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族祠堂,是宗族文化传统的物质承载者。一座宗祠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迁徙史和创业史,更记载着这个家族的荣耀辉煌与文化传承。
修建宗祠,本质上是在搭建一个文化认同平台。族众借助这个平台,与先人展开灵魂对话。这是一场血缘亲情的历史交流,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当个体走出祠堂时,也就完成了文化身份的构建,并在这种文化认同中确立了自己的宗族认同。
宗祠是一个家族历史博物馆。它旨在通过展示先祖业绩、祖训家规、名臣传记以及楹联横匾等,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同家族的文化传统,进而思想意识得到统一,社会认知取得一致。
宗祠还是一面凝聚族众的旗帜。它可以弥合人们之间的文化分歧,消弭相互之间的财富多寡,抹平彼此之间的身份高低。大家都是长幼有序的族亲,都可以平起平坐,共商族事。
严格的宗祠教化,旨在保证宗族代有英俊,人杰不绝,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不限于此。王沪宁认为,“它通过自己的运转把一整套观念传递给人们,这些观念将深刻影响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宗祠文化所宣扬倡导的优秀传统人伦道德,对先祖忠勇仁义品行的道德张扬,可补充国家意志的缺失与空白。有时候,宗祠文化的道德教化甚至可超越国家意志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主导一个地方、一个族群的道德教化。
宗祠文化渊源深厚,尤其是对名人效应的关注,对个体自我发展的滋养价值异常突出,演化为一种文化基因的遗传。宗祠收藏保存着大量完整的显宦名儒、忠臣孝子等重要人物的记、传、赞、行状、诰封等。他们的名讳、字号、品性、德行、重要事迹的记叙传世,变身为子嗣教化的生动教材。祖先曾经的辉煌犹如一盏明亮的灯塔,为后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早在一千多年前,宗祠就开始纳入国家治理构架中。自宋代朱熹始设家祠之后,国家最高统治者开始逐步重视宗祠建立。明清以降,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等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清朝对宗族的重视,更是体现了国家意志。宗族制定的族规,中央政府也承认其具有某种法律效力,甚至对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也曾给予法律上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其中无锡惠山的祠堂群享誉全国。该祠堂群包括70多个宗族姓氏,寺中有祠、祠中有寺、园中有祠,独具特色。在地方政府与民间的共同推动下,而今惠山古镇祠堂群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近年,东莞市政府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112处祠堂建筑的修缮,一座座古老的岭南祠堂变身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新载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宗族内部事务的管理场所,它们充分发挥家训族规对族人的引领箴教作用,在族人间调解赡养老人纠纷、邻里宅基地纠纷、婚姻嫁娶矛盾等,具有相当优势,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浙江萧山楼塔镇管村章氏宗祠已有300多年历史。2008年开始,章氏宗祠开设村文化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棋牌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深受村民欢迎,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得宗祠热闹非凡。
当然,对宗祠文化于个体、家族、社会及国家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客观评述,并非毫无保留地一味褒扬。宗祠文化与生俱来的宗法思想、族权意识、宗族图子及非法治观念等负面社会效应,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甚或戕害法治社会的基础治理。严格对其进行约束、规范、因势利导,无疑是我们社会及国家农村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材料二:
古代祠堂一般分为宗祠和名人先贤祠两类。宗祠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位。每隔一段时日均进行大规模的拜谒祖先的祭祀活动;每过几年或几十年一般都组织族人专修族谱。一般来说,宗祠一姓一祠,旧时外姓、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名人先贤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而建立的纪念性祠堂,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也不修族谱,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常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名人先贤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宗祠相比,但其历史意义却远在宗祠之上,它们大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宗祠是汉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同时,祠堂也是族长传承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和谐友好等族风,以及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接受族规家训教育和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古代祠堂作为尊祖敬贤、传承族风的产物,记录着家族乃至民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先民的精神圣殿,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它既埋藏着淳朴的传统内容,也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摘编自潘春华《祠堂杂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宗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认同平台,可使族众在道德教化中构建文化身份,确立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B.宗祠能够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久而久之定会达成统一族众思想意识与社会认知的目的。
C.名人先贤祠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虽然它的数量远少于普通宗祠,但其历史意义却为后者所不及。
D.在清朝,只要族规能体现国家意志,中央政府就会承认它的法律效力,甚至认可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族众而言,宗祠可以弥合文化分歧,消弭财富多寡,抹平身份高低,他们可以平起平坐:可见宗祠崇尚平等、和谐。
B.祠堂是管理宗族内部事务的场所,加强对宗祠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引导,不仅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也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
C.各地陆续新建或修复的祠堂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昭示着只要方法得当,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可焕发出新的活力。
D.旧时宗祠对人祠堂者资格进行严格限制的做法,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说明宗祠文化有其负面性,需要约束、规范。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各项不适合做祠堂楹联的一项是( )
A.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展孝思
B.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C.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D.数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几万里见闻考核颇费小才华
4.材料一的哪些内容属于材料二最后一段加点词语“淳朴的传统内容”的范畴?请简要概括。
5.假如你是无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面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惠山祠堂群,你该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请根据两则材料作简要说明。
【答案】1.C
2.A
3.D
4.①血缘亲情;②家族历史;③共商族事;④人伦道德。
5.①利用宗祠广泛延揽海内外无锡籍优秀人才,为发展无锡经济引智蓄力;
②围绕惠山祠堂群及其文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③将宗祠打造成社会基层文化的活动场所;
④将名人先贤祠打造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确立宗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错误,由“修建宗祠,本质上是在搭建一个文化认同平台。族众借助这个平台,与先人展开灵魂对话······也就完成了文化身份的构建,并在这种文化认同中确立了自己的宗族认同”可知,不能确立“国家认同”。
B.“定会达成”错误,由“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同家族的文化传统,进而思想意识得到统一,社会认知取得一致”可知,选项丢掉了其中一个步骤“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同家族的文化传统”。
D.“只要族规能体现国家意志,中央政府就会承认它的法律效力”错误,表述绝对,原文是“中央政府也承认其具有某种法律效力,甚至对族长依家法处死族人也曾给予法律上的认可”。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A.“可见宗祠崇尚平等、和谐”错误,原文是“大家都是长幼有序的族亲,都可以平起平坐,共商族事”,但不能由此推出“可见宗祠崇尚平等、和谐”。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数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几万里见闻考核颇费小才华”是新闻行业、报社的对联,不能用于祠堂。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关键词含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淳朴的传统内容”的关键词是“传统”,需要学生结合材料一找出祠堂能体现传统内容的地方。
由“这是一场血缘亲情的历史交流,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当个体走出祠堂时,也就完成了文化身份的构建,并在这种文化认同中确立了自己的宗族认同”可以概括出血缘亲情。
由“宗祠是一个家族历史博物馆。它旨在通过展示先祖业绩、祖训家规、名臣传记以及楹联横匾等,对族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同家族的文化传统,进而思想意识得到统一,社会认知取得一致”可以概括出家族历史。
由“宗祠还是一面凝聚族众的旗帜。它可以弥合人们之间的文化分歧,消弭相互之间的财富多寡,抹平彼此之间的身份高低。大家都是长幼有序的族亲,都可以平起平坐,共商族事”可以概括出共商族事。
由“宗祠文化所宣扬倡导的优秀传统人伦道德,对先祖忠勇仁义品行的道德张扬,可补充国家意志的缺失与空白。有时候,宗祠文化的道德教化甚至可超越国家意志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主导一个地方、一个族群的道德教化”可以概括出人伦道德。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首先给了身份限定“无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然后给出条件“面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惠山祠堂群”,最后是“如何充分挖掘其价值”,因此,学生筛选出祠堂的优点、作用即可。
由“宗祠文化所宣扬倡导的优秀传统人伦道德,对先祖忠勇仁义品行的道德张扬,可补充国家意志的缺失与空白。有时候,宗祠文化的道德教化甚至可超越国家意志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主导一个地方、一个族群的道德教化”可知,可以通过宗祠文化的影响力广泛延揽海内外无锡籍优秀人才,为发展无锡经济引智蓄力;
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其中无锡惠山的祠堂群享誉全国。该祠堂群包括70多个宗族姓氏,寺中有祠、祠中有寺、园中有祠,独具特色。在地方政府与民间的共同推动下,而今惠山古镇祠堂群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可知,可以围绕惠山祠堂群及其文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由“一座座古老的岭南祠堂变身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新载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宗族内部事务的管理场所”“ 2008年开始,章氏宗祠开设村文化活动室,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健身、棋牌等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深受村民欢迎,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得宗祠热闹非凡”可知,可以将宗祠打造成社会基层文化的活动场所;
“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常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名人先贤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宗祠相比,但其历史意义却远在宗祠之上,它们大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知,可以通过宗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名人先贤祠打造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
孙天才
记得岑参有一首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不知为何,在我从小到大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僧人玄奘。
大雁塔离我居住的新村很近,也就两三站路的距离。站在乐游原上向西南眺望,那座六十四米之高的伟岸身躯就那样巍然屹立在历史的天空。
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不是唐僧。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归的却只有四十三人,大多数都死在了路上。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求法。这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传统。
贞观三年八月,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唐僧日宿夜行。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有一座白马塔,一棵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那个羌笛怨柳、春风不度的地方我去过,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了几面断垣残壁,前面的戈壁荒漠上就是散落的烽燧了,当地人叫白墩子。又是几天几夜的行走,到了第五座烽燧,也就是最后一座烽燧,那个叫石盘陀的胡儿深知,再往前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这胡儿动摇了,也是想着协助偷渡出境是死罪,也是想着前途渺茫去也是死,就动了抽刀杀师的念头。但唐僧闭目端坐,念珠如常,那种沉静如佛的庄严令这个凡夫俗小还刀入鞘了。
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向西,人兽的骨骸是生灵的路标。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唐僧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可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就这样,又西行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意志再也撑不住他的身体,他躺倒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护佑,那匹老瘦的红马拖着他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
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几千米,月余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巳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
就这样,历经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劫,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的祖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道俗奔迎,倾都罢市”,那是一种怎样举国欢庆的盛隆啊!
我知道,矗立在大慈恩寺西院的那座塔,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我也知道,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域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般慈悲显灵的传说。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
真的,每当我站在乐游原上眺望西南的时候,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或许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6.下列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尾都写到大雁塔的气势宏伟、高耸入云,这是作者在借物写人,以大雁塔的伟岸高耸写唐僧精神品格的崇高。
B.文章第三段内容,写赴西天取经人数众多、大多死在路上等内容,既是对唐僧的烘托,也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追求“真理”的精神。
C.文章通过唐僧西域求法的壮举,讴歌了勇于反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对读者极具启发和教育意义。
D.文章从大雁塔着笔,通过塑造唐僧的形象讴歌了他信仰坚定、义无反顾等品格精神,并进而将主题升华为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立意可谓高远。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引用岑参的诗,并非闲笔,一方面引出文章的叙述对象,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详细地叙述了唐僧西域求法的经过,生动地描述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也烘托了唐僧一路向西、百折不挠的人物形象。
C.文章中“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的情节,不但无损于唐僧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叙述,反而使读者更感到真实可信。
D.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叙部分,作者运用环境、肖像、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着重塑造了唐僧的形象。
8.第三段叙述了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9.作者为什么说“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6.C
7.D
8.①为全文定下悲壮的基调。②介绍了西域求法的历史,点明了无悔追求“真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③突出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为下文写唐僧西域求法张本(做铺垫)。
9.①大雁塔是唐僧的化身,是唐僧亲自参与建造了大雁塔。②大雁塔象征唐僧精神,舍身而死的大雁和唐僧舍身求法的精神高度契合。③大雁塔象征的舍身求法的唐僧精神是颇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④唐僧的形象、精神也和大雁塔一样永垂千古而不朽。
【解析】
6.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C项,“勇于反抗”错。错文中“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他牵马往回走了。可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就这样,又西行了四天四夜”“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几千米,月余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巳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等语句可知,文章讴歌了玄奘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但是文中没有说他勇于反抗这一点。
故选C
7.
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项,选项说运用“肖像”描写是错的。“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了几面断垣残壁,前面的戈壁荒漠上就是散落的烽燧了”是环境描写,“闭目端坐,念珠如常”是神态描写,“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是心理描写,“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动作描写,所以,本文塑造唐僧的形象,作者运用环境、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但是本文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故选D。
8.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分析段落的作用这类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切入。
第三段叙述了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第四节及以后段落写唐僧西域求法的情况。所以,从结构上看,本段介绍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之后,接下来写唐僧西域求法的情况,为下文做铺垫。
从内容上看,第三段主要写西域求法的艰难,为全文奠定了悲壮的感情基调。就思想内容而言,第三段介绍了西域求法的历史,“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点明无悔追求“真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9.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答本题,重点是理解“大雁塔”的象征意义,“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而这“一个人”指的就是“唐僧”。文中说“矗立在大慈恩寺西院的那座塔,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或许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由此可知,他曾亲自参与建造了大雁塔,大雁塔是唐僧的化身;并且它象征唐僧精神,舍身而死的大雁和唐僧舍身求法的精神高度契合,唐僧舍身求法的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典型。而之所以“高耸入云”是指无论是唐僧的精神还是大雁塔都是永垂不朽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惠王卒,武王立。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武王许之。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甘茂之亡秦奔齐,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B.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C.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D.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家等。
B.周室,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C.息壤,传说的一种能自动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文中即此意。
D.江东,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文中的“江东”指会稽等吴越之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甘茂才学出众,足智多谋。甘茂得到张仪、樗里子、秦惠王、秦武王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他也在攻取汉中、平定蜀乱中施展才能,胜利归来,随即被委以左丞相的大任。
B.甘茂尽心事主,审时度势。秦武王向甘茂表达一统天下的雄心之后,甘茂巧妙利用秦国与魏国、韩国之间的错杂关系,破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阻碍,取得了攻韩战争的胜利。
C.甘茂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出师攻韩以前,甘茂不仅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更认识到谗言的危险性。为此,甘茂用与秦王结盟的方式来抵御谗言,实现了既定目标。
D.甘茂善谋大略,不擅内斗。甘茂在受到诋毁之后借机出逃,先后到了齐国和楚国,甚至有机会被楚怀王任命为丞相,最终却因为召滑搞乱越国的前车之鉴遭遗弃,死于魏国。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
(2)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
14.秦国最终任用向寿为丞相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案】10.A
11.C
12.D
13.(1)终于让丞相甘茂带兵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却攻打不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
(2)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4.①向寿曾因攻韩、和魏之事立功;②甘茂从秦国出逃,给自己带来信任危机。②楚怀王凭借与秦国的亲近关系极力促成向寿为丞相,从而排挤掉甘茂,使自己受益。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财赋的积贮经时很久了。名称叫县,其实是个郡。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有很大困难”。
“宜阳大县也”中,按照“……,……也”判断句的结构,排除BD;
“名曰……”“其实……”即“名义上是……”“实际上是……”,在内容上相对,二者之间应断开,且“曰”的宾语是“县”,排除C。
故选A。
11.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息壤,传说的一种能自动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文中即此意”错误,本文中的“息壤”是地名。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甚至有机会被楚怀王任命为丞相”错误,由“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可知,楚怀王是想要送甘茂回到秦国担任秦国丞相。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卒”,最终;“将”,带领、率领;“拔”,攻破。
(2)“岂”,难道;“抑”,或者;“本”,推究。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根据文中“甘茂至,谓向寿曰……事成,尽以为子功……遂拨宜阳”可知,向寿曾因攻韩、和魏之事立功;
根据“向寿、公孙爽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可知,甘茂从秦国出逃,给自己带来了信任危机;
根据“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对曰:‘不可……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可知,楚怀王为了自己的利益,凭借与秦国的亲近关系极力促成向寿为丞相,从而排挤掉甘茂,使自己受益。
参考译文:
甘茂是下蔡人。曾侍奉下蔡的史举先生,跟他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求见秦惠王。惠王见到他后很高兴,就让他率兵,帮助魏章攻克平定汉中地区。
惠王死后,武王即位。蜀侯辉、蜀相陈壮谋反,秦国派甘茂去平定蜀地。返回后,武王让甘茂担任左丞相,让樗里子担任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开辟一条能够容纳车辆,并且通往三川之地的道路,来暗中探伺周王室,那么我即使死了也是不朽的。”甘茂说:“请允许我到魏国,与魏国约定攻打韩国,并请求让向寿辅助我一同前往。”甘茂到魏国后,对向寿说:“您回去,对武王说‘魏王听从了我的主张,但希望大王不要急于攻打韩国’。事情成功后,全算作您的功劳。”向寿回到秦国,把甘茂的话报告给武王,武王在息壤迎接甘茂。甘茂抵达息壤,武王问他先不攻打韩国的缘故。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的积贮,已经囤积在那里很久了。名义上是县,实际上是郡。现在大王冒着数倍的风险,千里行军去攻打它,(想取胜)很难。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子和公孙爽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议论攻打韩国的事,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使大王欺骗魏王而我也将遭到公仲侈的怨恨。”武王说:“我不听他们的,请让我跟您订立盟约。”武王最终派丞相甘茂带兵攻打宜阳。过了五个月还没有攻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爽果然争论攻打韩国的事。武王召回甘茂,想要停止战争。甘茂说:“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记)。”武王说:“我们有盟约。”于是调集全部兵力,让甘茂进攻宜阳。斩敌六万人,终于攻克了宜阳。韩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
武王终于到了周都,却死在了那里。武王的弟弟即位,称为昭王。甘茂终于说服秦昭王。把武遂又归还给韩国。向寿和公孙爽反对这么做,但没有成功。向寿和公孙爽因此而怨愤,说甘茂的坏话。甘茂害怕,停止攻打魏国的蒲阪,逃走了。樗里子与魏国讲和,停止用兵。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齐国派甘茂到楚国,楚怀王刚刚与秦国通婚结亲,很高兴。秦王听说甘茂在楚国,就派人对楚王说:“希望送甘茂到秦国。”楚王向范蜎询问说:“我想在秦国安置一个丞相,谁合适呢?”范蜎回答说:“我不能够识别谁是合适的人。”楚王说:“我想要让甘茂去任丞相,可以吗?”范蜎回答道:“不可以。甘茂的确是贤能的人,但不能到泰国任丞相。秦国有贤能的丞相,对楚国来说不是好事。况且大王以前曾把召滑推荐到越国任职,他暗地里鼓动章义作难,使越国发生骚乱,因此楚国才能够以南边的厉门为边塞,把江东作为郡县。我考虑大王的功绩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国大乱而楚国大治。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种谋略用于越国却忘了用于秦国,我认为这是您的重大的过失啊。”于是楚王派使臣去请求秦王让向寿在秦国任丞相。秦王终于让向寿担任了丞相。而甘茂最终没能够再回到秦国,后来死在了魏国。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房明府①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李嘉祐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②自趋丹陛,明年鸡树③亲。
[注]①明府:唐时对县令的通称。②要:应该。③鸡树:古代中书省的别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仗,意境阔大,句中“万里”言距离之遥远,“五湖”言恩泽之广大。
B.“未满”句写房明府任期未满而求退,“归闲”句写他要归家过闲居生活。
C.颈联写远峰因晴显得更近、柳树因雨显得清新,借清新之景衬托凄恻别情。
D.本诗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现出作者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16.元人范德玑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本诗颈联为“转”,体现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5.C
16.变化:
①表达上,由上文记叙、议论结合转为写景;
②情感上,由上文对朋友的赞美,转为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朋友的美好祝福。
效果:
①使全诗更富波澜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②融情于景,含蓄动人,使诗意鲜活生动。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衬托凄恻别情”错误,本诗虽是送别诗,但并没有过多地写别情,而是重在表达对房明府的赞美和期望。全诗的情调较为欢快,别情并不凄恻。第三联的写景,景色优美,是对送别之地周围环境的描写,它衬托的应该是较为欢快的情绪,含有对房明府的祝福。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
“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颈联“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写远峰因晴显得更近、柳树因雨显得清新。这句内容上是写景,而前两联“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的内容却是写景记叙和议论,所以这是一转。“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表达的是对朋友的赞美,而“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通过对送别之地周围环境的描写,来表达对房明府的不舍和祝福,这是又一转。
效果:“转”就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制造一些波澜,为表达主题准备。可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如由上文的记叙、议论结合转为写景,使全诗更富波澜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通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来含蓄的表达情感,使表达情感含蓄而鲜活生动。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中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3)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异曲同工,简陋的庭院也不能阻挡隐士享受精神的乐趣。
【答案】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修姱、、羁、謇、谇、飧、樽、醅、倚、审、膝。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的大街小巷,火树银花、张灯结彩,冬奥的雪场冰面,银装素裹、 。当春节的中国红与冬奥的冰雪色不期而遇,当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传统水乳交融,当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美美与共,必将催生出绚烂的文明之花。
2022年2月4日是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的日子,这一天恰逢“立春”,而“立春”是中国独有的计时方式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尽管冰天雪地,中国人却认为极寒中孕育着新的生机。于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有了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惊艳创意。
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历代文人墨客写下的 的诗词相配,从“雨水”开始,然后是“惊蛰”“春分”“清明”……一直到“立春”落定,二十四节气串起倒计时的整个过程 ,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优美诗句的古典浪漫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激动神往的生命力。
开幕式倒计时通过“立春三分钟”,以 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浪漫魅力和“一起向未来”的信念,它必将在奥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晶莹剔透 喜闻乐见 一气浑成 独一无二
B.晶莹剔透 脍炙人口 一气呵成 独一无二
C.冰清玉洁 脍炙人口 一气浑成 无与伦比
D.冰清玉洁 喜闻乐见 一气呵成 无与伦比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优美诗句的古典浪漫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命力,令人激动神往。
B.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古典浪漫的优美诗句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激动神往的生命力。
C.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古典浪漫的优美诗句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令人激动神往的生命力。
D.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优美诗句的古典浪漫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令人激动神往的生命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B
19.C
20.①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让春节和冬奥会最典型的颜色“中国红”“冰雪色”“不期而遇”,把春节和冬奥会拟人化,表达了双喜临门的喜悦之情;
③三个“当”字引领的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能更好地表达出喜迎冬奥欢度春节的快乐;
④把文明比作绚烂的花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外文化交流所催生出的文明的繁盛美好。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可以透过光,常指各种宝石;“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语境修饰的对象是冬奥的雪场冰面,强调冰面的通明,故选择“晶莹剔透”。
第二空,“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语境修饰的对象是诗词,故选择“脍炙人口”。
第三空,“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语境指这个歌节目的过程连贯,故选择“一气呵成”。
第四空,“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语境中说的是东奥开幕式倒计时的方式是独特的,故选择“独一无二”。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错误。“优美诗句的古典浪漫”与“四季流转的灵动画面”“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句式不一致,调整为“古典浪漫的优美诗句”。
二是成分残缺。“激动神往”前应加上“令人”。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排比手法的运用。画线句子连用三个“当……”,构成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能更好地表达出喜迎冬奥欢度春节的快乐。
拟人手法的运用。“中国红与冬奥的冰雪色不期而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节和冬奥会以人的情态,表达了双喜临门的喜悦之情。
比喻手法的运用。“必将催生出绚烂的文明之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明”比作“绚烂的花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外文化交流所催生出的文明的繁盛美好。
七、语言表达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感人肺腑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广厦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却宣告缺席一样。柳宗元在政治上屡遭失败,生活中也历经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推向了生活的底层,然而这些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里,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联系前一句“不仅是国家不幸”可以得知,下一句形式应为“而且……”,再根据后面所列举的几个文人的不幸遭遇以及前文“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得知,此处的内容应是强调诗人自己的不幸,故此处可填入“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这样的内容。
第二空,后文的“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却宣告缺席一样”,“夜空”指的是“中国文坛(诗歌)”,“最灿烂的星辰却宣告缺席”自然导致中国诗歌的“黯淡无光”或“黯然失色”了。故可以填入“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第三空,联系前一句“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和“但在精神领域里”,可知后面要填的内容应是说柳宗元在精神领域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根据“但”可知,前后句为转折关系,且较之“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相比,在精神领域里柳宗元应是一个胜利者,所以此处可填写“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这样的内容,“王者”恰与“败军之将”互为反义。
八、选择类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①天下归仁焉 归:归顺 ②文胜质则史 史:史实
③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④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⑤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⑥檠弓弩 檠:矫正
⑦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根本
⑨否泰如天地 泰:好运气 ⑩多谢后世人 谢:感谢
A.①②⑩ B.③⑤⑧ C.④⑥⑨ D.④⑦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归:称许。句意:天下的人便会称许你为仁人。
②史:虚饰,浮夸。句意: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⑩谢:告诉。句意:多多告诉后世的人。
故选A。
九、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为”与“无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也是古代精神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哲学精神、处世态度、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有为”决不能乱作为,“无为”决不是不作为。“无为”是“有为”的前提;“有为”是“无为”的结果。
以上论述对新时代的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
《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在告诫世人,对于不可为之事,不如随之自去,图个内心清净。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锺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古语有言“先穷后工”,这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者,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故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而不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
但安之若命,就真的是无所作为吗?对任何一位有志之士,都断然不是如此。尼采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看似无为者,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
孟子曾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仁人志士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庄子所说的平静之心,以看似无为之心默默坚守正道。或如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而不为日伪演出,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或如董作宾在外人如火如荼抗战之际在偏远李村中完成巨著《殷历考》,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或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在深远寂静之中为国铸剑,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故曰:无为实为有为。若要有宏伟的成就,就必须有所舍弃,有所作为。
庄子所言之安之若命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当有所作为之时,这力量当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正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强盛的国力使我们自感应有所作为。领袖的话铿锵有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从辽宁舰到蛟龙号,从高速铁路到神舟飞船、墨子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有所有。而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抓住机遇,以有为之心积极入世,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心如止水,厚积薄发,方能有为于天下。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有为”与“无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这其中,儒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倡导“有为”;道家以“知其不可而不为”倡导“无为”。这其中,“无为”不是不作为,无作为,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有为”不是胡乱作为,任意而为,而是任重道远,弘毅而行。本题思辨性极强,对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思辨度等思维品质有较高的要求。
试题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思辨关系写一篇文章,也就是要在写作时首先清楚“有为”与“不为”的内涵,及其“前提”与“结果”的思辨关系。其实,就个人来说,“为之”还是“安之”,最终还是看什么事。因此。不管是选择哪一个题目为文,都需理解“之”这个代词指代的是什么。想一想,哪些事完成它有困难,有挫折,而又应该做的。比如自己的理想抱负、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了民族与国家的未来等等。哪些事知道它不可以而又不去做呢?比如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各种诱惑、名利以及无谓的牺牲等等。
立意:
1.循自然之道,于无为中进取。
2.任重道行远,无为亦不轻。
3.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