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新高考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  2.C3.B
    4.(4分)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开头先提出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5.(6分)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
    ②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③坚定理想信念,不新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④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知,“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并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充分条件,除了群众之外还有其他条件,“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错误。材料三第2段说的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文中是“怎么看待来时的路”,而不是“重走长征路”。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B.强调“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并未提及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材料二说的是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意义。
    第1段提出论点,总说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第2段写“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即“坚定理想信念”。
    第3段写“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4段写“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即“依靠人民群众”。
    第2、3、4段从“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根据第5段的最后一句“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知,这是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可见,材料二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结构。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可知,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
    由原文“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可知,积极主动地组织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人生思想得到升华;
    由原文“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可知,生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
    由原文“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可知,坚定理想,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
    6.A   7.B
    8.(3分)①淡化故事情节。作者没有刻意构建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以知事先生进入树林的见闻感受为行文脉络,情节平和舒缓。②虚化人物形象。文中虽以知事先生为主角,但大量笔墨却放在对林中生物的描绘上,这种着意以环境衬托人物的写法,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抒情容量和思想内涵。③语言优美生动。文中描写细腻形象,整散句错落有致,拟人、排比等修辞运用自如,语言鲜活灵动,极具感染力。④营造诗化意境。文章通过对林间各种生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愉悦、美好、和谐的意境,使人、景、情相互交融,呈现出特有的诗情画意之美。
    9.(5分)①文中“天地万物”指的是自然界,“我”指的是人类,作品旨在揭示“人与自然”共生合一的主题。
    ②自然对人具有浸化、熏陶、包容作用。林中生机勃勃、和谐美好,使知事由气闷心躁到最后舒服偃仰在草地上,可见自然环境能使人滤去尘俗、受到启迪、身心解放。
    ③人类应亲近、热爱、保护、敬畏自然,与自然相融共生。知事对老黄莺毫无恶意,所以林中生物亲近他、与他融洽相处。知事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最终获得了愉悦和灵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说明知事已摆脱了繁琐礼仪的束缚”过分解读,文中只是说“衣服上华美的装饰被暂时解去”,说明知事受自然熏陶,暂时摆脱繁琐礼仪的束缚,获得身心解放。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B.“恼羞成怒”指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知事先生受干扰,尽管气嘘嘘地涨红了脸,只是“随意做个手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而已,可见知事先生只是有些许生气而已,并非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小说没有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以知事先生进入恬静和谐树林的见闻感受为行文脉络:局囿在四轮马车内,知事先生苦于没有下文,气闷烦躁;进入林子,头脑清醒不少,但受干扰,愠怒气恼;融入自然,身心愉悦,筹划出演说稿,轻松自和。文章情节平和舒缓。
    小说淡化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而是将大量篇幅却放在对林中生物的描绘上。“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他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他们的香气”“不料还没起头,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正向着他笑”,作者借助拟人手法,着意氛围渲染,体现环境对知事先生的浸化及熏染,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抒情容量和思想内涵。
    小说注重意境的塑造。“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知事先生,鼻孔里熏醉了香味;耳朵里充满了歌声;他未始没有意思,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可是他办不到了”“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他衣服上华美的装饰已被解去”,小说对槠树林间各种生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恬静和谐、天人合一的意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理解“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含义,“天地”“万物”指的是自然界,如同本文中的槠树林,而“我”指人类,本文中以“知事先生”为代表。
    “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面对气闷的知事,小槠树林笑嘻嘻地欢迎他;“‘他可含有什么恶意?’‘一点儿也没有。’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他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他们的香气”,对初入树林的知事,林间生物虽有些恐慌,但一经老黄莺解释,立马将之视若朋友,甚至跟他开起善意的玩笑:不料还没起头,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正向着他笑。可见自然对人类是善意包容的。
    “此刻,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他衣服上华美的装饰已被解去,他正打算把已成的演说,艾艾……艾艾地,从头再述两三回”,当知事先生逐渐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感受美好点滴时,他终于获得了愉悦和灵感,所以这启示我们:人类应该亲近、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我们更应该保护、敬畏自然。
    纵观整篇文章,局囿在四轮马车内,知事先生苦于没有下文,气闷烦躁;进入林子,头脑清醒不少,但受干扰,愠怒气恼;融入自然,身心愉悦,筹划出演说稿,轻松自和。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合一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10.B 11.C 12.A 13.D
    14.(8分)(1)春中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八年,为楚国向北征伐,灭掉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
    (2)这样秦国军队离(楚都)陈只有一百六十里路,我所看到的是秦、楚两国将要每天交兵了。
    15.(3分)
    ①去邯郸帮赵国攻打秦军,胜利返回楚国。
    ②指挥六国联合攻秦,战败而被君王疏远。
    ③楚国迁都到寿春,春申君驻守封地吴,行使宰相职务。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二年,各国诸侯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没有停止的时候,就互相联合起来,向
    西讨伐秦国,而楚国国君担任合纵的首领,让春申君管理合纵之事。
    “秦攻伐无已时”作“患”的宾语,故不应在“无已时”前断开,排除CD。
    “合从”是六国联合拒秦的一种战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1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喻”:通晓,懂得。句意:君子懂得大义。
    B.“止”:达到目标。句意: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志向坚定不移。
    D.“伐”:夸耀。句意: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的含义及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指的是后一个意思”错误,文中指的是前一个意思,即贵族的门客、策士。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于是春申君决定据守在封地吴”错误,春申君据守在封地吴是楚王的安排,而不是他自己的决定。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相”,名词作动词,担任宰相;“为”,替,给;“以”,动词,任命。
    (2)“去”,距离;“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斗”,交兵。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邯郸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可概括出,去邯郸帮赵国攻打秦军,胜利返回楚国。
    结合“春申君相二十二年……楚王为丛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可概括出,指挥六国联合攻秦,战败而被君王疏远。
    结合“楚於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吴,行相事”可概括出,楚国迁都到寿春,春申君驻守封地吴,行使宰相职务。
    参考译文:
    春申君已经担任了楚国宰相,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大家都正在竞相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四年,秦国击败赵国长平驻军四十多万人。第五年,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向楚国告急求援,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援邯郸,秦军也撤退了,春申君就返回了楚国。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八年,为楚国向北征伐,灭掉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这个时候,楚国又兴盛强大起来。
    赵国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这里来访问,春申君把他们安排在上等客馆住下。赵国使臣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就戴上了玳瑁簪子,在刀剑的套子上用珠玉作装饰,请求会见春申君的宾客。春申君的门客三千多人,其中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来见赵国使臣,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十四年,秦国的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秦相,封为文信侯。夺取了东周。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二年,各国诸侯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没有停止的时候,就互相联合起来,向西讨伐秦国,而楚国国君担任合纵的首领,让春申君管理合纵之事。六国联军到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归罪于春申君,春申君因此渐渐被疏远了。
    门客中有个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人们都认为楚国是个强大国家,而您把它治理弱了,这种看法我认为不对。先王时与秦国交好二十年而秦国不攻打楚国,这是为什么?秦国要越过黾隘这个要塞进攻楚国,是很不方便的;要是从西周、东周借路的话,它背对着韩、魏两国进攻楚国,也是不行的。现在的形势就不是这样了,魏国危在旦夕,不能吝惜许和鄢陵了,这也许就使魏国把它们割让给秦国。这样秦国军队离(楚都)陈只有一百六十里路,我所看到的是秦、楚两国将要每天交兵了。”楚国于是就把都城从陈迁到了寿春;而秦国则把卫国迁到了野王,设置了东郡。春申君从此到了封地吴,同时执行宰相职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16.C
    17.(6分)
    (1)辛词豪放大气,如“黄云堆雪”“离愁三万里”“千古事”等,景象阔大,作者心系国家,情感沉郁激昂,
    充分体现了词人豪放的词风。
    (2)意味深长,如“孤鸿”“轻拢慢捻”“泪珠盈睫”等,形象优美,蕴含情感复杂,显示词人俊美而隽永的另一特色。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艺术手法作用的能力。
    C.“借昭君出塞典故,寄托报国立功决心”错误,此典故既有作者谪居的苦闷,又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本词上片以《琵琶行》、王昭君等典故中之愁苦表达作者的愁苦难言,下片以唐由盛转衰喻宋之衰败。大量用典是此词的显著特点,但全词未因此而杂乱无章,反有余人难及之大气。此词借典抒情,暗含了作者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作者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
    (1)辛词豪放大气。所谓“大气”,就是指贯穿在词中那种浓烈的爱国之情,沉郁而激昂。“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写昭君出塞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的阔大景象。当我离开故乡三千余里时,乐曲声声述说着无限的哀怨的沉郁激昂的情感。“千古事”,如一场云飞烟灭,表达了词人的心系国家。阔大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心系国家,情感沉郁激昂,充分体现了词人豪放的词风。
    (2)意味深长。词人怀念北方故土,联想琐窗深处,当寒气袭人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而杳无音信的征人。她想借琵琶解闷,结果愈弹愈是伤心。运用了优美的形象,“孤鸿”“轻拢慢捻”“泪珠盈睫”等,蕴含了复杂的情感,显示词人俊美而隽永的另一特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6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材、焉、已。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9.(3分)
    ①前赴后继(或: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无所惧、一往无前)
    ②彪炳史册(或:名垂青史、青史流芳、永垂不朽)
    ③无怨无悔(或:心甘情愿、任劳任怨)
    20.(3分)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
    21.(4分)使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用排比的句子,凸显出以身许国的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文可以具体形象地表现以身许国者的精神,同时增强文章语言的内涵,富有文采。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形容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中英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可用“前赴后继(或: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无所惧、一往无前)”。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第二处,此处应填英烈因为不怕牺牲、以身许国而被人们铭记,可用“彪炳史册(或:名垂青史、青史流芳、永垂不朽)”。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第三处,根据“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可知,此处应填“无怨无悔(或:心甘情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对其所表达的承诺誓言和所担任的艰巨任务,决不会有任何的怨言和反悔。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等。本题中,可以选用“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为基本句式,然后按照这一句式把“憧憬和幸福”也单独改写成句子,与之形成排比句。可改写为: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在……时,自有……的……者”的句式,连用三个相同句式,为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显出以身许国的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引用的修辞
    手法,具体形象地表现以身许国者的精神,具有文学味、丰富文章内涵。
    22.C
    23.(6分)
    ①这就是一种仪式②换言之(或换句话说)③塑造成一个偶像主体【解析】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上句“自拍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肖像的生产过程”可知,下面所接句子中要包含与“不仅仅是”搭配的关联词,使两个句子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比较选项可得“也是”,或是“更是”,故排除AD;
    比较BC,B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是“自我形象展示”,且句式上与上句“自拍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肖像的生产过程”无法形成对称衔接,故排除B。
    故选C。
    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文段主要说的是自拍的情况,根据下文“只不过这只是一种‘小仪式’”可知,前面对于自拍的描述应该是最后总结成它是一种仪式,因此第一空处应填入“这就是一种仪式”这样的句子。
    分析“自拍行为其实将个人生活的绵延中断,让人们以一种抽离感和碎片化的神圣感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和“自拍是把庸常的日常生活中断,抽离出一个主体去审视那个被客体化的主体,然后重塑另一个理想化自我”可知,两部分内容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因此空二处应填入“换句话说”可“换言之”这样的内容。根据“我的好朋友们都暂时地会把我的自拍照当成某种偶像来看待”可推知,是因为自拍照片把“自我”塑造成一个偶像,然后才有了朋友们都会把我的自拍照当成某种偶像来看待的结果,因此此空可填入“塑造成一个偶像主体”这样的内容。
    四、写作(6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24.审题:
    这是一道寓言材料类作文题。
    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开始,寒暑计之所以被人们称赞是一个好的工具,是因为它遵守了天冷水银下降而天暖水银上升的规则,从而有效实行了自己预示温度变化的职责。但后来,当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时,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尊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尊也没有保障。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篇点明责任与自由是一直以来的话题,也是我们不能偏废的。中间则可具体论述责任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如:责任意味着你在某个领域或者范围内必须履行某种义务,那么当你做到这点时,就有某个领域或者范围的自由。而想要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就必须负上同等程度的责任。最后呼吁大家寻求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点,在重量和完美中前行。
    立意:
    1.个人自由应服从于社会职责。
    2.责任与自由不可偏废。3.自由随意应有限度。
    例文:
    在责任与自由中前行
    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春华秋实,松涛柳韵,这是追求自然的自由;见贤思齐,少立大志,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这是完善社会的责任。历史不会偏废其中,责任与自由在历史的缝合点滚滚而来。
    以天下为己任,是被老祖宗翻来覆去的话题。漫漫五千年,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社会责任总伴一腔热血,满怀豪情,回肠荡气,发聩于历史的风口浪尖。
    追求个人自由,是无数青衫追求向往的目标。飞回流转五千年,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个人自由总伴随着超然物外,逍遥自得,闲静幽雅,流淌于历史的松涛竹林之中。
    责任与自由,两条平行于历史长河的精神线索,却是惊人地相似。同样是战国,同样是战火纷飞。孟子带着“黎民不饥不寒”的王道,在战争中辗转,担起社会的责任;而庄子带着“宁曳尾于污泥”的超然,驾着大鹏追求个人的自由。同样是明清交界之际,同样是满汉的矛盾,袁崇焕在中原的北疆驰骋万里,精忠报国;王夫之面对山河沦陷,隐入石船山,感悟自然,体悟动静,诗文相伴,发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责任与自由,在相同的时代,以相同的背景,相同地影响着后世,推动着发展。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生命的重量呢?无可非议,便是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纵使我们无法成为拿破仑,踏平欧洲;纵使我们无法成为商鞅,推动社会转型,但至少能为自己加一点重量,而不至于成为波涛中的浮萍,飘零的鸿雁。一次弯腰,整齐一方土地;一次行礼,温暖他人心房。
    人也应该追求个人自由,但不是放浪,而应是放逸。柳本依依,藤本妖蔓,荷本高挺,这是自然的自由。泼墨山水两三笔的放逸勾勒出的却是飘逸的景致。追求自我,认识自我是个人的完善。
    社会责任不是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个人自由更不是社会责任的洪水猛兽。苏轼的社会责任铸就了其个人独特的秉性,而正是这种秉性让他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为官一方,受人赞誉。
    在城市中生长的我们和用机器浇铸的人们,应想到凡尔赛宫的大气俨然,秩序紧凑,也应看到江南古镇因势而建,曲径通幽。寻求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点,在重量和完美中前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