。 易错点:由于畏惧心理而胡乱选择,不能将几何条件有机联系转化,缺乏消元意识。 50、(湖北理)已知直线 ( 是非零常数)与圆 有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 ) A.60条 B.66条 C.72条 D.78条 【解答】可知直线的横、纵截距都不为零,即与坐标轴不垂直,不过坐标原点,而圆 上的整数点共有12个,分别为 , ,前8个点中,过任意一点的圆的切线满足,有8条;12个点中过任意两点,构成 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垂直 轴,有4条直线垂直 轴,还有6条过原点(圆上点的对称性),故满足题设的直线有52条。综上可知满足题设的直线共有 条,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概念,以及组合的知识,既要数形结合,又要分类考虑,要结合圆上点的对称性来考虑过点的直线的特征。是较难问题 易错点:不能准确理解题意,甚至混淆。对直线截距式方程认识不明确,认识不到三类特殊直线不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对圆上的整数点探索不准确,或分类不明确,都会导致错误,胡乱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