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苏省镇江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7-0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镇江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B “公孙大娘舞剑……强调‘即兴’”错误。材料一第五和第六段分析张旭创作时“以头濡墨”和克莱因的绘画都强调“即兴”,但文章没有提到公孙大娘舞剑也强调“即兴”。另外,“不易被人理解”无中生有。
    2.C
    A.“唐代书法在不断地创新,从而得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错误。材料一第9段说“从张旭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怀素,唐代狂草的命脉与正楷典范的颜体交相成为传承”,原文的观点是唐代的书法在不断传承与创新,才得以保存其强大的生命力。
    B.“舞蹈引领书法、绘画、戏剧等各种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因此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错误。从材料二第一段“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来看,只说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书法贯穿了舞蹈的精神,故“引领书法、绘画、戏剧等各种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与“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的表述错误。
    D.“研究的是二者外在形式上的共性”错误。材料二第6段指出研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上的)审美共性”。
    3.A 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
    A.论述了书法与舞蹈之间的审美共性,可以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B.说的是舞蹈和绘画之间的审美共性,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C.只是说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同时并存,而看不出三者之间的联系,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D.说的是诗歌和舞蹈之间的审美共性,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4.首先引用杜甫诗歌和《新唐书》相关描述,指出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是公孙大娘的舞蹈;接着运用引用论证与类比论证,具体分析舞蹈等多种因素如何激发了狂草艺术癫与狂的生命调性;最后延展到书法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更深刻的话题。(4分,第二点2分,其余两点各1分)
    5.①书法与舞蹈有审美共性(书法与舞蹈是有密切联系的艺术形式),都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感波澜,可以互相借鉴。
    ②书法中蕴藏舞蹈的特质,《行草》系列舞蹈的编排者可以学习借鉴行书和草书的点画特色、造型变化、运动迁转等,从而取得审美突破。
    ③书法爱好者可以学习《行草》系列舞蹈的气势、节奏以及神韵等,从而得到提高。
    (6分,答对一点得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 .D “ 严奉衍怨恨命运厚此薄彼,最终选择以死来控诉命运的不公”分析错误。严奉衍并没有怨恨命运厚此薄彼,他的死亡也并非自杀。
    7 .B.  “ 暗含了作者对严奉衍汉奸行为的批判”分析错误。从文中“伪满政府和日本人硬逼着名声赫赫的严奉衍当了小镇的商会会长,懂商而不懂政的严老板,当了这个会长不知是祸是福,在那个人鬼同天的日子里,商号倒是照开着”可知,严奉衍是被逼着当汉奸的,而且他也没有干什么坏事,所以作者并没有对严奉衍的批判。
    8 .第一问:明线是严奉衍由盛转衰,最终家破人散落魄而死的过程;暗线是苏先生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过程。第二问:①明暗线索交织,集中展示了严奉衍和苏先生两人的一生,使小说情节更为紧凑。②两条线索形成对照,突出人物形象的不同,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物不同命运的思考。(每问2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9 .①苏先生能够看淡得失荣辱,不贪图富贵,在乱世之中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如他拒绝严老板的加薪,他把自己十年攒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村侄招兵买马。②苏先生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他对当时的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懂得如何保全自己。如他能够看出伪满洲国的败象,为村侄出谋划策;对自己晚年生活有清醒地认识,看问题具有超拔之处。③苏先生深谋远虑,做事精明,使自己能够安度晚年。苏先生身份低微,他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谋划,步步为营,最终安度晚年。(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 D
    11. A
    12. A
    13.(1)桥建成以后,武帝带着百官到桥边举行宴会,举杯向杜预祝酒说:“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
    (得分点:从,百僚,属)
    (2)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叔伯们分家以后,里里外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和墙,到处都是。(得分点:先是,为一,迨,异爨,往往而是)
    14.①兴办学校,实施教化;②设置关隘,派兵屯守;③兴修水利,灌溉农田;④划分田界,让利于民(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
    参考译文:
    杜预字文凯,是京兆杜陵人。文帝继位,杜预娶文帝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成家(后)被任命为尚书郎。继承祖父丰乐亭侯的爵位。当时胡虏侵扰陇右一带,皇帝让杜预担任安西军司,提供士兵三百人,一百多匹马。当时胡虏兵强盛,石鉴为安西将军,使杜预出兵击胡虏。杜预以为胡虏乘得胜之势,马匹肥壮,而官军孤悬敌境而又困乏,应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春天才能进讨。石鉴大怒,又奏杜预擅自修饰城门官舍,使军队困乏,派御史槛车将杜预囚送廷尉。因为杜预妻是公主,符合刑法中八种减刑的条件,判定以侯爵赎其罪。此后陇右的军事情况和杜预分析策划的完全一样。
    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杜预有筹划策略的才能。杜预认为时历有差错,与晷度不合,制订了《二元乾度历》上奏皇帝,推行于世。杜预又以为孟津渡口不安全,渡船常有翻没的危险,请求在富平津建桥。桥建成以后,武帝带着百官到桥边举行宴会,举杯向杜预祝酒说:“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杜预回答说:“不是陛下的英明,臣也不能施展微小的技巧。”
    杜预以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而勤于讲武,建立学校,江汉人民无不怀念其德,教化广被万里。开凿山洞,设置关隘,派兵屯守要害之地,以维护巩固太平形势。又修建邵信臣遗迹,阻遏滍、淯几条河水来浇灌万余顷良田,划分田界刻石碑,使有规定,公私同时得利。百姓信赖他,称他为“杜父”。旧水道仅有沔汉通往江陵一千几百里,向北没有通路。巴丘湖,沅湘交会的地方,内外有山川,确实险固,正是荆蛮所凭仗的。杜预开凿杨口,从夏水到巴陵一千多里,对内泻除长江水险,对外沟通零桂的漕运。杜预对公家之事,凡所知者无不尽力而为。凡他设计兴造的工程,必进行周密的考察测度,很少有失败的。
    后来征召到京城作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至邓县而死,终年六十三岁。杜预死前写了一个遗令说:“我以前做台郎,曾因公事经过密县的邢山。山上有一坟墓,问农夫,说是郑大夫祭仲的墓,或说是子产的墓,遂即率领随从人员去祭奠参观。坟墓造在山顶上,四望无遮无碍,山脉南北走向而墓斜向东北,朝新郑县城,意为不忘故国故乡。
    15.C “严整精工”错,应为“平朴自然”。
    16.①在结尾处“宕开一笔”是指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②诗人无法辨明“鸡虫得失”,只得远眺寒江,空倚山阁,在写景中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③将议论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化入景中,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韵味悠长。(6分,每点2分,第一点答出“以景结情”亦可)
    17.(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18.得天独厚  子虚乌有(无中生有、无稽之谈)  不攻自破
    1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发生概率较轻”搭配不当;“病虫害概率发生较低”语序不当。)
    20.“新疆棉,是新疆大地的云朵”是比喻句,将“新疆棉”比成“云朵”,二者在色彩和形状上相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疆棉的洁白与柔软。“她以……她以……她以……”是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叙述了新疆棉品质优良、带来富裕、促进对外贸易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了新疆棉的多重价值,表达了对新疆棉的赞美之情。(5分)
    21.C【解析】结合选项内容,括号出现在段尾,可知括号内是对第三段前文的概括总结,前文在对时常修剪的原因进行表述时采用了递进的关联关系,应排除A、B;内容上先说的是美观,后说的是长势,所以排除D。故选C。
    22.①可加入一些腐殖土②在室外养护海棠花③也会过度吸取营养(每处2分,共6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