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专项训练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2022-2023学年北京高一语文上册备战月考文学类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北京高一语文上册备战月考文学类阅读练习题
 
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的气味
    ①拿破仑曾经说过,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借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因为科西嘉岛上有一种植物,风里有这种植物的独特的气味。
    ②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他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还有马匹身上的汗味,当然还有哥萨克男人和女人们身上的气味。他在小说的卷首语里说:“哎呀,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顿河的气味,哥萨克草原的气味,其实就是他故乡的气味。
    ③出生在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在大海深处长成大鱼,在它们进入产卵期时,能够洄游万里,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繁殖后代。对鱼类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们曾经不得其解。近年来,鱼类学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鱼类尽管没有我们这样的突出的鼻子,但有十分发达的嗅觉和对于气味的记忆能力。就是凭借着这种能力,凭借着对它们出生的母河的气味的记忆,它们才能战胜大海的惊涛骇浪,逆流而上,不怕牺牲,沿途减员,剩下的带着满身的伤痕,回到它们的故乡。母河的气味,不但为它们指引了方向,也是它们战胜苦难的力量。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马哈鱼的一生,与作家的一生很是相似。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
    ⑤在有了录音机、录像机、互联网的今天,小说状物写景、描图画色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你的文笔无论如何优美准确,也写不过摄像机的镜头了。但唯有气味,摄像机还没法子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这些当代小说家最后的领地,但我估计好景不长,因为用不了多久,那些可怕的科学家就会把录味机发明出来。能够散发出气味的电影和电视也用不了多久就会问世。趁着这些机器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应该赶快地写出洋溢着丰富气味的小说。
    ⑥我喜欢阅读那些有气味的小说。我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能让自己的书充满气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让自己的书充满独特气味的作家是最好的作家。
    ⑦德国作家聚斯金德在他的小说《香水》中,写了一个具有超凡的嗅觉的怪人,他是搜寻气味、制造香水的天才。这个超常的怪人坚定不移地认为,谁控制了人类的嗅觉,谁就占有了世界。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放出的臭屁能把花朵熏得枯萎;能够在黑暗的夜晚,凭借着嗅觉,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孩。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反而感到印象深刻,十分逼真。
    ⑧小说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气味,或者说小说中的气味实际上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写实的笔法,根据作家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故乡的经验,赋予他描写的物体以气味,或者说是用气味来表现他要描写的物体。另一种写法就是借助于作家的想象力,给没有气味的物体以气味,给有气味的物体以别的气味。寒冷是没有气味的,因为寒冷根本就不是物体,但福克纳大胆地给了寒冷气味。
    ⑨当然,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它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我们在初学写作时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即许多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本身已经十分曲折、感人,但当我们如实地把它们写成小说后,读起来却感到十分虚假,丝毫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许多优秀的小说,我们明明知道是作家的虚构,但却能使我们深深地感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记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时,忘记了我们是创造者,没有把我们的嗅觉、视觉、听觉等全部的感觉调动起来。而那些伟大作家的虚构作品,却能够让我们感到真实,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人不可能变成甲虫,但我们却被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的故事打动。
    ⑩自从电影问世之后,人们就对小说的前途满怀着忧虑。但我认为,小说其实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即便是发明了录味机也无法代替。因为录味机只能录下世界上存在的气味,而不能录出世界上不存在的气味。但作家的想象力却可以无中生有。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气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
    ⑪那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来制造一篇篇有呼吸、有气味、有温度、有声音,当然也有神奇思想的小说吧。
    ⑫让我们像乌苏里江里的大马哈鱼那样,追寻着母河的气味,英勇无畏地前进吧。
    ⑬让我们把记忆中的所有的气味调动起来,然后循着气味去寻找我们过去的生活,去寻找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欢乐、我们的寂寞、我们的少年、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一切,就像普鲁斯特借助了一块玛德莱娜小甜饼回到了过去。
    ⑭台湾的布农族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村庄的地下,居住着一个嗅觉特别发达的部落。这个部落的人善于烹调,能够制作出气味芬芳的食物。但他们不吃,他们做好了食物之后就摆放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全部落的人就围着食物,不断地抽动鼻子。他们靠气味就可以维持生命。地上的人们,经常潜入地下,把嗅味部落的人嗅过的食物偷走。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经常下到地下去偷食物的小孩子。小说发表之后,我感到很后悔,我想我应该站在嗅味部落的立场上来写作,而不是站在常人的立场上来写作。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
    (取材于莫言2001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辞)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孩             拐弯抹角:方向不清,过程艰难
    B.作家的想象力可以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本不存在,自由创造
    C.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价值长存
    D.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   胆大包天:不受束缚,大胆敢为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本文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接下来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论证了小说中气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文章用大马哈鱼的洄游与作家的创作类比,说明故乡的气味是小说的主要素材,也指引着作家创作的方向。
    C.作者认为即使在今天,小说依然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主要因为摄像机无法表现气味。
    D.本文是演讲辞,语言通达晓畅,事例丰富有趣,易于理解;作者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3.文章第⑥段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写出“最好的小说”?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删去会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萤   火
    点点银白的、灵动的光,在草丛中飘浮。草丛中有各色的野花:黄的野菊,浅紫的二月兰,浅蓝的“勿忘我”。还有一种高茎的白花,每一朵都由许多极小的花朵组成,简直看不清花瓣。它的名字恰和“勿忘我”相反,据说是叫作“勿念我”。在迷茫的夜中,一切彩色都失去了,有的只是黑黝黝一片。亮光飘忽地穿来穿去,一个亮点儿熄灭了,又有一个飞了过来。落在淡淡的月光下,草丛中就会闪出一道明净的溪水,潺潺地、不慌不忙地流着。溪上有两块石板搭成的极古拙的小桥,小桥流水不远处的人家,便是我儿时的居处了。
    幼小的我,经常在那一带玩耍。小桥那边,有一个土坡,也算是山罢。晚间站在溪畔,总觉得山那边是极遥远的地方,隐约在树丛中的女生宿舍楼,也是虚无缥缈的。其实白天常和游伴跑过去玩,大学生们有时拉住我们的手,说:“你这黑眼睛的女孩子!你的眼睛好黑啊。”
    大概是两三岁时,一天母亲进城去了,天黑了许久,还不回来。我不耐烦,哭个不停。老嬷嬷抱我在桥头站着,指给我看那桥边的小道。“回来了,回来了——”她唱着。其实这全不是母亲回来的路。夜未深,天色却黑得浓重,好像蒙着布让人透不过气。小桥下忽然飞出一盏小灯,把黑夜挑开一道缝。接着又飞出一盏,又飞出一盏。花草亮了,溪水闪了,黑夜活跃起来,多好玩儿啊!我大声叫了:“灯!飞的灯!”回头看家里,已经到处亮着灯了,而且一片声在叫我。我挣下地来,向灯火通明的家跑去,却又屡次回头看,看那使黑夜发光的飞灯。
    长大了,又回到这所房屋时,我在自己的房间里便可以看到那起伏明灭的萤火了。我的窗正对着那小溪。溪水比以前窄了,草丛比以前矮了,只有萤火,银白的,有时是浅绿色的光,还是依旧。有时抛书独坐,在黑暗中看着那些飞舞的亮点,那么活泼,那么充满了灵气,不禁想到《仲夏夜之梦》里那些吵闹的小仙子;又不禁奇怪这发光的虫怎么未能在《聊斋志异》里占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们引起多么远、多么奇的想象。那一片萤光后的小山那边,像是有什么仙境在等待着我。但是我最多只是走出房来,在溪边徘徊片刻,看看墨色涂染的天、树,看看闪烁的溪水和萤火。仙境么,最好是留在想象和期待中的。
    日子一天天热闹起来。解放,毕业,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发光。我们是解放后第三届大学生。毕业前夕,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和几个好友,曾久久地坐在这溪边山坡上,望着星光和萤光。我们看准一棵树,又看准一个萤,看它是否能飞到那棵树,来卜自己的未来。几乎每一个萤都能飞到目的地,因为没有飞到的就不算数。那时,我们的表格里无一不填着 “坚决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无论分到哪里,我们都会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扑过去的。星空中忽然闪了一下,是一颗流星划过了天空。据说流星闪亮时,心中闪过的希望是会如愿的。但我们谁也没有想再要什么。有了祖国,不就有了一切吗?我觉得重任在肩,而且相信任何重任我都担得起。难道还有比这种信心更使人兴奋、欢喜,使人感到无可比拟的幸福吗?虽然我知道自己很小,小得像萤火虫那样。萤却是会发光的,那种活泼的光,每一点都呈现着生命的力量,使得就连黑夜也璀璨美丽,充满了幻想……
    前几天,偶得机缘和弟弟往清华走了一遭。图书馆看去一次比一次小,早不是小时心目中的巍峨了。那肃穆的、勤奋的读书气氛依然,底层的报刊阅览室也还是许多人站着看报。弟弟说他常做一个同样的梦——到这里来借报纸。底层增加了检索图书用的计算机,弟弟兴致勃勃地和机上人员攀谈,也许他以后的梦,要改变途径了。我的萤火虫却在梦中也从未出现。行向小河那边时,因为在白天,本不指望看见萤火呢,但以为草坡上的“勿忘我”和“勿念我”总会显出了颜色。不料看见的,是一条干涸的沟,两岸干黄的土坡,春雨轻轻地飘洒,还没有一点绿意。那明净的、潺潺地不慌不忙流着的溪水,已不知何时流往何处了。我们旧日的家添盖了房屋,现在是幼儿园了。虽是假日,还有不少孩子,一个个转动着点漆般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这些黑眼睛的孩子!好黑的眼睛啊。”我不由得想。事物总是在变迁,中心总要转移的。现在清华主楼的堂皇远非工字厅可比了。而近代物理实验室中的元素光谱,使人感到科学的光芒,也是萤火虫们望尘莫及的。我们骑着车,淋着雨,高兴地到处留下校友的签名。从一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排过来的长桌前,那如同戴着雪帽般的白头发,那敦实可靠的中年的肩膀,那发亮的润泽的皮肤和眼睛,俨然画出了人生的旅程。我以为,在这条漫长而又短促的道路上,那淡蓝色和纯白的花朵,“勿忘我”和“勿念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世间,有许多事应该永远记得,又有许多事是早该忘却了。
    但总要尽力地发光,尤其在困境中。草丛中漂浮的、灵动的、活泼的萤火,常在我心头闪亮。
    (取材于宗璞的同名散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约在树丛中的女生宿舍楼,也是虚无缥缈的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B.在溪边徘徊片刻,看看墨色涂染的天、树             涂染:颜色斑驳杂乱
    C.现在清华主楼的堂皇远非工字厅可比了            堂皇:规模宏伟,气势盛大
    D.也是萤火虫们望尘莫及的                            望尘莫及:远远比不上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忘我”“勿念我”两种花的描写,呼应了作者关于“记得”与“忘却”的思考。
    B.文中两次写到孩子们的黑眼睛,传达出“世事变迁,但总有美好不变”的感慨。
    C.看到图书馆里检索用的计算机,弟弟有了新梦,但作者的梦想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D.作者描写老年、中年和青年校友的不同样子,鲜明地呈现出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
    7.文章写了作者围绕“萤火”的思考感悟不断变化的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这一过程。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五台山随感
    ①因为有好长一段时间缺雨,时今虽然已经进入了五月,而且也过了“立夏”节,但五台山下仍然未曾出现应有的绿色。汽车在土筑的公路上奔驰,紧跟在后面的是一股一股的黄色的云层。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感,也使人觉得荒凉。我记得在印度和非洲某些地区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伴随着这景象的总是生活的艰苦,斗争的严酷与大自然不时送来的饥荒。
    ②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五台山这一带便成了一个中心。这里新发展起来的人民自己的武装,以这个中心为基地,又逐渐扩散开来,向察南冀西挺进。在挺进的过程中他们也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开展游击战争,又创立了北岳根据地。事实上,中国早期的革命根据地没有哪一个不是在贫瘠地带建立起来的。这里的人民,在自然条件苛刻、生存斗争尖锐、穷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还得腾出最强壮的劳动力去参加抗日军队,保卫国家;同时又要建立政权,推进革命。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但这里的人民却把它变为真实。
    ③当时五台山下的人民所要对抗的,除了当地的反动势力以外,还有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日本侵略军。这里的人民不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而且还越战越强,建立起了边区政府和边区银行这类的正规行政设施,还推行了中国历史上过去从没有过的真正民主制度“三三制”,实行了减租减息,开展了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
    ④我走过设置在一个小村里的边区政府旧地,旧边区银行就在隔壁。这样近,我当然要去看一下。这是一个比较空旷的农家院子,在一座山的脚下。它现在已经成了附近庄稼人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公房。这里有一家作为看守的住户。户主——一个老年农民告诉我,这里还留下一件银行的遗物,并且主动地领我去参观:就在他住房的上首,立着一扇宽阔的木门——其厚度约有四五寸;门上扛着一条又长又粗的横木,上面挂着两把大锁。主人把锁打开,花了一些气力才把那扇厚门挪动。门下约有一个十级的台阶,引向下面一个约十米见方的地下室。这就是银行的金库,是存放作为边区纸币储备金的地方。现在是空无一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引起人的注意的东西,但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却引起我许多联想: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边区政府却是这样重视金融工作和边区纸币的威信,把储备金就像保护眼珠似的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处所保护起来。可以想象,当初对这个金库的保卫也一定是很严密,而那时却是一个那么兵荒马乱的时刻!
    ⑤在边区银行和边区政府之间有一个叫作耿镇的村子。这里当年曾设立过一个医院,就是“白求恩医院”。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村屋,所谓“医院”的设备真是简陋得可怜!——也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但许多受了伤的战士却曾不断地从前方被转移到这里来,接受急救的手术,而且大多数战士都是很快地得到恢复,又回返前线。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因为白求恩是个“现代化”的医生。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大多数是白求恩大夫用当地的木头制成的。
    ⑥离这个医院不远,一个叫作松岩口的小村里,还有一个“模范病室”。那也是白求恩大夫主持的。他不仅对那里附近的老乡们进行最精心的治疗,还在那里训练成批的、称职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最后,白求恩把自己的躯体和心灵永恒地留在中国,在这落后和原始的中国土地上。
    ⑦这使我想起当时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世界性的民主与法西斯、文明与野蛮搏斗的三十年代。这场大搏斗是由日本军阀于1931年“九·一八”在我国东北发动的,接着就蔓延到了欧洲,以西班牙战争为焦点。白求恩的首次行动就是参加这场搏斗,地点就正是在西班牙。他接着来到中国,参加八路军的工作,也正是这个行动合乎逻辑的发展。它是由当时在世界知识界中涌起的一股澎湃的浪潮所推动的——一股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的浪潮。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几乎都投身进去了。
    ⑧“白求恩们”和五台山下的人民,勇于为正义、为人类的进步而斗争,在必要时,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传统,在世界的范围内,当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挑战;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当民族的命运到了危急的关头,就爆发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
    ⑨我想,我现在正在凝望着的这片五台山的黄土高原,今天的和平局面与当年像八路军这样的革命队伍在这里所展开的艰苦工作分不开——其中当然也有白求恩的一份。
    ⑩这个黄土高原,联系着整个世界,是和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分不开的。
    (取材于叶君健同名散文)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感             干燥:枯燥无趣
    B.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                    干燥:没有水分
    C.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        “现代化”:先进,有效
    D.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        “现代化”:简陋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从眼前的单一色调联想到曾看到过的类似景象,借此说明五台山人民抗战时条件的艰苦和斗争的残酷。
    B.第⑤段,“白求恩医院”设备的简陋与急救手术治愈伤者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白求恩及其战地医院的重要性。
    C.第⑧段,作者认为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为正义、为文明而斗争和无私奉献,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改变了历史进程。
    D.第⑩段,作者认为五台山虽然地处黄土高原,落后偏僻,却始终受到外部世界影响,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作者在第④段写旧边区银行有何用意?
    11.这篇散文饱含作者丰富深邃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梨墨飘香
    ①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木活字印刷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堪称里程碑式的创造。星移斗转,它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踪影难觅。
    ②在几乎被遗忘百年之后,有研究者惊喜地发现,它其实一直默默然而执拗地存活着,在浙江瑞安的东源村一带。
    ③这个地方在东海的南端。湿润温热的气候,让这里的棠梨树生长得茂盛茁壮。春天,素净细碎的白色花朵散发出清淡的香气。它的木质坚硬且有韧性,用途之一,便是可以刻成一个个字模,用来印刷。
    ④这是一个故事最初的开头。这个开头伸展下去,在漫长的时间中滋长蔓延,便发育成为一个繁复庞杂的系统,有着巨大体量和众多头绪,需要用一座博物馆来存放和阐释。
    ⑤我此刻便是置身其中,在浙江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一个叫作“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地方。博物馆是一个器物辐辏的处所,各种实物与照片,散发出浓郁古旧的气息。尤其是那种专业类的博物馆,某个领域的知识和历史,被分门别类地浓缩在一定的空间内,在其间观看行走,会感到周身被它们的气息裹挟浸润,仿佛眼前的事物就是生活的全部。
    ⑥追溯史书的记载,自公元12世纪中期王祯发明出这种“巧便之法”二十年后,瑞安即将之用于印刷,迄今已历经七百多年。这里山高林深,历史上属于僻远闭塞之地,反而更易于避免一些人为的祸害。它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也因其无比珍贵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⑦在瑞安,木活字印刷的最通常的成果,或者说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是家族谱牒。传统中国是宗族社会,聚族而居,家族的繁衍成为社会延续的根本。因此,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也成了一种基本而普遍的规制。保持宗族血缘遗传的纯洁性,缅怀先人业绩和家族荣誉,厘清宗族纵横相传的体系,如此种种,都为修撰家谱提供了充足理由。大传统之外,还有一条特殊的理由。瑞安所属的温州及周边的浙东南、闽北区域居民祖上多从山西、河南一带迁来,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寻根问祖的需求,也进一步促成了谱牒编修在此地的盛行。
    ⑧修谱还只是开始。宗族在繁衍中不断增添新的辈分,分蘖出支派旁系,因此每隔一定的时间族谱还要续修,于是这一种被雅称为宗谱梓辑的行业也便延续下来。一种需求催生了一个产业。木活字印刷和谱牒梓辑手艺,自一开始便具有指向的鲜明性。想来当初应该会有不少人家从事这一职业,但蔚成大观并见诸史料记载的,当以东源村王氏家族为翘楚。梨墨的香气,终年弥漫于这一片土地之上。
    ⑨在展示馆里走动,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有一种特殊的、来自职业的亲切感,久违的记忆在眼前浮现。三十几年前,毕业分配到报社,头几年是当夜班编辑,隔壁就是排版车间,经常帮着组版师傅去拣铅字,两手沾染了乌黑的墨迹。那些字模,不但分成宋体、楷体、黑体等等,还有着字号大小的不同。而这里却只有一种老宋体,用它来印制家族宗谱,更能传递出庄重严肃的意味。
    ⑩离开展示馆时,得到一册《梨墨春秋——瑞安木活字印刷影像志》,晚上回到住处后,伏案静心浏览。匆促中留下的印象,一些浮泛的认知,经由此书得到了印证,也得到了深化。
    ⑪木活字印刷流程之复杂,令人咋舌。这里仅以最初的一道工序刻字为例,来说明这项工作对技艺的严苛要求。首先要用毛笔将要刻的字仔细地反写在平整的棠梨木字模上,然后用刻刀逐步把所有的横笔画刻好,接下来再刻竖笔画。刻字时必须静心运气,功到方能字成。字形刻好后,再将空白的边角全部挖去,这样一个反写的字就凸现在木模上了。一天最多也就能刻出七八十个字。一个家族的历史,就是通过这些印在宣纸上的字得到记载,而一位刻字者,也是在这种漫长而单调的劳作中,渐渐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⑫画册中介绍的近百位从业人员,基本上涵盖了木活字印刷的所有环节。他们年龄相貌各异,但一概都是埋头劳作的样子,目光笃定,表情凝重。偶或有人面向镜头,反而显出有一丝局促和羞涩。经年累月的静默,是为了把手中本领拾掇得越来越精湛。这种技艺要求的是耐心和细致,来不得一点的敷衍和草率。近年来“工匠精神”被屡屡提及,它的精髓所在,正可以从这些艺人们的神情姿态中寻得答案。抵抗匆忙,躲避喧嚣,将心血仔细地灌注进去,技艺才能够获得坚实长久的生命。
    ⑬从画册中,我认出一位名叫吴魁兆的谱师,思绪又回到上午的展示馆现场。在参观即将结束时,临近出口处有现场的演示。主人让每个人说几个字,随便什么,四个字或八个字,报给这位吴师傅。他转身到旁边的字盒里,很快地挑拣出这些字,放进台面上黑色的印板中,用棕刷在上面均匀地刷上一层墨,覆上宣纸,来回刷动,再揭起宣纸,一张木活字印刷品就出现在眼前。整个过程娴熟流畅。自始至终,这位师傅神情颇为严肃,不苟言笑。或许个性使然,但我愿意相信,也有一份来自这一种沉默的劳动的沾溉。微蹙的眉头下那副专注的目光,仿佛证实这一点。
    ⑭一张张精致的印刷品,被同行者们欢喜地拿在手里,欣赏赞叹,又精心叠好收存起来。轮到我了,念出八个字——抱朴见素,守静致笃。我觉得,它们最能够描绘这种技艺的属性,也最能够表达我对这些身怀长技的匠人们的敬佩!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其实一直默默然而执拗地存活着                  执拗:固执
    B.博物馆是一个器物辐辏的处所                         辐辏:聚集
    C.分蘖出支派旁系                                             分蘖:分离
    D.是为了把手中本领拾掇得越来越精湛               拾掇:锤炼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活字印刷是古代印刷术的重要内容,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B.木活字只有单一字体的字模,远不如现代印刷有众多字体和字号的字模,透出作者对此的遗憾。
    C.漫长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实物与照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是建立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基础。
    D.文章叙述作者参观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过程和感受,表达了对传承传统技艺的工匠的敬佩之情。
    14.木活字印刷术在浙江瑞安能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概括。
    15.文章第⑩段提到“得到一册《梨墨春秋——瑞安木活字印刷影像志》”,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记忆
    ①“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二日”。现在已到年终岁尾,随着冬至临门,下雪、降温,冬天的气候肆虐着人们。早晨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十度,地上的雪没有化,已经结成了冰;走起路来很滑,一不小心还会溜倒跌伤。冷、冰、冻成为当下气候的特色。这气候又一次验证了谚语的正确。以大雪为标志,冬天开始发威,一个“冷”字会陪伴人们走进严寒。看着前几天未化的雪、结起的冰,小时候冬天的记忆又从心底泛起,隔着时空的季节相望,寒冷又找到了寒冷,更有那涌动的亲情。
    ②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寒冷,最严寒的时候气温要达到零下十几度,记得那时的雪下得很厚,白茫茫的一片雪盖住了麦苗,覆盖屋面、山坡,一时难以融化。屋椽上的冰柱长短参差不齐,长的要达一米多。我和小伙伴一起嬉戏,用手够到的就直接掰下,够不到就用棍子打下,掰一块冰就往嘴里填,像现在吃冰糕一样吃起来。大人看见要批评,主要怕凉着,肚子疼。家庭御寒就是在屋里生个炉子,哪有现在的暖气一说。炉子垒好后,里外是用黄泥抹起来,炉子里面的黄泥还要多掺一些麦穰抹齐,外面的也就是炉台少放麦穰,用水抹光滑。炉圈是大、中、小三个套在一起,要把大的炉圈固定在炉口;中的和小的是移动的,可根据用火的情况,随时拿开或盖上。还要另外配备一个炉钩子,就是盖上与揭开炉盖时用的。那时用的还是泥瓷烟囱,一节一节的要扣起来,一直顺到窗户的外面,烟囱口上还要套上一个弯脖,怕刮风使烟倒灌。烟囱的接头处要用泥抹严,要不,出烟不顺畅时接头处往外冒烟,弄得屋里会很呛。屋里的门、前后墙的窗户,用白色的毛头纸糊起来,一边还留下一个可以卷上卷下的小口,屋里屋外可以通气。
    ③那时家里的水缸放在屋的外间,到了“三九”严寒日,水缸里的水也上冻了。舀水做饭的时候,得先用水瓢把上面的这一层冰捣开,才能顺畅地舀满水。我与大妹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里外间的房子,我们住在里间。生火、看炉子,都是奶奶代劳。她老人家早上早早地就起床,生火、烧水、做饭。我们两个还在梦乡。有时早上醒了,因天气冷,也不想起,躺在被窝里,听到外面的北风嗖嗖地刮着,窗户上糊的毛头纸被刮的一会儿鼓到外面,一会儿鼓到里面,有缝隙的地方还发出吱吱的响声,像一个人在吹口哨。这时,往往看到爷爷已经从附近的煤矿倒出的炉渣中捡回了一筐乏炭。他的嘴里吐着热气,头上戴着一个能遮住耳朵的棉帽。那时小孩穿的棉裤、棉袄,是直接上身的,奶奶怕凉着我们,在起床穿衣服时,她老人家把我们的棉裤、棉袄里子朝外,放到火上烤烤。烤热了,才让我们穿上。并把烧好的热水倒在脸盆里,让我们洗脸。
    ④一天里吃饭的时候,是火最旺的时候。奶奶把菜做好后,开始用旺火烤煎饼。拿过放在外屋冰凉的煎饼,一个个放在火上烤,烤出一排排的麻点,黄黄的。奶奶娴熟地烤着正面,再反过来烤另一面,等到烤均匀了,煎饼也就热了,泛起一阵玉米的芳香,刚好吃。这时奶奶再把烤好的煎饼一个个叠起来,递到我们的手里,让小孩大人先吃,她老人家最后一个吃。当时对这些沾满亲情的沐浴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只是被一个玩心主导。现在想来,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点点滴滴,看火、做饭、烤煎饼、捡炉渣、烤衣服,烧水,是家务、是亲情、是付出与呵护,是人生亲情链条中丰厚、温馨的一环,更是老人的一种风范与传承。
    ⑤凡人俗事,我们都行走于凡尘间。往事已过,冬日在人世间重复着,没有变的还是一个“冷”字,可生命历程中这些充满亲情、微小的光芒依然滋润着我的心田,并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印记中的物件虽都成为历史,可往事却仿佛历历在目,可想而知,老人们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才能为他们的儿孙取得温暖、做出可口的饭菜。是老人的担当、吃苦、忘我,才赢得了儿孙生活的幸福。这血脉的情令人无法忘记,今天依然在冬日里闪耀。
    (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谚语大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文中的“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二日”,就是一条关于大雪节气的谚语,自此之后,天气会更加寒冷。
    B.作者小时候的生活“沾满亲情的沐浴”,但那时作者只是被一个玩心主导,无暇去体会这一切,现在想起来内心充满了歉疚与悔恨。
    C.文章通过多处生活细节描写,展现了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疼爱,但比较而言,奶奶的形象塑造的更为真切,也更加丰满。
    D.文章结尾作者感悟到“这血脉的情令人无法忘记,今天依然在冬日里闪耀”,既强化了文章主题,又照应了文章开头。
    E.本文用优美凝练的语言,瑰丽绚烂的想象,再现小时候严寒来临时那多姿多彩的冬日生活,描写生动逼真,叙事蕴含真情。
    17.结合文意,说说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隔着时空的季节相望,寒冷又找到了寒冷,更有那涌动的亲情。
    18.文章第②段,作者用大量笔墨,详细描写了家里的炉火、烟囱、门窗,有何用意?
    19.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奶奶”具有怎样的“老人的一种风范与传承”?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乡儒们的理想家园
    费振钟
    ①有一小批特殊的人群,他们被叫做乡儒。乡儒们生活在他们的理想中,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了一个理想家园。
    ②乡儒们的理想家园,是依托着一条古老的江。在江水缓缓流过的山弯,有一座村落,村落隐蔽在高高的寨墙和参天古木之中,村落外面是平展肥沃的土地,土地上夏天是金黄色的麦子,秋天是金黄色的稻谷,再远处是绵绵不断的青山,青山把土地和村落都亲密地拥在他的怀抱里。
    ③乡儒们的理想家园,是村落里一条长长的青石街。青石街上家家是精工细作的门楼,门楼通向深深的庭院,庭院是精心设计过的,漏墙、花窗、回廊、画栋与飞檐,古典而华丽。正午的阳光,从高处照落,庭院静谧无声,只有挂在廊檐下笼子里的黄莺一声嘹亮的长啼,穿破庭院,惊醒了它沉静的午梦。
    ④乡儒们的理想家园,是一座小庭院里一间宽敞的书房。书房的窗前是一池清水几片山石,倚着山石的是两三丛芭蕉,芭蕉的长叶掩映着砖砌的小径,小径上是斑斑点点的苔痕。书房里的匾额题写着“耕为本务读可荣身”八个字。八个字记录了几十代人不变的信仰,信仰就像书房外的芭蕉叶,永远庇护着一片精神的绿阴。
    ⑤乡儒们的理想家园,就在这片绿阴之下,朝夕面朝书架上一匣一匣古书,读经、读史、读诗赋。他们的吟诵之声,传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因为这读书声而儒风飘飘。
    ⑥乡儒们就是在这样的理想家园里生存的人。可你不要简单地以为他们是什么文人,他们身为农家,前几天还在土地上耕种,刚刚放下犁耙和锄柄,手上的老茧依旧。但是他们现在却坐在书房里,打开发黄的书本,沉浸到诗云子曰中。显然,这些从土地回到书房的乡儒们,在读书和种庄稼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他们通过土地上耐心而勤勉的劳作自给自足,但他们是一些有理想的农夫,他们知道温饱富足,知道这是生存的根本,他们更知道温饱富足之后,读书能够给予生活另外一种趣味。什么是“荣身”?乡儒们会告诉他们自己,“荣身”,并非仅仅让自己荣耀,而是要在平常的日子上开放出一朵生活之花,从而活得有光彩有精神。这些在乡村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的乡儒,就是用这样的理念,使自己既不同于一般农夫,也不同于一般文人。
    ⑦那么乡儒们的理念究竟源于什么时候来自哪儿?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追问这些居住在千年村落里的乡儒的来历。要说千年之前,他们的身份正是文人。那时他们住北方,以读书为务,除了读书之外,不关心其他,可是有一天北方爆发了战乱,铁蹄之下,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这些一无所能的文人,面对死亡和饥饿,想不出任何自救的办法,最后选择了向南方迁徙。他们一路逃跑,饱尝饥饿的痛苦,这才明白,原来读书并不能当饱,他们比种田人更加缺乏生存的能力。后来,他们在南方找到一处有山有水有土地的地方安身下来,于是下决心当农民养活自己。这样,他们终于脱下长衫,改换了单纯的文人角色,用另一种面目过另一种生活。江南真是好地方,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这批新式农夫很快就丰衣足食起来。虽然米要自己舂、面要自己磨,布要自己织,衣要自己缝,各种生活器具都要自己制作,但他们为生存的幸运而心满意足。当然,接下来,他们又开始在自己的庭院里,紧挨着存放各种农具的屋子,重建书房。他们认真安排了书案和笔砚,他们的书架和书匣是用红木、杉木这些木材做成的,为的是可以留传后代;他们步行几百里走出山谷到城市购买书籍,然后用这些书籍来安顿他们日常中所有的闲余时间。
    ⑧一切都准备好了。秋天的粮食已经归仓,打谷场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土地犁过了,麦子播种了,牛也进了牛棚安闲咀嚼着草料等待冬天,这时候,读书的季节来到了。乡儒们要在这个季节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后诗书聚会。夜晚,月也明,风也清,乡儒们手执书卷,相约来到村庄里的某座大书斋。书斋里灯火明亮,茶泡好了,纸、笔备好了,他们在这里谈诗论文,每个人都斯斯文文,每个人都像饱学之士,每个人都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诗书的看法,然后每个人都以同样的神情表达他们对诗书共同的虔信。乡儒们秋天的书会,也许会持续好几个晚上,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的夜晚,他们用这种形式庆祝劳作结束并开始一年之中的精神生活。由于这样的书会没有功利目的,完全是乡儒们的自然需求,因而他们的快乐是真诚的,他们将以如此真诚的快乐度过一个冬天的书房的生活。然后,赶着他们的耕牛,再次走向春天的土地。
    ⑨乡儒们的理想家园,是曾经收藏起来的江南旧影。假如你还能够在那条古老的江边,在江边的那个村庄外的青草地,看到一个放牛的孩子躺在牛背上,而牛角上挂着一卷书,那么你就跟着牧童慢慢走去,或许你就可以找到它的踪影了。
    20.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门楼通向深深的庭院,庭院是精心设计过的”运用顶真修辞,前后两句首尾相连,形成了上递下接、环环相扣的表达效果,凸显了乡儒们独特的生活趣味。
    B.“那时他们住北方,以读书为务”,是指乡儒的祖先原是生活在北方的文人,这些人把读书当作安身立命的要务,除了读书,他们不关心农家的春耕秋收。
    C.“赶着他们的耕牛,再次走向春天的土地”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图景,生动表现了乡儒们既像文人一样追求精神生活,又像农夫一样年复一年勤勉耕作。
    D.“或许你就可以找到它的踪影了”,这句话中“它的踪影”是指在当代江南农村几乎消失的景象:村外一个放牛的孩子躺在水牛背上,牛角上挂着一卷书。
    21.乡儒们的理想家园是什么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2.第四段中,乡儒们在书房匾额上题写的“耕为本务读可荣身”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将一面与梅花
    ①清代诗人何钱,所留诗作不多,但有一首《普和看梅云》,值得点赞。
    酒沽林外野人家,
    霁日当檐独树斜。
    小几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②年轻时候读到它,心有感动。但还是未能记住,很快便忘掉了。后来,偶然读到漫画大家李子恺先生的两幅漫画,印象便深刻起来。一幅叫:“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另一幅叫:“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桃花。”第二幅将梅花改作桃花,文字动了一个,画面景致有所不同。第一幅画中,修竹茅舍在后,平阔野地屋前。东篱之下,摆一小几,三个好友环几而坐,留出一面,邀来一树梅花。第二幅画中,松柳茅舍后,峦岩小屋前,还有兰花几株在石上,空留那一面,是一树桃花。人仨花一,围坐举杯,相聚甚欢。
    ③与梅桃同醉,是古人常有的生活趣味,现代人恐怕学不来,因为我们生活得太过现实。人称自己是万物之灵,即如斯,就该与万物心灵融合,相敬如初。我们的古人“留将一面与梅花”,与梅同吟同醉,是自然而然的事。此乃人心丰富美好的一面,喜爱自然,包容万物,是人类该有的情怀。
    ④我们的古人,尤其文人墨客,对花木的眷恋之情是有史可查的。他们亲近花木,呵护花木。将它们视为亲朋或知己。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两例尤其特别,唐人白居易竟至“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而宋代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未娶,人称“梅妻鹤子”。他有一首《山园小梅》,赞赏梅花,别出xīn(     )裁:“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如此看来,清人何钱“留将一面与梅花”,是情理之中的事。与花木说真话、动真情,只有回报,而无风险。特别事在遭遇烦恼、心生苦闷时,走进大山大野,与大自然对话,让山川草木来洗涤精神,是心灵得以畅明的有效途径。
    ⑤心灵交流,往往需要宁静与悟性。你瞧:茅舍、松柳、青竹、幽兰,正在吐蕊的梅花,高蓝的天空,墨绿的大野,原木的陋几,新茗与家酿的老酒,菜疏是屋外所植的新品,还有雅士,以及他们珠玑的谈吐。这比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生存状态,来得健朗,来得高雅,来得痛快淋漓。如今世界,旅游业盛兴,人们扶老xié(     )幼,走出家门,亲临大山大水,究竟是为何?我想,主要是为了寻求心灵慰藉。山水花木慰人心,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⑥我在蒙古高原的杜尔伯特草原生活了近二十载,草原留给我的人生感悟与教诲是多方面的。她的辽阔与宁静,她的清新与温情,使我的心灵由幽暗变得敞亮。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yóu(     )新。有一年,正是草木葳蕤之时,我领命到巴颜红格尔草地去采风。蒙古包主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额吉。她在营地留守,伴随她的,是一顶蒙古包,一辆勒勒车,两头乳牛与它们的牛犊,一条牧羊犬,还有蒙古包旁盛开的三株莎日娜花(即山丹花)。额吉把三株莎日娜用羊砖围了起来,唯恐牧犬与牛犊将它们无意中踩踏了。而且时常去抚摸,浇水。有一天清早,我在晨梦中听到,额吉与谁在说话:”呼恒,翁达斯布?嚯若嘿!”她是说:闺女,渴了吧?可怜的。我以为,额吉的女儿回来了,赶紧披衣出门。不料,额吉正弯下腰,与那几株莎日娜花在说话,并在用钢壶为她们浇水。那一条牧羊犬,也蹲在一旁,静静地在听,似有感悟。较之“留将一面与梅花”,这一场景使我的心灵堂到更大的震撼和感动。我默默地站在那里,听见自己血液的流动声。在抬手抚摸自己的胸脯之时,两眼不由得潮湿起来。于是,这一蒙太奇般的镜头永远地留在了心灵深处。
    (取材于查干的同名文章)
    23.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慰藉                    ②年逾七旬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别出xīn裁             ②扶老xié幼             ③记忆yóu新
    (3)根据上下文,推测下面语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及他们珠玑的谈吐       ②正是草木葳蕤之时
    24.第⑥段说“较之‘留将一面与梅花’,这一场景使我的心灵受到更大的震和感动”。根据文意,概括回答“这一场景”使作者心灵“受到更大震撼和感动”的原因。
    25.《留将一面与梅花》中说,人走进自然,与万物对话,可洗涤精神、心灵畅明。其实,很多作家都表达过类似的感受。请阅读下面《我与地坛》中的文字,简要分析地坛是如何使史铁生的心灵得以“畅明”的。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者或者想事,揪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热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雨落槐花点地
    六七月,群芳谢尽,却正是北京槐花盛放的日子。往往一场骤雨过后,槐花打落一片,如筛过的黍米,细细簌簌、密密匝匝铺满一地,浅白、微绿、轻黄砌在一起,合着零星碎雨,透着清雅的香,实为盛夏北京一道胜景。
    说起槐树,人们往往会在前面缀上一个“老”字,这讲的不仅是情怀深,更直接的就是指年岁大,槐树生命力极强,根深蒂固,苍干虬枝,似乎掩藏着朝代更迭的密码。农谚有“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歇一歇”,说的是松柏虽能活千年,却不及槐树“歇一歇”的功夫。这是说槐树有“休眠”的特性,一旦树龄太老或者生理病变,就会通入“自我保护”状态,表面看枯死一样,但待时机成熟又会重萌新枝、举树芳华。因此,古槐不死,枯木逢春,向来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槐别名挺多,如金药材,六年香等,但民间叫得多的是“家槐”“老槐”“护屋树”。也许正是源于槐之“老”,槐之“旧”,槐之“大”,槐才成为人们内心家园故土当之无愧的象征,成为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共同图腾。槐者,怀也。人们立于高槐浓阴之下,举目四望,俯仰天地,不免逸兴遄飞,思接古今,神游万端,于是一股忠恭、慎远、望怀之情自然升腾。这时天和地、家与国、故乡与远方,悄然贯通联结为一体,实现了天地君亲师的统一。槐寄托太多,国人选择把槐树作为社树,甚至拜为神树,意蕴家族香火承继,社稷长治久安,其情结之重也就理所当然了。
    槐树高擎俊朗,伟岸壮硕,枝繁叶茂,荫盖广间,加之多植于北国,“凌凌可耐冬”,又多了坚韧不拔的个性,因而自古常被人们认为“有君子之风”。孔庆镕在《五柏抱槐》中就有赞誉:“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槐在北京,实乃一介具有磁化力的“清流”“雅秀”,纵然时风浮躁,但每每走到槐阴下,人心也自然安凉;即便胡同逼仄,但只要,有了高大盛槐,心境也自然高远。
    老北京有着悠久的植槐史,从幽燕至今,槐与北京如风雨伉俪,一伴千年。在老北京庭院中,总不乏那些上了年岁的老槐树的身影,而在北京街巷上,你要见到没有槐树的胡同更是极少。张恨水在《五月的北平》中描述“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北京人爱槐、敬槐、种槐,槐之于京,实为储存于历史和人心中的一份特有“资产”,正如梧桐之于金陵,凤凰木之于南粤,已经成为古都北京千年风雅薪火相传的“活化石”与历史符号。
    老槐树下是生活。“一树繁阴澹古姿,秋来黄叶点阶墀,月明贪玩疏疏影,坐到露凉人睡时。”每逢得暑,夏雨初歇,当微风拂过,槐花落英缤纷的时候,街头巷尾、胡同深处、朝暮之间,总能生出北京人对过往最温暖的记忆。这时,人们纷纷溜出屋来,趿拉着拖鞋,晃摇着蒲扇,耷拉着白毛巾,一家人或邻友围在老槐树下听广播、侃大山、下象棋,或者吃西瓜、喝啤酒、撸烤串,那是最快意的事儿。此情此境,让人不禁想到宋人洪皓在《咏槐》中所描述的,“弛担披襟岸帻斜,庭阴雅称酌流霞,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
    身边一位北京长大的朋友说,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多半是姥爷在大槐树下讲的,现在斯人已去,对他而言,老槐树就是姥爷和自己的童年,过去日子清苦,人们就地取材,对槐树“无所不用其极”,春天采槐米,夏天吃槐花,酿槐花蜜。秋天收槐豆,晒药材,如果槐树枯死了,枝干又成为制作农具桌凳的材料。50年代闹饥荒,老人们甚至还把槐豆制成酱油和醋调剂生活。作为80后,我听罢顿觉口舌酸涩,然而说的人脸上,洋溢的分明却是芬芳……斗转星移,今非昔比,然而作为网评的“新燕京八景”之一,“呼童采槐花,落英满空庭”,“槐花满地无人扫,半在墙根印紫苔”,仍是当代北京人内心无法离舍的美好情愫,这是人们找寻“北京”的一条弥足珍贵的线索。
    槐树与胡同巷陌分不开,也就与市井民生分不开。槐下生活琐碎且认真,正如槐米一样朴素细密,也如槐花一样粲然芬芳,所有的平凡与珍重,都一一化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恩怨情仇里。从初春洋槐春讯,到盛夏国槐花开,再到秋凉槐黄子落,大半年的光景里,槐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不灭的希冀,无声的见证和长情的陪伴。
    槐不择水土,一旦扎下根,便与时光俱老。在北京千余年的历史沿革中,老槐树以生生不息的顽强以及对脚下大地的执着坚守,见证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演绎着时空流转……
    北京七月,繁华褪尽,月季将息。如果你在大街上见到那些缀满黄花的树,那就是国槐了。
    (取材于宁显福的同名文章)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夏儿女慎终追远的共同图腾          慎终追远:怀念故土先人。
    B.具有磁化力的“清流”“雅秀”       磁化力:感染力,影响力。
    C.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                 参差:纵横交错地排布。
    D.对槐树“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利用得非常充分。
    2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骤雨打落槐花满地之景,为全文创设了幽远而感伤的氛围。
    B.槐树生命力强,寄托深远,能唤起慎终追远之情,实为树中“君子”。
    C.槐树浑身都是宝,是北京人的好伙伴,因而成为“新燕京八景”之一。
    D.本文为读者更好地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珍重北京提供了视角和通道。
    28.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特点和效果。
    29.本文叙写了槐树的特点,种植情况,以及槐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反映出作者对北京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与感悟。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篇作品(体裁不限,不包括本文),谈谈文学作品中自然景物与作者审美感悟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⑤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取材于史铁生的同名散文)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坦荡:宽广而平坦
    B.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专心致志:用心专一,聚精会神
    C.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体贴
    D.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31.下列对文中词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划线的“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四个动词的使用,赋予地坛以主动性,仿佛这一切动作都是地坛有意为之。
    B.第④段中划线的“耗”字,表明作者在两条腿残废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无事可干,没有方向,只能煎熬地挨着时间、拖着生命。
    C.第⑤段中划线部分文字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想进入那几座殿堂、登上那座祭坛的愿望,及苦于双腿残废而不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D.第⑥段中划线部分文字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反复地写地坛中那些苍黑的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的姿态,任谁也不能改变它。
    32.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请结合选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答出作者笔下地坛景物的主要特点。
    (2)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请综观选文,在思考地坛与作者生活乃至生命的关系中从四个角度答出地坛之于作者是一处怎样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