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段玉裁注云:“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就主、客观两方面而言之。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简易言之,就是对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和对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
    从大量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殷人敬信鬼神,以为鬼神能主宰人的命运。据《尚书》记载,殷纣说过:“我生不有命在天。”殷纣以为他的王权来自天命,天命决定历史,其中没有任何理性可言。后来,周取代了殷,殷人赖以自恃的“天命”转移到了周人手中。而据《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代纣胜利以后,忧虑得夜晚连觉都睡不着,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武王深感不安的是,天命是如何转移的呢?它已经从殷人手中转移到周,但是会不会再发生转移,使自己由得而失呢?天命或王朝历史命运的转移,原来是既存在而又不可靠的。武王早在伐纣时还说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武王发现了一个道理:天命的背后原来就是人心,天命的变迁原来就是人心向背的转移。这是周人对于历史发展自身的理路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理性发现的开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除儒家基本仍守周公的理念外,道家、法家都不再相信天命,也不再相信人心。《老子》以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古往今来,人事变化,根本没有以天或圣人为代表的道德理性在起作用。“大道成,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知识的产生与进步是引起大伪的前题,这种“智”的进步,导致了道德本身的退步。于是,人之智日进,而人之德日退;历史进程既然与人之智俱进,那么历史进程就必然成为道德倒退之过程。于是,历史理性便与道德理性形成为一种反比的函数关系。法家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道德的状况呈每况愈下的趋势,所以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的方向互相矛盾。韩非同时认为,历史不可能倒退,时代已非竞于道德的古代,就必须改变古代的办法,如果还是走顺从民心的老路,那么就会促成奸邪横行。知道治国之道的明君,虽然违背民心也能作好自己的统治。这样就直接地提出了与天命人心说相对立的统治理论。当然,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
    稍后于孟子、商鞅的邹衍则认为,黄帝、禹、汤、文王分别因具有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称王,又分别崇尚黄、青、白、赤色,逐次相代,代火德者为水德。色尚黑。这就是五行相胜说。五种物质按其特性,一个战胜并取代另一个,其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自然的理性。不过,这样的自然理性虽然有其先后相代的历史顺序,但总不是历史理性的自身,而仅仅是一种比附,在本质上是没有根据的。但当其实,却十分流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方今水德之始。”
    到了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之所以能战胜六国及其后覆亡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民为国家及君主之本、之命、之功,与民为敌,迟早必亡。这样的论述与《尚书》里的天命人心说道理相通,而论证则更为明确透彻。不过,贾谊在强调道德理性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五德终始的说法。初建汉制时倡议“色尚黄,数用五”。贾谊提出以土德代替秦之水德,不仅符合以土克水的五行相胜规则,而且也是与他反对秦之暴戾刻薄(水德)的思想相符合的。贾谊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天命人心说的传统,重视道德理性的建立,同时又努力使这种道德理性和五行相胜说的历史理性尽可能地结合起来。这是汉代学者第一次使二者结合的努力。
    以上概述了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学和哲学都相当发达的古希腊还不曾发生过。在古代西方,历史不曾被作为理性来思考。在西方,历史之被真正地当作理性来思考,那是从意大利学者维柯所著的《新科学》开始的,到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里,逻辑或理性本身也都变成历史的了。这样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结合,则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理性产生过程中所不曾出现的。
    (选编自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材料二:
    刘家和先生认为,“有相同,才能比其异同,有相异,才能比其同异”;“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辨同异,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因而,同异正是历史的比较研究赖以实现的前提。
    历史比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坚定不移地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归根结底,“同”与“异”两方面因素在比较对象中的客观存在,乃是史学比较的前提和基础。刘先生坚持历史比较的目的是探求历史的真相,这就不仅需要运用比较以求其真,而且要对进行比较的历史材料进行考证以求其真。这既是他探讨“同”与“异”客观真实性的坚实基础,又彰显出其求真的学术高度。
    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刘先生一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以“入地求索”的方式深入探索以求其事实之真,然后再以“上天揽月”的豪情进入到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以获得更为普遍性的认识。在刘先生的研究中,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层层深入,由个案的比较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选编自王成军《比较史学何以成为可能——刘家和先生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初探》)
    1. 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引《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注,目的是解说“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引发读者兴趣。
    B. 五行相胜说只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比附,但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在西方,历史理性不曾与道德理性发生关联,而是以《新科学》为起点,与逻辑理性相结合。
    D. 借助已经考证求真的历史材料。运用建立在同异比较之上的方法论,便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武王为代表的周人重视“天命”而又有所怀疑;同时认识到,天命是不可靠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了解的。
    B. 老子“小国寡民”,使人“复归于朴”的理想,意味着道家认为了维护道德理性,应使历史理性反向而行。
    C. 按照五德相胜的说法,秦始皇认为周朝属火德,以秦代周。即以水克火,故秦制推崇黑色,提倡严刑峻法。
    D. 无论在相同历史时期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寻求比较对象间的相似性都是进行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关于历史理性的思考的一项是(   )
    A. 予(明公)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尚书·大诰》)
    B. 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韩非子·南面》)
    C. 振长策而御宇内,存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D. 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百子全书》)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刘家和先生如何进行比较史学研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标 兵
    陈虞航
    暖风吹过他的发梢,他笑了。
    那是两天前,高一的军训刚开始。说来也是十分奇怪,从来没有试过在寒冬军训,今年却打破了惯例。
    很快,军训开始了,这天的天气不算好,冷风呼啸,凉飕飕的,偌大的操场显得有几分萧瑟。“一、二,一、二……”大家在练习。
    不知何时,人群中的一个声音盖住了其他人的声音,那声音宛如冬天的萧瑟寒风一般,刺骨且呼啸。发声的人叫卢轩,大家习惯性地叫他“飞机哥。”
    至于为什么叫他飞机哥呢?根据传闻,那是在一次打牌的时候,一个同学手里握着三张七和三张十,飞机哥刚好洗完澡路过看到这一幕。指着那个同学的牌组大喊:“飞机,飞机。”于是,大家便给他起了飞机哥这个称号,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着实有几分好笑。
    回到军训场,飞机哥还在大喊,也许是他的喊叫声太大了吧!旁边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对他赞美有加。可飞机哥的眼神却显得不太友善,甚至有些许敌意,可正是这样,同学们的笑声更多了。
    结束第一天的训练,到了休息娱乐时间,军训的休息娱乐呢!肯定有些不一般吧,按照常理来说是要表演的,教官的要求不高,每班派一位同学。到了十三班,人群中开始起哄“飞机哥,飞机哥,飞机哥……”大家异口同声地呼喊着,情绪甚至感染了周围的同学,飞机哥的呼喊声越来越大,无奈之下,他登上舞台。
    音乐声还没响起,飞机哥事先登上了舞台,跳起了班舞。他迈起左脚,开始跳舞,在全场观众的声音之下,翩翩舞动,他站在台上,陶醉在自我的舞蹈中。随即,音乐声响起,他完全放飞自我,开始自由舞蹈,他模仿着街舞的样子,用不是很纯属的模仿跳出街舞,脚步随着音乐声舞动,宛如精灵一般。待到曲终人散,底下再次响起轰动,回到班里的他是那样开心,当然,同学们也很开心喊:“这,才是标兵该有的模样。”
    时光奔腾,如洪水般急促。军训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我们并不是很开心,教官又找理由折磨我们。我们蹲下,跳着切换双脚,一个口令二十个动作,教官管这叫做“啃死鸡”。我猜,教官是很好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吧,这都能想得出来。
    在一声声的口令下,我们早已疲惫不堪,可还有人的口令声如雷鸣般轰响,没错,是飞机哥。他一边做一边喊:“你们怎么不做,你们怎么能不做呢?”同学们似乎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没有搭理他。不久,全场只剩他的声音,冷风和他的声音和鸣,但风停了,他累了。
    这天中午,天空中依然没有出现太阳,我们因为不认真训练被教官留下来了,早已准备好逃离的飞机哥,拿着饭盒,摆好起跑的姿态开始狂奔,很快,他发现了异样。他失落地走出,面对尴尬,他一脸茫然地望着同学问:“我们还不能走吗?”同学叫他走,但故事的最后往往有惊喜,毕竟是十三班标兵啊,他还是不敢走。
    军训即将落下帷幕,下午我们在紧张地彩排。“往前走,往前走,不要停。”标兵大喊。听标兵之言,我们又瞄齐排面。蓦然回首,如织女牛郎相望隔一桥,后退,终于相望。飞机哥笑了笑说:“我没注意到。”同学们纷纷争论,下一秒他大喊:“不要讲话啊。”标兵一言,如军令,瞬间安静,有谁敢吵?
    我们会演很快结束,听读颁奖名单时,大家好似期盼着某些东西。很快,主持人读道:“十三班标兵卢轩……”听到这里,大家宛如抛弃了世界一般,没有听下去。瞬间,全场响起掌声,这时十三班的带队大喊:“十三班向标兵问好。”“标兵好。”这是大家从来没有过的异口同声。这一声,使全场轰鸣,大家一起齐声喊道:“飞机哥、飞机哥……”
    顷刻,萧瑟的寒风吹过,飞机哥笑了。他笑的那样开心、激动,“全场独醒我自醉,偌大天地我一人”。他的笑声与天空相接,连成光芒点点。紧接着,天空绽放出光芒,久违的阳光终于还是露面了。
    不久,暖风再次掠过他的发梢。在阳光下,他严肃地站着军姿,又笑了……
    文本二
    父亲的病(节选)
    鲁 迅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
    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
    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
    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写卢轩绰号由来的事件,通过写卢轩在上牌局的大喊大叫,侧面突出飞机哥大大咧咧,不经思考而说话出口的性格特点。
    B. 文本一中大家的笑声在全文中出现多次,表面上是对飞机哥的赞美,实际上是对飞机哥种种行为的嘲笑,以笑声侧面突出飞机哥的性格,而其此性格与刻舟求剑之人相似。
    C. 文本一中对飞机哥跳舞场面的描写与划线自然段对飞机哥微笑的描写运用了相似的修辞手法,将飞机哥的自我陶醉凸显得淋漓尽致。
    D. 文本二中陈莲河用的药:“原配的一对蟋蟀、平地木十株、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而人们还对他赞美,侧面写出人们与所谓名医巫医不分、迷信浅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运用环境描写,从开始的寒冷到暖风,正是飞机哥从被大家称为“标兵”到真正成为“标兵”的全过程,以环境凸显文章变化。
    B. 文本一中善于运用场面描写,从写“十三班呼喊飞机哥”到“全级人呼喊飞机哥”,这也运用了夸张手法,以此来描写飞机哥。
    C. 文本二中的陈莲河与文本一中的飞机哥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同时也都通过语言描写,从个人本身的话语中突出这些性格特点。
    D. 文本二中,文笔深沉隽永,是为了更好激发当时年代人民的思想,而文本一中文笔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简单明快,更符合现代文笔特点。
    8. 文本一的题目《标兵》具有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中的作者是鲁迅先生,请认真阅读文本二,并从中获取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华,从而对文本一进行评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原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高庙,汉太祖,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原陛下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
    B.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
    C.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
    D.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闲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帝,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有黄帝、颛顼、帝喾、舜、禹,被后世追尊为帝。
    B. 太子太傅,古官职名,即太子的老师;商周始置,汉沿置,秩二千石,职次于太常。
    C. 崩,驾崩,帝王之死:崩的等级最高,诸侯王妃子们死叫薨,再低一点的则叫殁。
    D. 有司,主管某部门官吏,泛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叔孙通通守变之道,及时制定朝廷仪礼。汉朝初建期间,群臣在朝廷上率性无礼,高帝担忧,叔孙通结合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定了新礼节。
    B. 叔孙通知稳定之理,力谏高帝不易太子。汉十二年,高帝打算让如意代替太子,叔孙通为维护政权稳定,进谏力阻,终于使高帝放弃了初衷。
    C. 叔孙通识宗法之体,受命制定宗庙仪法。孝惠帝即位,大臣们不熟悉先帝俊园和宗庙的仪礼,叔孙通受孝惠帝之命,制定了宗庙的仪礼法规。
    D. 叔孙通守为臣之本,阻止孝惠帝自筑复道。为出行方便,孝惠帝欲建复道因其在宗庙通道之上,叔孙通竭力阻止,最终孝惠帝只得作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2)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14. 叔孙通是从哪几个方面劝阻高帝放弃以如意易太子的打算的?请简要归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元遗山集①
    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②。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注]①元遗山,即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元之际的著名诗人。金时官至尚书右司员外郎,金亡不仕,致力辑存金代文献。②楚弓,喻指金代文献。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作者阅读元好问著作后的感想和评价,肯定了《元遗山集》成就。
    B. 诗人认为元好问曾经经历金元两朝易代之变,最终汇集两朝文献于一身。
    C. 颔联用典,写元好问虽未在元朝做官,但未能不食“周粟”,有损品节。
    D. 《元遗山集》中有借写故都的荒凉景象来打发亡国之悲的诗句,真切动人。
    16.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尾联分析作者的创作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杜甫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一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   ①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在昆明七八年,大家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的……有一位老兄似乎认为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②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时,他便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管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儿卖柿子的老太婆……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得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 “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 那样“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他算是一种感觉而已。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导读:语言的连贯性与归纳性是语文学习重要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面两组问题。
    第一组:
    ①“原生态”理念在食品领域的深入人心,②很多人对号称“纯天然”的生鲜奶乐此不疲。③生鲜奶以“现挤”为宣传点,强调更有营养。④其实,与经过加热杀菌的纯奶相比,⑤在营养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⑥生鲜奶如果消毒处理不完善,没有可靠的奶源,⑦很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过高,危害人体,⑧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⑨所以最好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
    21. 上述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找出(只写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第二组:
    火神山医院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22. 上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四、作文(60分)
    从下面文题中选一组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3.“每缕风都是你的亲吻,每条路上都和你重逢。你的远方是我的序章,请相信我会继续奔跑;每阵雨都是你的青春,每条路上都和你重逢,你的梦想握在我手掌,请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微电影《重逢》主题曲)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重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你的经历与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4.我们常说征途是星辰大海,也曾为了心中的大海而不顾一切。可是走遍了人间,才发现最好的东西从来都在身边。将追求的东西放在心间,我们蓦然回首,好让梦回故土……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回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抒写你的经历与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