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一政治教案:税收知识点(8)


    ◎如何强化和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这是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前提。①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将各单位暂行条例或规定适时地上升为国家法律,并不断完善其他法律和税法法律的相关配套,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税收法律体系。②加强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和征管手段的转变,实行"以计算机为依托,集中征管,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③不断优化税制结构,提高所得税在税制结构中的地位,切实推行"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清理各种收费,坚决制止"三滥",将具有税收特性的费改为地方税,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使纳税人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有资金向国家纳税,从而为切实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创造条件。
    强化和改善税法宣教,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①改变过去税法宣传只注重公民纳税义务,而忽视对公民应有权力的宣传,在进行税法宣教时既要宣传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还要告诉公民他们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因为纳税义务只是单方面约束纳税人的行为规范,它很难规范税务机关的行为,也就难以真正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而且,从法理上讲,义务和权利是相对应的,没有义务的权利是虚幻的独裁专权,同时没有权利的义务也是空洞的强词夺理,难以让人心服口服。②将税法教育纳入公民的基本教育中。尽管在1997年我国已规定把税法知识写入中小学教科书中,但是很不够。我们要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开设税法知识课程,让这些"潜在的纳税人"在走向社会之前便能树立起一种强烈的纳税意识;其次在普法宣传中一定要将税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长久地进行宣传;对企业法人,各级税务机关或委托中介组织强制性地要求每年利用一定时间进行税法知识的培训教育,否则企业不能通过工商年检。③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工青妇组织、新闻单位、影视艺术等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协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税法宣教。同时,在进行税法宣教时,要经常利用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使公民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后,尽快掌握税法知识,避免生硬的宣读税法条文。近几年,税务部门把每年的4月份作为税收宣传月,这是一大进步,但只是搞一些街头咨询、散发材料、张贴标语等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如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写、税款如何缴纳,违反税法将受到如何的处罚等,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宣传方法。所以,税法宣传要讲究实效,不能只刮风,不下雨。④要充分发挥名人和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名人和领导历来是公众注目的焦点。我国公民不能自觉纳税申报,除了狭隘的个人利益作祟外,与名人和领导的示范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基层干部及社会名人,都实行收入公开制,自觉按时足额地缴税,增加其纳税的透明度,就会消除公民在纳税上的心理误区,让持怀疑态度的公民心悦诚服,从而较快地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论,转变公民纳税观念。在税收理论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税收"利益交换论"。"利益交换论"认为,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国家提供的利益而付出的一种代价,税收征纳关系是一种义务和权利的相互交换,从而使公民从抽象的为国纳税的观念转变为自己要纳税的观念上来,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当然,也应看到其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经济利益上的等价交换,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宣传上的理论工具,以弥补我国税收理论依据上的不足。
    与此同时,应加快纳税人服务体系的建立。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纳税人服务体系,既是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基础,也是增强公民纳税意识的有效手段,因为纳税人服务体系是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的,是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权责利相对应的税收征管体系。这样,公民意识到税务机关是为自己服务的,他们既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为自己提供各种服务,公民在缴税的同时,享受到了应有的权利,自然就会和税务机关协调一致,从而使严格依法纳税成为公民的自觉要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