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答案
1. 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错误,由原文“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可知,意象的组合不仅有并置式和辐射式,本项以偏概全。
2. 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本文引用陆机《文赋》句,是为了论证《沁园春•长沙》一词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错误,由原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可知,是为了论证《沁园春•长沙》一词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3. 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为内容丰富,所以气势磅礴”错误,由原文“《沁园春·长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可知,关联词使用错误。“因为……所以”应为“不仅……而且”。
B.“取决于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具有生机勃勃的特征”错误,由原文“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可知选项因果倒置,是立意积极向上,所以选用并刻画了这些意象。
C.“诗人只有将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才能传达思想感情”错误。由原文“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可知,是“往往……”,不是“只有……才……”,选项表述绝对。
4. 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5. 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标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6. ①细节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
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7. C【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也”“之”“然后”“矣”“则”。本句中还可以注意一些名词,如“他日”“朝廷”“天下之士”等。
8. D【8题详解】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D项,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9. A【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A项,苏轼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游学四方。
10.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汝”,你;“为”,成为;“顾”,就不能、难道。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 ,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 经过砥柱的险处 ,衙前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官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11. 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错误。诗歌中“南浦清江万里桥”应是近景,“西山白雪三城戍”应是远景。
12.①感时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②思念诸弟之情: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牵挂不已。
③孤独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13(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3)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14. D【解析】
A.“登高自卑”,做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语境中指获得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努力逐步走向成功,因此符合语境。
B.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语境指毛泽东同志的分析写的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使用正确。
C.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语境强调谨慎周全考虑,使用正确。
D.霞蔚云蒸:形容景物灿烂绚丽。语境修饰的是“舞台表演”,对象误用,使用错误。
16.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中阐释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在为实现理想而释放激情,今天的青年也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材料表面意思上(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识,同时暗含三个时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无悔的青春和辉煌的人生。作文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
议论文,只要围绕青春的责任和使命来写都可以。如从祖辈、父辈的背景入手,引出当下的青春的意义,“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于学会承担”, 然后围绕“生命的觉醒”,谈当下青年人的责任、 担当、人格觉醒, 最后提出“积极价值观”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