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
    1.B2.D    3.C    4.①论点提出方式: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在《红楼梦》里存在着三个审视人生的视点。
    ②论证结构:文章整体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提出三个审视人生的视点,再分别阐释;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
    ③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如对比论证,与宝玉对比,凸显刘姥姥对待自然万物的实用态度;类比论证,以牛的生理反应论证刘姥姥对美的感受。5.①宝玉认为草木也是有情理的,故而他觉得错过了杏花,是对杏花的辜负;
    ②宝玉以“情”来区分人,即使他们闯了祸,只要他们是有情之人,宝玉也愿意为他们担待。藕官烧纸钱悼念已逝之人,虽破坏了大观园的规矩,宝玉愿为保全她而撒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宝黛、一僧一道和刘姥姥分别对应情、空、色三个概念,三者异常丰富复杂”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在情节的具体展开中,这三种视点并没有为其中的‘空’观所一统,而是交相映射,这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异常丰富复杂以致相互矛盾的情形,也是《红楼梦》会产生见仁见智的根本原因”可知,异常丰富复杂的是“在三种视点交相映射下呈现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涵”。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是因为……”错误。由原文“虽然刘姥姥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能够受其感染,如她听音乐而不禁手舞足蹈,但这种反应更似牛听音乐会多产奶的生理反应。她的举动虽则对她来说是出于自然,但却显得粗俗,从而招致林黛玉的‘牛’舞之讥”可知,林黛玉的评价是“讥”,说“牛”舞不仅因为刘姥姥的舞蹈感受到美的存在,于刘姥姥而言,出于自然,也因为她的动作显得粗俗。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
    AB项能体现“情”这一角度,D项体现“色”这一角度,均可作为论据使用。
    C.显示了一僧一道的神通,但并未体现其“空”的视点。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论点提出方式:由材料一第二段关键句“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可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在《红楼梦》里存在着三个审视人生的视点。
    论证结构:文章整体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由材料一第二段关键句“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可知,先提出三个审视人生的视点,再分别阐释;第三段论证了贾宝玉林黛玉是从“情”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把握世界的,第四段论证了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第五段论证了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
    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结合“如果对于贾宝玉来说,大自然是作为美、作为情感的表现而展现在他面前,那么,刘姥姥则是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万物的”可知,运用对比论证,与宝玉对比,凸显刘姥姥对待自然万物的实用态度;结合“虽然刘姥姥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能够受其感染,如她听音乐而不禁手舞足蹈,但这种反应更似牛听音乐会多产奶的生理反应。她的举动虽则对她来说是出于自然,但却显得粗俗,从而招致林黛玉的‘牛’舞之讥”可知,运用类比论证,以牛的生理反应论证刘姥姥对美的感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萌子满枝’了”可知,宝玉认为草木也是有情理的,故而他觉得错过了杏花,是对杏花的辜负;
    结合“如果是有情人,他就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即使他们闯了祸,他也愿意为他们担待”可知,宝玉以“情”来区分人,即使他们闯了祸,只要他们是有情之人,宝玉也愿意为他们担待。结合“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原是林姑娘叫他烧那烂字纸,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藕官正没了主意,见了宝玉,更自添了畏惧;忽听他反替遮掩,心内转忧成喜,也便硬着口说道:‘你很看真是纸钱子么?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的字纸’”可知,藕官烧纸钱悼念已逝之人,虽破坏了大观园的规矩,宝玉愿为保全她而撒谎。
    6.B7.C    8.①对不知道小刚是否带票时的担心;②对小刚坐车可以进体育场而自己将看不到比赛的沮丧;③对体育场是否有台阶的恍惚;④对小刚从小残疾,没有来过体育场的心疼;⑤对想要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的期待;⑥对自己能够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的幻想。    9.①小刚和山子双腿萎缩变形,生活受限,更无法享受踢足球的快乐,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②两人虽双腿残疾,但依然保有对足球的热爱,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③史铁生年轻时因病瘫痪,从此与轮椅相伴。但这种生活磨难,没有打垮他,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答案示例2①“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小山和小刚是足球爱好者,因为残疾不仅不能尽情踢球,连去体育馆看一场球赛都异常艰难。②“基调还是明朗的”,尽管残疾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境,但他们并未走向沉沦,对所热爱的事物依旧极度渴望。③“此稿有史铁生的味儿”,文中小刚、小山和史铁生一样,都遭遇了瘫痪的现实困境,却拥有强大的灵魂,没有被不幸击中而一蹶不振。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不服输的劲头”错误,原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可见此处是两人为准点到达体育场而快速前进。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山子梦境中的台阶来自他对体育馆的记忆”错误,原文“山子心里‘轰’的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可见山子对体育馆的记忆来自他的梦境。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统共就一张票,你别再忘了带”,对不知道小刚是否带票时的担心;
    “山子不言语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丧。他本来就有点动摇:万一是自己记错了呢?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美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对小刚坐车可以进体育场而自己将看不到比赛的沮丧;
    “山子又使劲回忆起来。他明明记得体育场门前有很高的台阶,……也许是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每次回忆都是以清晰开始,以模糊告终”,对体育场是否有台阶的恍惚;
    “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觉得自己心眼真够呛——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对小刚从小残疾,没有来过体育场的心疼;
    “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啊?那还差不多!”,对想要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的期待;
    “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很高很陡……他自己正在那儿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错,盘带,过人,连着过了几个后卫,又过了中门员,直接把球带进了大门。他笑着在草原上奔跑”,对自己能够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的幻想。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题干分三部分内容:残疾人的凄凉感、基调还是明朗和史铁生创作的文学味道。解读此题也应从这三部分内容出发。
    残疾人的凄凉感:“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美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我老是梦见体育场”“嗯。我老是梦见到了体育场,也看见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门,进不去……”,两位腿部残疾人足球爱好者,因为身体残疾去体育馆看一场球赛都异常艰难,尽情踢球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明朗的基调:“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自行车。有些骑车的人惊讶地望望他们”“山子的灵魂这才从巴塞罗那的绿草坪上飞回来”“他还记得自己跑上那些台阶时的情景;台阶不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级往上跑,那台阶大概并不止十几层”“那咱们拼了命也得买上票”“他看见自己腿上结实的肌肉,心想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摇那辆手摇车了。远处是冬青树,不对,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挥着拳头,林涛声像是欢呼……”,尽管残疾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境,但他们并未走向沉沦,对所热爱的事物依旧极度渴望;
    史铁生创作的文学味道:作者在年轻时期双腿瘫痪,创作的小说主要取材于残疾人生活,但其题旨、意境又总是超出了这个题材本身。虽然身陷现实困境,却拥有强大的灵魂,没有被不幸击中而一蹶不振。史铁生用文字,将自己的命运与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积极而又激荡的思想,他自身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描写出来的却是欢快与光明,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照亮了一方新的天地,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偶像。
    10.A11.B    12.D    13.(1)我是受了敝国(楚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
    (2)(当齐国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14.原因:利用外交手段,表面答应,避免道义上的指责,赢得诸侯的支持;采取军事行动,与秦国援军共同形成武力威胁,迫使齐国放弃东地。结果:三管齐下,迫使齐国放弃了东地(或答为:采纳三策,保全东地)。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五百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南方告诉楚国,又派人向西出使秦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
    “隘楚太子弗出”,是后面“不仁”的主语,“隘楚太子弗出”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D;
    “西”作“使秦”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B.“含义一样”错误。“爱”:吝惜、吝啬。句意:因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爱”:爱惜、敬爱。句意:弟弟爱惜自己而不敬爱兄长。可见,两句中的“爱”含义不一样。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与昭常、景鲤的‘不可与’的目的完全矛盾”错误。三人策略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全国家利益。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敝邑”,敝国;“……也”,判断句;“是”,这;“矫”,假托。
    (2)“(齐军)未涉疆”,省略句;“涉”,到达;“临”,到,进逼。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可知,利用外交手段,表面答应,避免道义上的指责,赢得诸侯的支持;
    从“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可知,采取军事行动,与秦国援军共同形成武力威胁,迫使齐国放弃东地。
    从“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士卒不用,东地复全”可知,结果,三管齐下,迫使齐国放弃了东地(或答为:采纳三策,保全东地)。
    参考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告辞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放你回去;你不给我,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请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献给他的土地是用来保全自身的。因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入宫,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里。”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五十辆,来楚国索取东地五百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献出他们的计策吧。”
    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金口玉言,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是没有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五百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千乘之实了。不能给。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即使这样,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向西求救于秦国。”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五十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五百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五十辆,往西去秦国求教。”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去守卫东地;又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教。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楚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齐国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五百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南方告诉楚国,又派人向西出使秦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15.C16.①只有“手把”的亲身实践,才能将稻田“插满”,可见万事要躬行实践;②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③“六根清净”有助于秧苗生长,说明为人处事应该保持纯粹与初心;④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有时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 “完全没有说教意味,具有浑然天成的效果”理解错误,诗句“六根清净方为道”带有鲜明的禅宗思想,说理显著。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哲理的能力。
    开篇一句“手把青秧插满田”,简明直接,描述了农人在稻田中插秧的情景。根据此句可知只有“手把”的亲身实践,才能将稻田“插满”,插秧要勤快,要合理密植,尽可能使田地一片青葱,这样才能硕果累累。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万事要躬行实践的人生哲理;
    “低头便见水中天”是插秧时常见的景象。低头劳作时,可以看到水面上倒映的蓝天白云。“低头”是谦虚的体现,“水中天”指的是坦荡宽广。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的人生哲理;
    “六根清净方为道”一句中佛家说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由六根生出六识:视、听、嗅、味、触、意。从六识显现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不净,贪取六尘过多,就会造成无穷的恶业。“六根清净方为道”一句中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为人处事应该保持纯粹与初心;
    “退步原来是向前”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插秧的时候,人是一边向后退一边插秧。退到头了,一行秧苗也就插完了。看起来是不断在后退,手里的秧苗越来越少,其实越后退,离插完秧越近。根据这句诗可得出有时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17.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贤”“焉”“省”“慎”“顾”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①我行我素(放诞风流、诗酒风流、志趣相投)②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心旷神怡)③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独出心裁)19.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比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与竹更投契。    20.①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高洁清简、洒脱不拘的人格特点,形象鲜明;②表达对竹精神品格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托物言志,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礼赞和追求。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可知魏晋人物风流倜傥、特立独行,可以用“我行我素”(“放诞风流”“诗酒风流”“志趣相投”)来修饰。“我行我素”,意思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按自己向来的行事方式去做。“放诞风流”,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志趣相投”,志向、兴趣互相投合,即彼此有着相同的理想和兴趣,因此很投缘,很容易成为知己。
    第二空,语境指“去兰亭纪念这些名士,顺便看看那些竹林”使人心情舒畅、留恋、不忍离去,可以用“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流连忘返”,比喻喜欢、迷醉某种事物而不愿或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第三空,结合语境“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可知是指那些不走常规、风格独特等的人。“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独出心裁”)。“剑走偏锋”,指不走常规,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求出奇制胜。“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独出心裁”,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多指科学精神。
    19.本题考查学生改写语句的能力。
    原句是三个短句。“与竹更投契”是“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比较,可以用“……比……与竹更投契”的句式来衔接。原句中“一片喧哗”独立成句,改成长句可以将“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一片喧哗”改为类似“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这样的偏正结构。
    最后改写为: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比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与竹更投契。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子高洁素淡,清简萧散,洒脱不拘的人格特点,形象鲜明地表现了竹子的品格与特点。
    作者在这里托物言志,既表达对竹精神品格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礼赞和追求。
    21.A22.①园林主人以自我的兴趣造园  ②因而常气息芬郁(书香四溢)(“因而常”后面加四个字的能体现文人气息的成语或词语即可)  ③只有创作者和欣赏者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使用词语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我”指“主观思想情感”。
    A.指“主观思想情感”。
    B.指“亲密的”。
    C.指“己方”。
    D.是第一人称自称。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因而”前后构成因果,“园中诸物皆具园主之色彩,见园如见主人”是结果,那么原因则指向园林主人的主观兴趣,可填:园林主人以自我的兴趣造园。
    ②处,结合下文“因而常夸富斗奢”“故而多富丽堂皇”“故而多枯寂空灵”判断句式为“因而常+四字短语”,再结合“文人造园”的特点,强调文人气息,可填:因而常气息芬郁(书香四溢)。  
    ③处,前文“园林兴作的意境营造,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强调园林主人造园的主观性,后文是说结果“才足以打动人心,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此处应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方面强调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可填:只有创作者和欣赏者。
    23.例文:
    滤掉杂质,保留本真
    化学中的过滤,目的是去除物质中的杂质,使其变得纯净。可是如果筛选提炼不当,就会使其失去本性特质,过滤也失去了意义。正如过滤饮水,滤掉水中的杂质,可以让水变得纯净澄澈,但如果将水中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也过滤掉,那么喝这种水就和喝蒸馏水无异了,长此以往,对身体也不利。所以我们只需要滤掉有害无用的杂质,而保留其有益的特质,这样的水才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真正的纯净水。
    万物归一,化学的世界如此,现实生活的世界概莫能外。那么,我们要滤掉现实生活中的哪些杂质,从而保留生活的纯真呢?
    滤掉繁冗多余的课业,保留一方轻松自由的学习天地。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重,眼镜镜片越来越厚,补习班兴趣班越来越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学习的内驱力越来越弱。究其原因,一切都只为要赢在起跑线上。可是在这种剧场效应的晕染之下,除了课业繁冗甚至多余起来,其他的效果不甚了了。
    但是,自从减负的呼声响起、减负的措施落实后,曾经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开始因为孩子们的玩耍而走动起来;曾经渐渐变得稀有的孩子们的嬉闹声,开始在街头巷尾、小区林间响起来;曾经整日被动扑在学习上的身影,开始在运动场上动起来;曾经少年老成的小脸蛋,开始有笑容漾起来;曾经被父母忽略的爱好或特长,开始真正地显出来……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更是一个各习所爱、各显神通的过程,滤掉那些多余无用的东西,还孩子们在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在这里他们渐渐地舒展开来,又何愁长不出一棵参天大树来?
    滤掉琐碎繁杂的累赘,保留一个岁月静好的生活空间。
    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放眼现实,余心有戚戚焉。有多少人,为了撑起场面,曲意逢迎,皮笑肉不笑,带着面具生活;有多少人,为了应酬交际,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有多少人,为了融入圈子,忽视亲人,冷落家庭,舍本逐末不自知……自古以来,名缰利锁不知道束缚了多少汲汲以求之辈,让他们为名利所累,迷失了自我。
    但是,庄子一句“愿曳尾于涂中”掷地有声,不为俗务缠身,放弃庙堂之尊,活得恬淡睿智。陶渊明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振聋发聩,不受俸禄约束,远离官场宦海,活得潇洒自在。他们,滤掉名利的累赘,抛掉琐碎繁杂的负重,拨开迷雾,一睹生活真容,在岁月静好中,如闲云野鹤般畅意一生!
    世间色彩,七彩耀目;人世滋味,五味纷陈。无论如何变化,到底是以无色无味为本真,方可调出这万般变化的世界。在这个纷扰喧嚣的世界里,滤掉杂质,保留本真:在轻松自由中释放天性,学以致用,在岁月静好中尽享天伦,活得真实,方是众生之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转折关系的句子构成。第一句话解释了化学中的过滤现象,指出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变得纯净”。第二句话指出过滤不当的后果——失去本性特质。
    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过滤。过滤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必要的,这里强调的是为什么要过滤的问题。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反而使原物质失去自己的本性特质,这却得不偿失,使过滤失去了意义,所以一定要注意过滤的方式和方法,做到适度过滤,保留原物质的本性特质,这里体现的是如何过滤的问题。从转折关系来看,材料强调的是后者。这里是过滤的本意,引申开来其比喻义是筛选提炼,考生可以由此拓展思路,思考其比喻义和象征意义。现实生活中,对人、事、物的过滤(筛选提炼)随处可见。过滤掉没有用处的、不好的、不适合的、不需要的,留下有用处的、好的、适合的、必须的,这样才能让事情、工作或局面在正常而高效的轨道上运行,甚至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对水的过滤,对空气的净化,对人才的筛选,对机构的精简等等。但是过滤不能走向极致,一棍子打死,而要留有余地;过滤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要认真操作;过滤不能以偏概全,盲目否定,而要全盘考虑;过滤不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而要视情况而定。这样的过滤才是有效的,才是有意义的。
    从“感悟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为什么要过滤,如何过滤。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过滤的重要性,或者谈过滤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也可以就具体的方面,运用层进式结构,谈我们需要过滤掉什么,如何去过滤。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立意:
    1.滤掉繁冗,专心做事。
    2.过滤杂质,纯净生活。
    3.滤掉多余无用的,保留合适有益的。
    4.全盘考虑,灵活变通,方可有效过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