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A B.“但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错误。“及后世”的书法扩展了范围。C.“在西方,历史理性不曾与道德理性发生关联”错误,表述绝对,曲解文意,混淆了时间。D.“便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错误,表述绝对。
2.D 选项偷换概念,把“同”与“异”偷换成“相似性”。
3. A A.大意是:“我小子不敢废弃天命。天帝嘉惠文王,振兴我们小小的周国。”“天命说”B.大意是:“不改变古法,是重蹈乱国的复辙;迎合民心,是放纵奸邪的行为。”C.大意是:“用武力来统治六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个诸侯国。”D.大意是:“汤武凭借武力,超越名分地位夺取权力,然后顺乎民意,推行各种安抚民心的措施,以守住胜利的成果。文武并用,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
4. 行为脉络为总分总,先说明什么是历史理性,再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说明它的起源(周武王时期产生“天命人心说,即道德理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遵循武王理念,相信天命人心的道德理性,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后来又出现自然理性,即五行(德)相胜说)、形成(汉代,把道德理性、自然理性等兼容在一起统一为历史理性),最后再总结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以时间为顺序,线索清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5. (1)确定历史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辨同异;(2)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3)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实事求是(3)不孤立研究,追求联系、普遍性的认识,层层深入,由特殊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6. C“运用了相似的修辞手法”错。
7. B “这也运用了夸张手法”错误,并非夸张,是实写人物的感受。
8. ①标兵的表层含义指某方面的精英,在文本中指飞机哥。
②而实际上其深刻含义是对飞机哥的讽刺,自以为的标兵行为,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③一方面,飞机哥的标兵行为也是双标行为,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④另一方面,通过描写飞机哥彰显了社会的人性的复杂性与扭曲性,讽刺虚伪人格。
9.①反讽直接性。文本二中的讽刺是直接性描述的,直接描写庸医误人,而文本一相对隐晦多以侧面描写。
②反讽强烈性。文本二的的白描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强讽刺意味,文本一则言语明快,多以明朗语言达到讽刺效果。
③反讽冷静性。文本二的粉刺并没有破口大骂,反而客观冷静,达到效果。文本一则运用大量场面描写,热闹中写反讽。
10. B
11. A “有黄帝、颛顼、帝喾、舜、禹”错误,“禹”不属于“五帝”。
12. D “孝惠帝欲建复道”错误,根据原文“乃作复道”,说明已经建好了。
13. (1)那些儒生难以与之攻取天下,却可以与之守护天下。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共同制定朝廷上的仪礼。
(2)等到高帝设置酒宴(款待宾客)时,看到张良招来的高士跟随太子进宫拜见,高帝于是再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了。
14.(1)叙说历史教训,说明易太子会招致政权不稳;(2)评价太子为人,说明太子适合做皇帝,不宜更换;(3)评说太后在夺取政权中的功劳,说明换太子对不起太后。(4)以死直谏,若皇上执意换太子,自己甘洒热血。
参考译文:
汉高帝五年,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越来越讨厌这类事情,就劝说皇帝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只怕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五帝时候的礼仪制度不同,三王时候的礼仪制度也各不相同。礼,是根据着不同时代的人情世态所制定的一套规矩准绳。孔子所说的‘夏朝、商朝、周朝的礼仪各有什么增损,我是知道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的各朝的礼仪不一样。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
汉高帝九年,高帝调叔孙通任太子太傅。汉高帝十二年,高帝打算让赵王刘如意代替太子,叔孙通向皇帝进谏规劝道:“从前,晋献公因为骊姬的原因废掉太子,立奚齐为太子,使晋国大乱几十年,被天下人耻笑。秦始皇因为没有早点确定扶苏当太子,让赵高能够用欺诈伎俩立胡亥为帝,结果使自己国家灭亡,这是陛下亲眼见到的事实。如今我们的太子忠厚孝顺,天下人全都知道;吕后又是和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奋斗过来的,您怎么能背弃她呢!陛下一定要废掉嫡长子而扶立小儿子,我宁愿先受一死,让我的一腔鲜血染红大地。”高帝说:“您算了吧,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皇帝于是再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了。叔孙通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天下就会震动;怎么能用天下来开玩笑呢!”高帝说:“好了,我听你的。” 等到高帝设置酒宴(款待宾客)时,看到张良招来的高士跟随太子进宫拜见,高帝于是再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了。
高帝去世,惠帝即位。孝惠帝对叔孙通说:“大臣们对朝拜、祭祀先帝陵墓和宗庙的礼仪还不会。”于是重新又让叔孙通为太常,让他去制定祭祀宗庙的仪法。此后又逐渐制定了汉朝诸多仪礼制度,这些都是叔孙通任太常时论定著录下来的。
汉孝惠帝要到东边的长乐宫去朝拜吕太后,有空就前往拜见,每次出行都要开路清道,禁止通行,很是烦扰别人,于是就修了一座天桥,正好建在未央宫武库的南面。叔孙通向孝惠帝报告请示工作,趁机请求悄悄地谈话说:“陛下怎么能擅自把天桥修建在每月从高寝送衣冠出游到高庙的通道上面呢?高庙是汉朝始祖的所在,怎么能让后代子孙登到宗庙通道的上面行走呢?”孝惠帝听了大为惊恐,说:“赶快毁掉它。”叔孙通说:“做君主的不能有错误的举动。现在已经建成了,百姓全知道这件事,如果又要毁掉这座天桥,那就是显露出您有错误的举动。希望陛下在渭水北面另立一座原样的的祠庙,把高帝衣冠在每月出游时送到那里,更要增多、增广宗庙,这是大孝的根本措施。”皇帝就下诏令让有关官吏另立一座祠庙。
15. C
16. 第一问:国家动乱是不幸的事,但对诗人来讲却是幸事;因为有了沧桑的内容,文章就会精彩动人。第二问:①外部环境影响诗人的阅历,进而影响诗歌内容和情感;②诗歌内容和情感决定作品的质量。
17.①.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③.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④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18. C
19. ①草木都极旺盛 ②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20. 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21. ①结构混乱,开头加“随着”,或将“的”去掉。②用词不当,“乐此不疲”应改为“情有独钟”。⑤缺少主语,开头加“两者”或“生鲜奶”。⑥语序不当,应改为“生鲜奶如果没有可靠的奶源,消毒处理不完善”。
22. 分区严格;②病房设计避免病毒外传;③污染处理严格。
23.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要求以“重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你的经历与感受。
材料是微电影《重逢》的主题曲中的几句。微电影《重逢》以2020年6月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而英勇牺牲的24岁的肖思远烈士为原型,讲述了在他牺牲后,他的奶奶辗转前去看望他的女朋友,并在回家的汽车上通过镜头的时空交错与他“重逢”的感人故事。镜头借着肖思远奔往边境支援战友的身影,依次带出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代又一代人穿过枪林弹雨的身影。本题意在设想当热血青年牺牲后,我们能穿越时空,与他们“重逢”,感受他们的热血、青春与理想等品质。
“每缕风都是你的亲吻,每条路上都和你重逢,你的远方是我的序章,请相信我会做得更好”“你的梦想握在我手掌,请相信我会做得更好”等歌词,表达了要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的寓意。中国百年来的每一次前行,都离不开时代青年的热血和奉献,假如真的有这样一条“逆着时光的川流”,让我们可以与峥嵘百年的时代青年“重逢”,我们怎么面对,怎么诉说?我们要向时代青年们表达敬意,阐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对于他们理想的继承和发扬。
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可以选择一位你崇敬的时代青年,设想与他重逢的情景;可以与他一起参加某次战斗或共同完成某次任务,与他对话,披露他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选择和行动之伟大。当然也可以写现实中自己遇到难以抉择的事件,想象与某个心目中的英雄重逢,写他如何劝说你,最后让你下定决心等等。总之,这次作文要选好人物,设定好“重逢”的情境,然后用人物的言行等展现人物高尚的人格,表达自己的崇敬,要继承他们的伟大精神,担起时代责任,继续奋勇前行。
立意:
1.与英雄“重逢”,展时代抱负。
2.缅怀革命先辈,致敬时代青年。
3.“重逢”筑梦想,共谱青春华章。
24.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要求以“回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你的经历与感受。
所给材料很有诗意和哲理,需要我们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把握命题意图。“星辰大海”象征我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而“最好的东西从来都在身边”则告诉我们,不要只顾前行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要懂得珍惜眼前的、身边的人或事物,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意身边的风景。其实人应当适当的“回眸”,凝望一下是否有些东西被我们遗忘了、丢掉了,如亲情、对平凡生活的珍惜等等,那么我们就把它捡拾回来,这样的人生才会饱满充实,不留遗憾;有时候“回眸”看看来时的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衷,这样更容易找到前行的方向,而不至于走错了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写成记叙文,每个人需要“回眸”的东西都不同,选择素材时不要贪多求全,选择一个对于你来说感悟最深意义最大的事件,强调其在人生历程中的重大意义即可。写作时,要交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回眸”,“回眸”看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总之,回眸的意义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从事件中获得哲理性的思考,对今后的人生有着警醒的意义,这才是回眸的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眸”不单单用眼睛,还必须用心灵体会。
立意:
1.回眸,感悟身边风景的美丽。
2.回眸需要勇气。
3.人生需要不断的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