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同步测试 >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周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这可以称之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 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 “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 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10分)
    A.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8分)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试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描写了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
    B.“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C.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D.“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并且这两个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7.请具体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1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客观科学地评论,营造开展文艺评论的良好氛围。“______”不是良好的批评生态,“一评就跳,一评就骂”更不是衡文论艺的正常氛围。批评的品格在于______。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说:“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真正的批评应当像镜子一般使作者的优点和缺点呈现出来,指示他正确的道路,又向读者指出应当赞美和不应当赞美的地方。评论家要成为作家艺术家的良师,也要成为诤友;既要有围炉夜话式的交流,______、心平气和的讨论,又要______、公道直言,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既不“棒杀”,也不“捧杀”,既不“乱骂”,也不“乱捧”。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当然,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乐于接受批评,待之以敬重之心。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8分)
    A.一团和气   实事求是   推心置腹   秉笔直书
    B.和颜悦色   适可而止   开诚布公   和盘托出
    C.和颜悦色   实事求是   开诚布公   秉笔直书
    D.一团和气   适可而止   推心置腹   和盘托出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乐于接受批评,以敬重之心待之。
    B.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乐于接受批评,待之以敬重之心。
    C.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
    D.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
    四、理解性默写(21分)
    1、《沁园春·长沙》中“              ,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3、《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
    。”
    4、《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              ,              ”。
    5、《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是:              ,              。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