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当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我们也可以认为,《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贾宝玉(还可加上他的知己林黛玉)的生命体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观点,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此外,来往于仙界和尘世的一僧一道与出入于贾府的刘姥姥,作为另两个代表作者审视人生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与宝黛的视点和合在一起,构成作者曹雪芹的一个多元的矛盾思想体。
    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在情节的具体展开中,这三种视点并没有为其中的“空”观所一统,而是交相映射,这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异常丰富复杂以致相互矛盾的情形,也是《红楼梦》会产生见仁见智的根本原因。
    贾宝玉林黛玉是从“情”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把握世界的。在脂批透露给我们的“情榜”中,贾宝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他仍相合,正把世上所有的无情之物和有情之物都囊括无遗。当然,从一方面看,贾宝玉的“情不情”更为广博,理当将黛玉的“情情”包括在内,宝玉认为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他区分人的标准也是一个“情”字,没有什么善人与恶人,有的只是有情人与无情人。如果是有情人,他就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即使他们闯了祸,他也愿意为他们担待。但从另一方面看,宝玉的爱博,难免会有所分心,所以,他的情感有时竟不如黛玉那样专一。比较而言,贾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一种爱的泛溢;而林黛玉则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度,她的情有独钟。
    一般认为,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是起着点化主要人物,帮助他们由出世走向佛门的作用。这当然,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僧一道这两个形象,展现了一种人生的基本态度,一种“空”的观念,贾宝玉等人最终遁入空门,与一僧一道“空”观的点拨当然有所关系,曹雪芹在作品中安排下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时,其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贾宝玉等人的“情”的观念能受到“空”观的统摄,不致产生太多太深的痛苦和烦恼,不致“痴迷”而“枉送了性命”;另一方面,这种情感毕竟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动人,他又不忍心真的让“空”观来虚化它,于是,一僧一道的“空”观实际起到的是与“情”观并行的对比、对照作用,即便有所渗透,也是停留在浅表层面上的,而作者在选择“空”观还是“情”观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也许,只有像刘姥姥那样,既不深陷于“情”,也不立足于“空”去痛苦地灭情,而是从“色”出发,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审视世界,把握人生,庶几能使人得到些微的安慰了。如果对于贾宝玉来说,大自然是作为美、作为情感的表现而展现在他面前,那么,刘姥姥则是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万物的。虽然刘姥姥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能够受其感染,如她听音乐而不禁手舞足蹈,但这种反应更似牛听音乐会多产奶的生理反应。她的举动虽则对她来说是出于自然,但却显得粗俗,从而招致林黛玉的“牛”舞之讥。
    (选自詹丹《曹雪芹审度人生的三个视点》,有删改)
    材料二:
    (宝玉)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萌子满枝’了!”
    正自胡思间,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了一惊,又听外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内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原是林姑娘叫他烧那烂字纸,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藕官正没了主意,见了宝玉,更自添了畏惧;忽听他反替遮掩,心内转忧成喜,也便硬着口说道:“你很看真是纸钱子么?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的字纸。”
    (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人物形象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作者却可以借助小说人物的生命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人生态度。
    B.曹雪芹审度人生的三个视点,宝黛、一僧一道和刘姥姥分别对应情、空、色三个概念,三者异常丰富复杂,因而相互矛盾。
    C.宝黛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宝玉之情广博而黛玉之情专一,二者把世上所有的无情之物和有情之物都囊括无遗,
    D.在选择“空”观还是“情”观时,曹雪芹左右为难,而刘姥姥所代表的“色”观或许是其审视世界、把握人生的一种可供安慰的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黛的正面视点与一僧一道、刘姥姥的侧面视点相互结合,构成了矛盾思想体。
    B.宝黛二人以“情”的角度观照人生、把握世界,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和烦恼。
    C.“空”观和“情”观之间纵有浅层渗透,但二者的主要关系依然是对比和对照。
    D.黛玉评价刘姥姥“牛”舞,是因为刘姥姥能感受美,出乎自然随音乐手舞足蹈。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当贾琏夫妇欺凌了平儿时,宝玉能为在平儿面前尽一份爱心,能为她梳妆打扮,而喜不自胜。
    B.黛玉误会宝玉没有珍惜自己送他的东西,赌气回房,将她已经为宝玉做了一半的香袋儿铰了。
    C.宝玉、凤姐被作法发病,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一僧一道恰巧出现,借助通灵宝玉化解了凶邪。
    D.刘姥姥得知茄鲞的做法后,摇头吐舌,口念佛祖,惊叹这得耗费多少只鸡才能做成这道佳肴。
    4.材料一有何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贾宝玉是如何从“情”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把握世界的。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足球
    史铁生
    那支法国足球队来这儿比赛的时候,正是八月里最热的一天。离七点半还有两个多小时,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
    单从上半身看,两个小伙子长得都很健壮,胳膊都很粗。山子的车上挂了两支拐杖。小刚连挂拐也挂不了。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自行车。有些骑车的人惊讶地望望他们,望望他们那萎缩得变了形的腿。
    直到走了差不多一半路,小刚看了看表,两辆车的车速才慢了下来。
    小刚用两个手指撑开上衣兜,看看那张票。
    山子的目光立刻跟过去,说:“统共就一张票,你别再忘了带。”
    小刚没回答,脸上的笑容慢慢变得僵硬,心想:什么叫“统共”?反正一张票不能你我都进去。不过又想:出来的时候说好了,山子不至于说话不算话。
    “带着没有?”山子又问,很着急的样子。
    小刚还是不回答,把票掏出来,托在手里看,心里有点后悔:这事真不该到处去瞎显摆,二华送来了票,自己就应该悄悄地走……小刚觉得这是个机会,得说句话了:“你真不如趁早上你姨家去呢,别把转播也耽误了。”
    山子不言语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丧。他本来就有点动摇:万一是自己记错了呢?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美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问题是法国队!他这几天总想起十二届世界杯赛的场面:想起普拉蒂尼罚直接任意球时的样子;想起佐夫鱼跃扑球时的样子;还有鲁梅尼格,那小子真是浑身都长得漂亮,人要是长得漂亮也真是福气;马拉多纳不漂亮,可那小子跑起来真好看,摔倒了又蹿起来,永远也掉不坏似的,真长得结实,人要是长得结实也行,也漂亮……
    见山子不言语,小刚又紧叮一句:“是你自己非要跑一趟不可的。咱们可有话在先,我要是进得去,你可就得乖乖滚回来。”他尽量使语气显得像是开玩笑。
    “噢噢,那当然,”山子的灵魂这才从巴塞罗那的绿草坪上飞回来。“我是说,要是你的车进不去、这么难弄到的票别糟蹋了。”
    山子又使劲回忆起来。他明明记得体育场门前有很高的台阶,至少有十几层。二华那小子整天迷迷糊糊的,没记清楚过什么事,不过,也许是自己记错了?他还是八年前腿没坏的时候去过。那时候他才二十岁,跟小刚现在一般大。他还记得自己跑上那些台阶时的情景;台阶不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级往上跑,那台阶大概并不止十几层,什么地方还种着一些冬青树……每次回忆都是到这儿就断了。也许那不是在体育场?也许是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每次回忆都是以清晰开始,以模糊告终。
    小刚叹了口气:“要是再有一张票就好了。”
    小刚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好像还从来没到这边儿来过呢。”
    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觉得自己心眼真够呛——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
    山子忽然转过脸来说,带些笑容,在这之前他一直木然地望着很远的地方。“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啊?那还差不多!”
    “净想好事儿。”小刚说。虽然这么说,却也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
    “那咱们拼了命也得买上票。”
    “拼了命你也未必买得上。”
    “提前一个星期我就上售票处窗户底下坐着去!支个帐篷。”
    小刚脸上也现出笑容:“亲眼看一回世界杯赛,这辈子也值了。”
    “我老是梦见体育场。”小刚说。
    “梦?”
    “嗯。我老是梦见到了体育场,也看见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门,进不去……”
    山子心里“轰”的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很高很陡,数不清有多少层,像一座山。自己往上跑,跑,一步三级,跑得好累呀,突然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草坪。不,不对,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他自己正在那儿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错,盘带,过人,连着过了几个后卫,又过了中门员,直接把球带进了大门。他笑着在草原上奔跑。他看见自己腿上结实的肌肉,心想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摇那辆手摇车了。远处是冬青树,不对,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挥着拳头,林涛声像是欢呼……
    车流、人流越来越稠密了,都朝那个方向涌去。望得见体育场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小刚和山子宽阔的生活之流中截取看球这一个点,细微地开掘出了这一对残疾青年复杂的内心波澜。
    B.小刚和山子一人一辆手摇车,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自行车,可见其对待生活有不服输的劲头。
    C.小刚和山子虽有一张门票,但对自己能不能进场看球赛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两个人都抱着赌一把的心理。
    D.小说的结尾两人是否如愿看到了足球赛不得而知。开放性的结局留下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7.关于文中两人梦到体育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刚的梦境里透露出他的渴望,而找不到门则折射出他现实中遭遇了困境。
    B.梦境中山子在草原上快乐地踢球,这一梦境是由他内心极度的渴望催生而成。
    C.山子梦境中的台阶来自他对体育馆的记忆,这记忆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
    D.山子梦境中的自己腿上的肌肉结实,这和现实中的情形截然不同,令人心痛。
    8.前往体育场的路途中,山子的思绪不断在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当年这篇文章审稿的编辑认为:“此稿有史铁生的味儿,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但基调还是明朗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B.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C.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D.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形声字,古代指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B.“爱地不送死父”与墨子《兼爱》中“弟自爱,不爱兄”中的“爱”含义一样。
    C.万乘,可指天子、帝位,也可指国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也指一万辆兵车。
    D.五尺,长度单位,这里指尚未成年的儿童,例如《陈情表》“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乘人之危,逼迫楚襄王割让东地五百里;为了顺利归国奔丧,襄王不得已答应了齐王这一不合理要求。
    B.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同仇敌气,配合默契,或假意授地,或坚决拒绝,或搬取援兵,都是爱国忠君的大臣。
    C.面对慎子的“王皆用之”的主张,楚王面露不快,后经慎子的陈说,认同了他的观点,并且依其策而行。
    D.子良从君王信誉和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先答应割让土地,后军事进攻,与昭常、景鲤的“不可与”的目的完全矛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身受敝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
    (2)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14.为什么慎子建议三策并用?结果如何?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插秧诗
    【后梁】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①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六根:指眼、耳、鼻、活、身、意。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借助动作描写和场景营造,使得诗歌很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B.这首诗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将禅理巧妙地融入农业劳动的过程之中,饶有情趣。
    C.诗人将说理融人浅显质朴的语言之中,完全没有说教意味,具有浑然天成的效果。
    D.诗歌没有具体写人,却用“把、插、低头、退步”等动作,刻画出插秧人的专注。
    16.这首诗看似在客观记录插秧的过程,实际却在“摹景说理”。诗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容易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直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
    (3)《江城子》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和妻子相见,与《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        ①        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去兰亭纪念这些名士,顺便看看那些竹林,使人        ②          。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与竹更投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        ③        ,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七、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实以诗文造园,园林因为有了诗文意境而赏心悦目。园林意境欣赏具有意随人异、境随时迁的特点。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的意境会大相径庭。        ①        ,因而园中诸物皆具园主之色彩,见园如见主人。明清苏州多文人造园,        ②          ;扬州多富商造园,因而常夸富斗奢;北京多王公贵族造园,故而多富丽堂皇;日本多禅僧作庭,故而多枯寂空灵。园林兴作的意境营造,具有极大的主观性。        ③        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才足以打动人心,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移置、外化于自然景物,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有我之境,在中国园林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21.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从表面看这两句诗写得工整精美,其实只是在堆砌词藻,诗的背后没有我。
    B.我大长沙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对长沙魅力的最好肯定。
    C.免疫力过高时,免疫系统会敌我不分,误将体内正常细胞当入侵者进行攻击。
    D.望着清晨灰蒙蒙的天空,我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化学上有一种过滤的现象,将液体、气体等物体通过某些方式,除去杂质,变得纯净。但如果过滤不当,也可能会失去原物质的本性特质。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