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解析】B.“主要原因是……”错误,原文“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强调主要原因。故选B。
2.B。【解析】A项,说法绝对,由原文“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可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说法错误。C.“当前的诗歌”扩大范围,错;“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错,材料二说的是“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D.“二者同等重要”错,由材料二“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可知,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比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重要。
3.A。【解析】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强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B.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C.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方面的变化。D.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
4.①举例论证,以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为例论证诗歌创作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②引用论证,引用朗吉弩斯的话,“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③对比论证,通过“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对比,论证“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任答两点,并结合文本分析可得4分)
5.①该诗用大量呼告“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具有呐喊型的崇高美。②该诗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具有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和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每一点2分,共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根据题干要求,需要分析本诗崇高美的体现。文中说“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据此分析本诗可知,“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等,具有呐喊型的崇高美。文中说“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据此分析,本诗“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具有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和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
6.C。【解析】“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
7.C。【解析】“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
8.(1)运用细节描写,细致描写了小伙子捡钱的整个过程。瞄准目标的踱步,装模作样地掩饰,动作麻利地捡钱,充分显示了小伙子内心的兴奋与紧张。(答“动作描写”,结合动词分析也可)(答对手法一分,赏析两分)(2)动作、语言描写,一“抬”一“踩”一“叹”,将理发师傅的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答对手法一分,赏析两分)
9.①表层含义: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深层含义:指理发师傅的言行像清风荡涤了小伙子的心灵,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③主旨义: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这样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答对一点两分)
10.D.
11.B.【解析】“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
12.A.【解析】“危急关头,赵国多次写信,接连派使者到魏国,魏王才派晋鄙带兵攻赵”错误,魏王派兵是在平原君“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的情况下,“接连派使者”,是在派兵之后。
13.【答案】(1)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着急表现在哪里呢?(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救”动词作名词1分,“安在”句式1分,“急”1分,句意1分。)(2)(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用处)呢?(“譬若”1分,“馁”1分,“何功之有哉”句式1分,句意1分)
14.①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救赵国,受到威胁后,立即派人制止晋鄙,持观望态度。②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出兵,无果后,决计不单独生存,想要带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
【参考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长平的军队,又进兵包围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朝夕之间将可攻下,诸侯(有)敢于援救(赵国)的,(待我)拿下赵国之后,一定调动军队先去攻打他。”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名义上是援救赵国,实际上是观望双方(的形势)。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前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赵胜(我)自愿地攀附(公子)并结为婚姻的原因,是(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节义,是能够解救他人的危难的。现在邯郸城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归服秦国,难道不怜惜你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他的宾客有辩才的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怕秦国,终究没有听公子(的劝谏)。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说服魏王,决计(自己)不单独生存而让赵国灭亡,于是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车骑,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
(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生,把想同秦军去拼死的情况详细告诉(了侯生)。然后,(与侯生)诀别而起程,侯生说:“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随从(前往)。”公子走了几里路,心中很不舒服,想道:“我用来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死难,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难道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于是又带领车骑返回,询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又说:“公子喜欢士人,名声传遍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然而公子对待我很优厚,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返回的。”公子连拜两拜,于是请教(侯生)。侯生才屏退众人悄悄地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有能力盗取兵符。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立意报仇已经三年,从魏王以下都想为她父亲报仇,没有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此事),公子派门客斩掉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为公子去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如果公子开口,请求如姬(相助),如姬必定许诺,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向北援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劳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15.D。【解析】“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错误。这首诗没有具体的描写采桑劳动的情景,“桑者闲闲兮”“桑者泄泄兮”是采桑姑娘的劳动心情。
16.①运用叠词表现快乐。“闲闲”“泄泄”,节奏明快,写出了采桑姑娘的轻松欢乐。②运用语气词“兮”,使全诗舒缓而轻松。这“兮”字里,包含了紧张的劳动结束后轻松而舒缓的喘息,也包含了面对一天的劳动成果满意而愉快的感叹。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以轻松的旋律,表达愉悦的心情。(每点2分)【解析】要审清题干要求,“如何艺术地表现'桑者'之乐”,其实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找到最能表现“桑者”之乐的词句,分析其所用手法即可。
17.(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8.①息息相关(休戚相关,休戚与共)②风云变幻(瞬息万变,波谲云诡,云谲波诡)③保驾护航
19.B.【解析】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国”比作“根”“本”,将“香港发展”暗比“叶”“枝”,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一国”对于“香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A.互文、借代。B.比喻。C.拟人。D.夸张。
20.从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从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到开通港珠澳大桥
21.①每逢“村BA”开打;②都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③既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
22.①化用国际通用的知名篮球赛事的简称,体现乡村篮球赛事巨大的社会影响;②在简称前冠以“村”字,点明了篮球赛的“乡土”属性,与后文国际化的“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连用,构成强烈反差,具有幽默效果。(答一点,2分;答两点,5分。)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用名言用比喻的手法指出青春的朝气;第二部分列举三类青年的例子,关键词句是“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追逐科技强国的梦想”“打破世界纪录”,这些青年分别从国防、科技和国家荣誉的角度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内容的概括升华,关键词是“担当”“尽责”“历练”“成长”“时代”“青春”。不难发现,材料中“青春”多次出现,为核心关键词。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核心关键词“青春”,从“怎么样”的角度构思,即青春应是怎样的?然后在文中融入“担当”“尽责”“时代”“爱国”等内容。根据“联系实际”的要求,联系个人实际或时代特点展开论述。【立意】1.青春,就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2.青春,要怀爱国梦想,不负时代。3.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
【例文】
做“有样”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的青春回忆。”作为年轻人队伍中的一员,在一生中只有一次的青春时光里,更应加倍珍惜、好好把握,不忘来时路、永追心中梦、常担大使命,努力做一个“有样”青年。
做有“奋斗样”青年,树牢理想信仰坚。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探险队穿越沙漠,在极度缺水的境遇下,队长腰间那个“穿越沙漠才能喝”的水壶,成为支撑着大家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最后水壶里流淌出的虽是沙子,却足以证明只要信念坚定,干枯的沙子有时也能变成“清冽的泉水”。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都在告诉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都在指引我们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无数优秀前辈们年轻时走过的路,那一个个信念、信仰、信心坚定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报效祖国、建设家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做有“拼搏样”青年,矢志奋斗勇向前。时代呼唤担当,拼搏成就未来。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唯有奋斗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才能永葆青春的朝气。少年时的毛泽东勤奋苦读,被同学送外号“省先生”,自己提前把很多书都学会了,省得先生“点”。周恩来年少时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并身体力行之,得到“有志者,当效周生”的高度评价。他们用自己走过的“路”,诠释着拼搏的真正内涵。“拼搏样”不能只挂在嘴边,更应落于行动之中,体现在每一次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中,体现在主动投身到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以青春之姿展现新作为,离不开勇挑重担,勇斗风险,勇克难关,离不开到时代前沿见风雨,到创业高峰见彩虹。
做有“奉献样”青年,勤学笃行重实践。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全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各条战线中,都有青年们奉献的样子,努力的背影。在脱贫攻坚战中,有黄文秀、张小娟,一个个深深刻进老乡心里的名字,用生命践行奉献与担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个90后、00后“最美逆行”,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展现新形象。正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年人,要珍惜时光、把握机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进而形成良好习惯,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夯实理论基本功,切实提升专业素养,为学以致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实践锻炼,永葆为民初心,常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苦干实干,坚毅笃行。
壮丽的事业召唤青春力量,伟大的时代成就青春梦想。如今,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唯有努力做“有样”青年,才能在树牢理想中激情奋斗,在矢志奋斗中顽强拼搏,在勤学笃行中敬业奉献,让整个青春充实,温暖,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