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23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其中,第七十八条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了大胆突破,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
    生前预嘱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生前预嘱”当作“安乐死”的一种变体。虽说两者都是为了更少痛苦地结束病人生命,都带有“尊严死”的味道,但“生前预嘱”有别于“安乐死”。设立“生前预嘱”的目的,是让医院和医生放弃无谓抢救,让病人以一种趋近自然、也更宁静的状态走向死亡,“安乐死”则是要医护人员以无痛苦的方式终结病人生命。相比之下,前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如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机等人工设备,体现了病人在生命权选择上的自主性,也更容易避开横亘在安乐死前面的法律障碍。目前,仅有荷兰和比利时通过了安乐死立法,但多数国家的法律对“生前预嘱”少有禁止。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民法典也有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审视“生前预嘱”的本质,其实是尊重临终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自主权,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生命权,与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冲突。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安宁疗护服务,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和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由此也折射出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已成大势所趋。
    (摘编自《“生前预嘱”写入地方立法:让死亡更有尊严》)
    材料二: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生前预嘱是预立医疗指示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1976年,美国加州率先通过《自然死亡法案》,是全球首个制定生前预嘱相关法律的国家。随后,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类似法律。而在我国,在生前预嘱的立法上,深圳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深圳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筹备期间,深圳市卫健委给协会提出的任务是,要朝着立法的方向推进,如果没有立法,生前预嘱签署人的意愿就无法得到保障。
    事实上,除了对先行立法的关注,生前预嘱入法,更是一场对死亡文化的讨论。订立生前预嘱,最大的障碍是观念问题。死亡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禁忌之一,而禁忌的背后则是死亡恐惧。业内认为,作为处理临终、死亡的专门行业,医疗界尤其需要转变观念,从以积极治疗、战胜死亡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帮助临终者舒适地活着,或者舒适地死去的新型观念。
    生前预嘱被写入地方法规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副主任刘瑞爽认为在全国层面推广全国性立法的条件还不成熟。深圳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李瑛则有更长远的计划:推动生前预嘱与医保卡关联。“如果跟社保卡绑定了,患者的主管医生打开社保卡,有权限查询到患者最后的意愿,那么医生就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制订符合患者期望的医疗计划,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摘编自《生前预嘱,一份还给病人的尊严》)
    材料三:
    现代科学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但是,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濒死的情形十分复杂,生命此时能否获得有品质的复苏,我们并不敢妄断,因为人们对于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比较陌生。1945年之前,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里。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降至17%。目前,在美国,对高龄老人和垂死者的照顾已经转由医院和疗养院负责。于是,医院成为起死回生的地方。当然,理论上我知道一部分病人可能会亡故,但是,面对每一个实际的病例,死亡好像都不应该发生,都是种意外。一旦失治,我们奉行的战胜一切敌人的信念似乎就被打破了。
    每个新医生、新护士都会面临濒死和临床死亡。第一次遇见,有人会哭,有人会完全呆住。当然,也有些人几乎不在意。最初看到人死,我非常警觉,不断提醒自己克制,总算没有哭出来。
    其实,患者死亡并不代表医生的失败。死亡是极正常不过的现象。死亡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死亡也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在抽象的意义上,我知道这些真理,但是我缺乏具体的认知——它们对于每个人是真理,包括这个由我负责治疗的人。
    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那就是,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我身处这个充满英雄主义的行业,因修复生命的能力而取得成功和荣耀。如果你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也知道技术上该怎么办,但病情却严重到不可以解决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
    把死亡作为医学的技术极限和伦理选择问题来思考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医学还很年轻。事实证明,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摘编自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1.下列关于“生前预嘱”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前预嘱要求医院尊重病人的意愿,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段强行施行病人要求之外的生命抢救。
    B.生前预嘱是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和“自然人享有生命权”的坚定维护与具体践行。
    C.生前预嘱充分尊重患者在生命权选择上的自主权,是安乐死的一种变体,传承了安乐死的所有优点。
    D.生前预嘱是对现代医学强行干预生命进程的一种拨正,是人们正视死亡、坦然接受生命离去的一种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多数国家的法律中,生前预嘱很少有被禁止的情况,是因为它避开了横亘在安乐死前面的法律障碍。
    B.生前预嘱在国外发展比较早,理论体系也非常健全。如美国早在1976年就通过了全球首个生前预嘱法案。
    C.刘瑞爽主任和李瑛会长二人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有所不同,刘主任的态度很悲观,李会长的态度则非常乐观。
    D.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现代医学去阻止老弱病死,而要学着去接受死亡也是生命的常态。
    3.下列最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论据是(    )
    A.加拿大一退伍军人在瘫痪后求助政府帮他在家安装一个轮椅活动坡道,政府工作人员回应“可以提供安乐死”。
    B.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基层医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刘贵芳,因看到太多为病痛所折磨的人,所以提议,尊重死者的意愿,安乐死应该在我国合法化。
    C.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陪审团一致认为就绝症问题质疑医生和患者的决定应判定为政治自杀。
    D.癌症患者萨拉和她的家人达成了共同意见:医疗组继续使用抗生素,但是,如果病情恶化,不要给她上呼吸机,也不再采取进一步的疗救措施。
    4.材料一的第二段,拿安乐死与生前预嘱并谈有何用意?
    5.结合三则材料,分析生前预嘱在更大范围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迫降沙漠(节选)
    ①我迫降在厚实的沙地上,等待黎明。那是一座金色的沙丘的顶点,月光洒下来,半明半暗,黑白分明。在这片光与影的荒凉工地上,笼罩着停工后的平静。我没有坠入无边无际的星空得感谢地心引力,把自己的重量交给地球这一事实让我感到安慰。
    ②我思考着自己的处境:迷失在沙漠中,危机四伏,孤身一人在沙尘和星星之间,因太多的静寂而远离了过去的生活天地。因为我知道,要是搜救飞机找不到我,要是明天摩尔人不来杀我,我就要耗上几天、几星期、几个月才能回到伙伴们中间。
    ③可是,我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遐思梦想。它们像泉水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我的脑海,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一占满我心房的甜美。它既无声又无形,让你体会到一种存在,一种很亲切、半神化了的友谊。而后,我懂了,于是闭上眼睛,听任自己沉浸在欣悦的回忆之中。
    ④在某个地方,有一个长满黑松和菩提树的花园,花园里还有一座我钟爱的老房子。不管那房子是远是近,虽然眼下它不能供我取暖,为我遮风挡雨,只是梦中的景致,但只要它存在,对它的思念就足以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我不再是沦落在沙漠里的一具躯体,我认出了自己,我是那座房子里的孩子。我清楚地记得房子的味道,它那凉爽的前庭,让它充满生机的声音,甚至连沼泽地里的蛙声也仿佛传到了我的耳边。我需要这许许多多的标记来重新认识自我,来发现荒凉的沙漠到底缺了什么,来寻找连青蛙都噤声不叫、万籁俱静的无声世界的意义。
    ⑤我仿佛看到了家里气派的大橱柜。半拉开橱门,露出里面一摞摞雪白的床单;半拉开橱门,露出雪一样冰冷的布帛。年迈的女管家像老鼠似的从一个橱跑到另一个橱前,不停地查看、清点、铺开、折叠浆洗过的衣物,一边叫嚷着:“啊!我的天,真糟糕!”每看到一处威胁房子永久不衰的磨损迹象,她就跑到灯下凑近了端详。她缝补祭坛上的台布,缝补三桅船上的风帆,侍奉一个我不知道的比她更伟大的东西,一个上帝或一艘航船。
    ⑥啊!我真该为你写上一页,我的老小姐呀。我最初几次飞行归来,我都看到你手捏针线,白色的袍子一直盖到膝盖,皱纹一年比一年多,头发一年比一年白。你总是亲手铺平我们安睡用的床单、晚餐用的看不见针脚的桌布,为我们准备灯火辉煌的节日。我到你的衣物堆里来看你,我坐在你的面前,跟你讲我那些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了打动你,为了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理解你。你说我一点儿也没有变,从小,我就常常弄破我的衬衣。“啊!真糟糕!”我还常常磕破膝盖,回家让人包扎伤口,就像今晚一样。但不,不是的!老小姐,我可不是从花园深处,而是从天涯海角回来,我带回了孤独的苦涩味道,带回了沙漠的飞沙旋风,带回了热带地区明亮的月光!你却对我说,当然了,男孩子就爱乱跑,摔断了骨头还自以为强壮得很。但不,不是的!老小姐,我见到的东西可比自家的花园远得多!你知道花园的树荫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比起地球上的沙漠、岩石、原始森林和沼泽,这片树荫算得了什么?你可知道,世界上有些地方,那里的人一遇到你就端起他的卡宾枪对着你?你可知道,那里有沙漠,人们就睡在露天的地方,在冰冷的寒夜,既无片瓦,也没有床,没有被单……“啊!野蛮人!”你这么说。
    ⑦我动摇不了她的信仰,不亚于动摇不了一个教会女仆的信仰。我惋惜她卑微的命运使她耳聋眼瞎……但那天夜里,在撒哈拉,孤身一人在沙漠和星星之间,我觉得她也有她的道理。
    ⑧我不知道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地心引力把我紧紧地和地面连在一起,那么多的星星也受到了它的吸引,但与此同时,有另一种引力把我拉向我自己。我感到自身的重量把我推向那么多的事物!我的遐想比沙丘、比月亮、比周围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啊!一座房子的美妙并不在于它为你遮风挡雨、供你取暖,也不是因为你拥有它的四堵墙壁,而在于它慢慢在我们心里积累起许多温馨往事,在于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堆砌起苍茫的群山。而我们的遐想,就像涓涓清泉,从山上归汩流淌下来……
    (有删改)
    【注】题目为编者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迫降在沙漠后危机四伏:不仅有被摩尔人杀害或不能被伙伴们找到而困在沙漠的危险,而且还要对抗最无助的荒凉与孤独。
    B.女管家认为遇人就端起卡宾枪等行为是一种野蛮的表现,“我”却动摇不了她的信仰,说明作者和女管家信仰不同,无法交流。
    C.结尾说温馨往事能在我们内心深处砌起苍茫的群山,是说家庭的温暖、情感的慰藉能强大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抵御外在对精神的侵扰。
    D.节选部分写“我”迫降在沙漠上的一次生死经历,这是对“我”的巨大考验,也由此唤醒了“我”强烈的人类意识、家园意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的环境描写孤寂而荒凉,反衬出“我”迫降之后的低落情绪,也为下文“我”回忆起往昔的温馨故事埋下了伏笔。
    B.第③段中,作者以泉水作喻,第⑧段又以“涓涓清泉”作结,既凸显自己独处沙漠时回思往事的温馨甜美,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C.作者采用俯瞰的形式,通过镜头转换,逐步引导读者进入他的回忆深处:某地一花园一老房子一大橱柜,最后聚焦在家中女管家身上,清晰又鲜明。
    D.我跟老小姐说着外面的世界,老小姐回应的却总是我的过去,行文借助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新奇又令人回味。
    8.行文描写家中女管家时,运用了人称的变化技巧。请结合小说分析其妙处。
    9.有评论家说:作者以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书写着对大地的乡愁。请结合小说概括“对大地的乡愁”在文中的具体内涵。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邱沈明臣同宪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朝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祭酒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
    (选自《明史·徐渭传》,有删改)
    文本二: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洋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腾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胡梅林,即胡宗宪,梅林是他的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B.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C.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D.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幕府:可指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可泛指官署。
    B.“久之怒而去”与“诗次之”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C.“信心而行”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省试:唐宋科举制度,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明、清时称会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宗宪看重徐渭,徐渭也积极为之出谋划策,如擒获徐海,诱降王直。胡宗宪下狱后,徐渭一心求死,以示忠贞。
    B.胡宗宪为徐渭的省试竭尽心力,嘱托来访考官,可最后还是出了意外,令人惋惜。
    C.徐渭懂兵法,诗文出众,无惧权威,但也有一些为人不齿的行为:恃宠而骄、自残杀妻等。
    D.两则材料都写了胡宗宪对徐渭的器重,但《明史》的叙述较为概括,袁宏道的叙述更生动详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
    (2)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14.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徐渭“其名不出于越”的原因。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高安入京
    裘万顷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①三年凤岭头。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②。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③。八篷鵷班立仙仗④,莫忘回首顾沙鸥。
    【注】①黑绶: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缓带,指级别不高的官吏。②富平侯:汉朝张安世,誉称朝廷重臣。③双凫: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只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后因之指地方官。后面“一网收”也和王乔有关。王乔经常从县里到宫中朝拜。皇帝奇怪他来得频繁,而又看不到他的车马,就秘密吩咐太史暗中观察他。太史说王乔快来时,总是有一对野鸭子从东南飞来。于是等野鸭子飞来时,举起罗网网住了野鸭,却只得到两只鞋。④八篷:汇集,充满。鹅班:朝官的行列。仙仗:天子的仪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张高安寒窗十载终折桂高中,后在凤岭做一个小官,为官三年即被诏请入京,可见其才华卓越。
    B.诗人写朋友即将入京前与自己在江边分别,但没有离愁别恨的情绪,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
    C.尾联的“沙鸥”,是指栖息于洲上的乌鸟,诗人以“沙鸥”喻友人,亦是托物兴感之意。
    D.这首送别诗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典故的使用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16.裘万顷的送别诗思想感情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___,____”两句,对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2)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两句。
    (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林语堂称《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在林语堂看来,芸娘的这种“可爱”,就是一种古典范儿。
    古典范儿是一种情趣。在林语堂看来,芸娘是因情趣而可爱。她邀月畅饮,联句遣怀。她发明了“活花屏”:在花架子上种扁豆,让枝蔓盘延屏上,夏时透风蔽日,恍如绿荫满窗。她将茶叶放到纱囊中,置荷花花心,荷花晚含而晓放,次日清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她和丈夫呼朋唤友恣情畅饮,联诗作画,喝到没有酒钱的时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她把生活过成了艺术, ① ,有滋有味。
    古典范儿是一种不合时宜。他们不懂得与时俱进,无论时代如何演进,科技如何日新月异,他们都保持一种钝感,活在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方式里。就像台湾著名作家舒国治,在互联网时代里,舒国治坚持一种“家徒四壁”的生活,不用社交软件,不装冷气,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写文章不用电脑,手写再传真给编辑。“容身于瓦顶泥墙房舍中”“穿衣惟布,件数稀少,常换常涤,不占家中箱柜,正令居室空净,心不寄事也”。舒国治并非 ②  ,他曾在美国游历七年之久,归来之后却变得更古老也更中国。他的人生哲学是“流浪的艺术”,就是用尽所有姿势,享受旅途中的孤寂与满足,去千山万水熬时度日,不受人生种种羁绊与干扰。
    古典范儿是一种远离。远离权力,远离主流,远离庙堂。合肥的张武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门,张家四姐妹被称作"最后的大家闺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宋氏三姐妹”。然而与宋氏不同的是,合肥四姐妹远离权力和政治,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瑜、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她们没有在政界 ③ ,也没有在商界叱咤风云,甚至不是社交界的所谓名媛。但她们有着很好的艺术修养,都找到了自己专业上的归宿,如昆曲、文学、书法等,一生平凡而丰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参照原文二、三、四段的格式,按照“观点+论据”的形式仿写一段话,体现你对“古典范儿”的理解。
    七、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升机除了可以正常飞行,还可以“悬停”在空中进行作业,这也是直升机区别于一般固定翼飞机的一种特有的飞行状态。 ① ?这要从它的飞行原理谈起。
    任何东西想要离开地面,都需要克服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将地球上的物体紧紧拉住,飞机想要升空,那必然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来克服重力,等于说有个力量——“升力”把它往上拉, ② ,飞机便可以离开地面,升上空中。当升力与重力相等时,直升机在空中的垂直位置能够保持不变。旋翼运转时形成的桨盘平面,向不同方向倾斜时,可以抵抗四周的气流,使直升机在空中的水平位置保持不变。而直升机的尾桨抵消了主旋翼的反向力矩,避免机体自旋。由此一来, ③ 。
    也就是说,直升机的悬停主要是依靠旋翼上下压力差产生升力与直升机本身重力达到平衡来实现的。而且,由于直升机这种既可以飞翔又可以悬停的能力的原因,不论在军事上或者生活中都大有用处。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悬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字有一段来历。
    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了。
    D.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杜甫在《又呈吴郎》中为一位到吴郎院中来扑枣的老妇人发声,说“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极了哪会到你院中来扑枣充饥,你是新的屋主,她心有恐惧,所以你更应该对她亲近(别让她因此而心生恐惧)。
    材料二:
    弘一法师,他幼年时就特别爱惜物命,出家后更是如此。他曾在上海丰子恺家暂住了几日,丰子恺发现弘一法师每次要坐藤椅前,都要先将藤椅左右摇晃几下。丰君甚是纳闷。后来,经丰君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弘老是为了避免伤害藤椅夹缝中的微细昆虫,故在坐之前先打个招呼,好让小生命搬家逃生。
    杜甫、弘一法师对待生命的做法又能给当下的青年怎样的启示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