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辅导 >

初中物理答题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22-08-01 上海物理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审题注意事项
    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
    总体来讲应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1). 回忆法:根据所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我们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程度。
    (2)观察法: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或技巧性的填写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4) 分析法:根据题目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5)对比法: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互关系得出结论。
    (6). 剔除法:对题中列的可能答案逐一进行辨析,先淘汰错误答案,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7). 心算法:常用来解答一些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义、定理和定律的简单习题。
    (8). 比例法: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的方法解题。
    (9). 图象法:根据题意作图,利用物理图象找出正确答案。
    (10). 估算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有关的常量或近似量,然后进行合理的估算。
    (三)简答题的解法
    1 演绎推理法:这是一种基本的推理方法,它是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推理严密,表达清晰。
    2. 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3.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例. (2005,南京)今年为“世界物理年”,南京市某中学举行“让物理照亮世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如下一个问题,请你解答。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水平吹出的肥皂泡,常常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
    答案:肥皂泡刚吹出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随后肥皂泡内的气体温度下降体积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降。
    4. 信息优选法:有时对于图示题,它提供的信息可能不止一个,我们最好选取其中的主要信息(或主要矛盾),而且与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与答案更接近。
    例. 观察图4的三幅图,任选两幅分别提出与图中内容相联系的物理问题,并给予简略的回答。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参考答案:锤头松了,将锤柄在木凳上向下敲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为什么?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沸腾的水把锅盖顶起对锅盖做功了吗?水对锅盖做了功。
    结束语: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针对考题的特点选择科学快捷的解答方法,一方治百病是不可能的,对症下药,灵活解题才是真正的原则,试题在改革,思路也要创新。
    (四).作图题的应答:
    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图题中,一类是定性的,另一类是定量的。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些,如画光路、力的图标中的箭头等要用直尺,不要太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如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五)、实验题的解答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
    类型一:测量型实验题
    1. 直接测量型实验
    温度计、量筒、天平、电阻箱、刻度尺、秒表、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能表、电压表等,
    2. 间接测量型实验
    类型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例3.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解析:本题的特点是不涉及教材的知识点,只利用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总结结论、评估与反思的能力;并考查我们把探究到的物理规律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4)①猜想1是说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从米中跑出来。只有比较B瓶和C瓶,这个结论才是正确的;比较A瓶和B瓶,就不正确了,说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第一个空应填“错误”。
    ②猜想2是说质量小的容易跑出来。和上面一样,比较A和B时,结果正确;比较B和C这个猜想就不正确了,第二空也应填“错误”。
    ③合理的猜想要通过求密度得出,通过计算A瓶的密度为0.66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B瓶密度为1.378g/cm3,大于米的密度,没跑出来;C瓶的密度为0.349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分析得乒乓球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乒乓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
    (5)这个物理规律能够用于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粮食中一些杂质比粮食的密度小,就可以用晃动的方法使杂质浮在粮食的表面除去;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也可用此方法使其浮于表面除去。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类型三:设计型实验题
    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是力学和电学题目,并有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③贴近生产、生活,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4. 请你使用小刀、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
    (1)实验步骤
    (2)土豆密度 ____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达)
    解析:本设计实验的特点是基础性和贴近生产、生活,以生活中常见的土豆为原料做实验,用常见的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测密度,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步骤:
    ①用小刀将土豆切出一正方体小块;
    ②用细线拴住这块土豆,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
    ③用刻度尺量出这块土豆的边长l。
    (2)土豆的密度表达式 。
    解法分析: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类型四: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例5. 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如图6所示)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开放性非常明显,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有很多,绝不止三种,如灯丝断了、电源没电、开关失灵、新电源的绝缘层没取下、小灯泡短路、电池装反、弹簧太松等等。这些原因必须是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的基础上才能想到的。
    解法分析: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六)计算题的解法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计算题的类型]
    一、力学---------有关压强,热量,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例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重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g取10N/kg)
    (1)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
    (2)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危害。
    解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另一方面让我们通过计算来对超载这一久治不愈的社会顽疾有一个深刻认识,长大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做到“遵守公德,拒绝超载”,这样自然实现了考试的双重功能——选拔功能和教育功能。
    

    型号
    

    JL—88
    

    水容量/L
    

    80
    

    自身质量/kg
    

    40
    

    (2)超载造成的危害很多,如:车辆巨大的压强易使路面变形,从而大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超载汽车质量过大,惯性大,不易操纵,易出交通事故等等。
    例. (2005,泰州)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1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装满水。
    (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0.3m2,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取g=10N/kg)
    (2)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
    (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4)请你:
    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
    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
    解析: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自然成了中考关注的热点。
    (1)读表1可知,这款太阳能热水器自身质量为40kg,水容量为80L=0.08m3,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m=ρV=103kg/m3×0.08m3=80kg
    热水器的总质量为:
    40kg+80kg=120kg
    总重力为G= =120kg×10N/kg=1200N
    太阳能热水器装满水后对台面的压力为:
    F=G=1200N
    压强为 。
    (2)由泰州地区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可计算出有效面积为1.5m2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天(8h)吸收的太阳能为:
    E=2.8×106J/(m2·h)×1.5m2×8h
    =3.36×107J
    Q吸=60%E=60%×3.36×107J=2.016×107J
    (3)需燃烧煤气的质量为:
    (4)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一方面可以减少化石类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环境污染。当前利用太阳能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受天气的影响,二是能量转换效率低。
    二、有关力、热、电大综合的计算
    例8. (2005,黄冈)如图6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油的多少。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3所示。
    图6
    表3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R/
    

    500
    

    380
    

    310
    

    245
    

    200
    

    170
    

    150
    

    …
    

    若压力传感器R的上表面面积为5cm2,汽油热值为4.6×107J/kg,汽油密度为0.71×103kg/m3,电源电压为6V,g=10N/kg。请回答:
    (1)当油与箱总重为600N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若油箱内油为10kg时,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5.8kg,油量表指针指向时,电路中电流是多少?
    解析:(1)、(2)两问较简单,(1)p=1.2×106Pa;(2)Q=4.6×108J。
    (3)油量表指针指向2× 时,箱内汽油质量为:
    油和箱的总质量:
    总压力
    查表3知,当R上受到的压力为200N时,电阻R=200 ,电路中的电流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