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线上教学诊断检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http://www.newdu.com 2022-06-2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线上教学诊断检测(三)
语文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要交回,试卷由考生自行保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5分)
    材料一: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类似的网络社交诈骗问题。“聊天有剧本、情节靠虚构”,以熟人关系为幌子的诈骗更加隐蔽、更易成功,也更需提防、更要监管。
    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丢失了诚信的本色,必然问题百出,行之不远,网络社交应以诚信为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从“乡土中国”变为“流动中国”,从“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急剧转型,人口大量流动,这一进程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交习惯:社交工具更便捷,社交半径在扩大,社交对象在增多,熟人社会的社交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在网络社交平台因为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而快速发展之时,更需要注重相关风险,不要让类似的诈骗行为,淡漠了人与人的信任,稀释了整个社会的诚信风气。
    网络诈骗问题的出现,其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专注于个人一己之利,是对诚信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的缺失。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将守信视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实是天道人伦的法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致亡国的教训为后世所铭记,商鞅“徙木立信”的做法为后世所传颂。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正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诚信价值观,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就像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须臾不可离。对个人如此,对社交平台也是如此。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网络社交平台,应找回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以“群”而不是“个体”为中心的社会观念,深远地影响中国社会的组织、运行与延续。在迅猛发展的社交新趋势中,人们仍然希望在陌生人社区里找到熟人社会的信任。所以,不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只有让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维护人际和谐,才能构建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能满足现代人社交渴望的、值得信赖的网络社交平台。诚信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让诚信成为社会的底色,仍然任重而道远。网络社交平台和使用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建设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交平台,让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与日俱增。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畅游网络世界的前提就是确保网络空间清朗,这离不开以诚信建设守护网络家园。同时,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地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网络诚信建设也将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石,更应成为网络空间的基本共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诚信犹如空气和水,“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的空间。互联网既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失信之所,只有让网络空间充满信任、积极健康,才能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互联网越是向前发展,“双刃剑”效应越是引人注目,就越需要扬长避短、兴利除害,把互联网的正向效应发挥到最大。就诚信建设而言,网络带来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但同时虚拟空间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也容易产生“负外部性”,为失信行为提供了客观上的可乘之机。无论在技术、利益还是机制层面,擦亮互联网的诚信底色,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用良好的诚信环境护佑互联网健康发展。
    如果网络空间失去信任,那么每个进入网络的个体都将是受害者;网络空间信任度高,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也会降低经济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正因此,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也需要坚持共建原则。网络诚信需要全社会共建,离不开每一个人上网的自律行为,也离不开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让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和网民个体形成强大合力。“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今,中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应该成为贡献者。以诚信为帆,让互联网健康发展,让网络之舟行稳致远,更好地造福人民。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网络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督是网络诈骗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B. 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人们利用网络空间的基本共识。
    C. 材料一引用孔子、孟子的话,“烽火戏诸侯”“徙木立信”的故事揭示诚信的重要性。
    D.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也必然会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能够促使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
    B.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以诚信建设守护网络家园,能够有利于提升社会的诚信水平。
    C. 网络空间信任度高,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反之,每个上网个体都将成为受害者。
    D. 只有构建起以诚信为基础的网络社交平台,才能有效地找回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二“坚持共建原则”措施的一项是(   )
    A. 政府部门,坚持依法治网,用法治划定诚信的红线,开展“净网”“剑网”等治理行动。
    B. 网络媒体,开展活动,唤起网络诚信,鼓励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底线,积极传播正能量。
    C. 网络平台,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从监管,加强诚信自律。
    D. 网民个体,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网络操作水平,做好上网自我防护,谨防上当受骗。
    4.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诚信上网的问题,但在如何解决问题的层面却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案】1. C    2. A    3. D   
    4. 材料一问题的解决侧重于以诚信为基础,在网络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让人们自觉守住规则底线。
    材料二侧重于利用技术、利益、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到限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根本原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可见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网络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督是网络诈骗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并未说是“根本原因”。
    B.“目前已成为人们利用网络空间的基本共识”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石,更应成为网络空间的基本共识”,“更应成为网络空间的基本共识”不等于“已成为基本共识”。
    D.“也必然会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也容易产生‘负外部性’,为失信行为提供了客观上的可乘之机”,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A.“能够促使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以‘群’而不是‘个体’为中心的社会观念,深远地影响中国社会的组织、运行与延续……不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但并不能说引入“群”的理念后就一定“能够让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依据“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也需要坚持共建原则,网络诚信需要全社会共建,离不开每一个人上网的自律行为,也离不开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可知,“共建原则”指自律行为和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
    D.“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网络操作水平,做好上网自我防护,谨防上当受骗”属于自我保护,不是指自律行为或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材料一最后一段写“不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只有让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维护人际和谐,才能构建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能满足现代人社交渴望的、值得信赖的网络社交平台”。材料二第三段写“无论在技术、利益还是机制层面,擦亮互联网的诚信底色,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用良好的诚信环境护佑互联网健康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则材料在解决问题层面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靠个人主观能动性,以诚信为基础,在网络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让人们自觉守住规则底线。一个是借助外界条件来约束,侧重于利用技术、利益、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到限制。
    (二)现代文阅读I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琴祭
    梁晓声
    ①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②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③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儿子啊,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我曾有位师兄,他是我最敬佩的制琴者。但是他没能经得起世人在我们之间进行的孰高孰低的评论,他是怀着对我的嫉恨死去的。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我一直有个夙愿,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在美好和美好之间为什么还要比来比去呢?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要替我做到。我认为人是需要这种教育的……”
    ④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⑤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⑥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⑦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⑧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⑩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⑪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⑬结果事情变得这样子了——倘如他们中谁到某城市演出,那座城市的许多人包括一切媒体,不仅用热情洋溢的方式和报道欢迎他的到来;而且还充满恶意的贬低另一个,以证明所欢迎之人备受欢迎;同时证明他们,只有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才是一流的……不消说,同样的情形几乎同时出现在另一座城市。
    ⑭再后来事情变得这样子了——他们中谁到了某座城市,所受的已不是欢迎而是拒绝,而是嘲笑和耍弄。因为按照运算的定理,他们的第二轮巡回演出必定会是那样的局面。
    ⑮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⑯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⑰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⑱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⑲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⑳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
    ㉑等到琴师的儿子找上门来,想要买回那把琴时,耗子已在琴膛里安了家,一窝小耗子刚刚出生,那琴也被咬得面目全非。
    ㉒在秋季午后祥和而温暖的阳光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
    5.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写老制琴师希望借助这两把琴来点化、教育人们,然而结尾小提琴的“面目全非”和他儿子的“泪流满面”,暗示老制琴师的夙愿未能实现。
    B. 两位演奏家后来“各自独奏”,还“相互生出嫉恨来”,与他们当初买琴、合奏时的默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叹惋,也令人深思。
    C. 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如果有人反复比较、挑选这两把琴,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都赠送给他。
    D. 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到分离毁废的悲剧。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悲剧主题主要借助两条线索表现出来,一为双琴的悲剧,一为两位演奏家的悲剧,标题中的“祭”字,祭琴,也祭人。
    B. 第①②段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C. 第⑧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则引领下文。
    D. 小说在叙述时,“他们”与“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穿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7. 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8. 请结合文本简析小说蕴含的丰富情感。
    【答案】5. C    6. A   
    7. 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
    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
    ③“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
    ④“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8. 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
    ②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
    ③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如果有人反复比较、挑选这两把琴,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都赠送给他”错,是送给认为“它们是同样好的琴”的人。原文第④段表述是:“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小说的悲剧主题主要借助两条线索表现出来”错误。小说以双琴为线索贯穿始终,从希望到绝望,从美到丑,双琴见证了两位“少年”的悲剧。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简述“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造成悲剧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解答时要注意不要混淆。从文中找到外在原因的内容有:
    第⑧段“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可以看出是由于“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
    同样第⑧段“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人们对两位演奏家开始议论纷纷,导致了两人的分开,传媒界也咬住人们的议论,推波助澜。
    第⑫段“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他们的悲剧,别人对题目的“嫉恨”和“离间”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⑰段“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人们在一位艺术家死去后,将悲剧归结为另一位,造成了另一位演奏家的疯癫。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很开放的题目,理解可以是多元性的答题时可从琴、演奏家、世人、社会等角度挖掘和思考,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掘作者隐含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琴的角度,“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惋惜两张琴一张毁坏,一张废弃。
    从演奏家的角度,一位演奏家跳楼自杀,一位演奏家疯了,作品饱含对两位演奏家的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从世人的角度,“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人们在两人合奏时和独奏时对他们不停议论,媒体推波助澜,最终造成了悲剧。文章叹惋美好的事物被世人所毁灭。
    仍然从世人的角度,本文也表现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劣根性”,对他们摧毁美好事物的批判,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仁宗嘉祐五年,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患在不知法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患在治财无其道耳。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上览而置之。英宗治平四年,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就职。
    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九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时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位则不可。”帝不答。王安石始至京师,诏安石越次入对。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熙宁二年,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吕诲上疏言:“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诚恐陛下悦其才辩而用之。大奸得路,则贤者尽去,乱由是生,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诲既斥,安石益自用,司马光由是服诲之先见,自以为不及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七)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B.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C.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D.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秩,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B. 英宗,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君主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汉武帝。
    C. 邸,文中指神宗尚未即皇帝位时居住的地方,又称“潜邸”,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登基之前居住的地方。
    D. 参知政事,唐代设置,宋初于同平章事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简称参政。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富有实干精神,担任地方官时,在水利、百姓温饱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B. 王安石得朋友赞许,朋友在还是太子的神宗面前的推许,有助于他将来被重用。
    C. 王安石无意仕途进取,多次拒绝朝廷征召,这让他在士大夫中获得很高声誉。
    D. 王安石得神宗认可,与神宗论治国之策,提出变风俗立法度的策略,神宗认同。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2)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诚恐陛下悦其才辩而用之。
    【答案】9. D    10. B    11. C   
    12. (1)他借粮谷给农民,(农民收获后)连本带利一起偿还,使官仓中的新米陈米能轮换交替,鄞县百姓对此感到十分便利。
    (2)王安石对外显示自己的质朴,内心却藏着机巧伪诈。臣确实担心陛下因为喜欢他的口才而重用他。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在此之前,馆阁职位的任命多次下达,王安石总是推辞不赴任,士大夫由此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都只遗憾自己没能见过他一面;朝廷常常想要授给他清要显贵的职位,就只担心他不肯来就任罢了。
    “安石辄辞不起”,句意:王安石总是推辞不赴任。“安石”作主语,“辞不起”作谓语,故该句中间不能停顿,这样就排除AC。
    “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句意:朝廷常常想要授给他清要显贵的职位。“朝廷”作主语,“授”作谓语,“之”“美官”作宾语,故该句中间不能停顿,这样就排除B。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起源于汉武帝”错误。庙号始于商朝。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B.“王安石无意仕途进取”错误,原文“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是士大夫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无意仕途。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得分点为:“贷”,借;“与”,给;“俾”,使、让;“相易”,轮换交替;“便”,感到便利。
    第(2)句得分点为:“外示”,对外显示;“朴野”,质朴;“诚”,确实、的确;“悦”,喜欢。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担任)都官员外郎。宋仁宗嘉祐五年,朝廷征召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喜好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曾经带着他写的文章来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就替王安石宣扬名声,选拔王安石为第一等的进士,授职担任淮南判官。按照旧例,任职期满后,允许官员向朝廷献诗文请求参加馆阁职位的考试,只有王安石不请求应试,调职担任鄞县知县。在鄞县任上,他修筑堤坝,开挖池塘,修造各种水利和陆上工程。他借粮谷给农民,(农民收获后)连本带利一起偿还,使官仓中的新米陈米能轮换交替,鄞县百姓对此感到十分便利。文彦博用淡泊谦退的品行来推荐王安石,请求朝廷能越级提拔任用他,用这样的做法来洗涤士大夫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在此之前,馆阁职位的任命多次下达,王安石总是推辞不赴任,士大夫由此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都只遗憾自己没能见过他一面;朝廷常常想要授给他清要显贵的职位,就只担心他不肯来就任罢了。到这个时候,王安石担任度支判官,听到消息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感到高兴的。王安石对自己的行事极为自信,于是上“万言书”,主旨认为:“现在天下的财富民力一天天地陷入困境,毛病在于官员不明法令制度。借着天下的力量来为天下创造财富,拿天下的财富来供应天下的用度,毛病在于理财没有正确的方法罢了。陛下怎么能一直把上天的短暂眷顾当作是永久不变的,却毫无应对意外变故的忧思呢?”皇帝看过之后就搁在一边。宋英宗治平四年,任命王安石担任江宁府知府,整个英宗时代,王安石受到朝廷征召,不赴任的。
    宋神宗还在颍王府邸时,韩维担任记室,每当他替颍王讲解经典受到称赞时,总是说:“这不是我的见解,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见解。”皇帝从此就很想见到这个人。等到神宗即位,召见王安石,他没来,皇帝对辅佐大臣说:“王安石经历过先帝朝代,每次征召他都不赴任,现在又不肯来上任,果真是有病呢还是有所求呢?”曾公亮说:“王安石真的有辅位大臣的才干,他一定不会欺骗蒙蔽陛下的。”宋神宗元年九月,任命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当时宰相韩琦已经是三朝的执政大臣,说:“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那么是绰绰有余的,但是把他放在辅佐大臣的职位上却是不可以的。”皇帝没有答复他。在王安石刚到京都的时候,皇帝就下诏让王安石越级入宫答对。皇帝说:“唐太宗这个人怎么样?”王安石说:“陛下应该效法尧舜,要唐太宗有什么用呢?”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命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皇帝说:“你的计划措施里,拿什么放在最前面?”王安石回答说;“改变社会风气,确立法令制度,正是当今最要紧做的事。”皇帝非常认可他的话。
    吕诲上奏章说:“最奸邪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忠诚,最欺诈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诚信。王安石对外显示自己的质朴,内心却藏着机巧伪诈。臣确实担心陛下因为喜欢他的口才而重用他,大奸之人一旦得志,那么贤良的人都会离开您,祸乱将从此产生。臣私下里为此而感到忧虑,让全天下人受害的一定是这个人。”吕诲被外放后,王安石更加自以为是,司马光由此佩服吕诲的先见之明,认为自己的识人眼光比不上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嗟”是叹息之声,贬谪分别时的痛苦不言而喻,置于句首,给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B. 首联“谪居”二字,照应了题目中的两个“贬”字点出,笔法轻灵自然,不着痕迹。
    C. 中间两联从李、王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不舍。
    D. “圣代雨露”是古诗中的惯用语,尾联二句既有对友人的劝慰,又有悲观失落。
    14. 本诗以其情感蕴含复杂而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抒情的妙处。
    【答案】13. D    14. ①首联和尾联直抒胸臆,首联中的“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直接抒发作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尾联中的“暂时”和“莫踌躇”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尾联答“委婉表达对圣朝的不满之意,为友人鸣不平”亦可)
    ②中间两联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用巫峡风光、古民谣典故等内容,表达愁绪和对友人的殷切期盼。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尾联……又有悲观失落”错误。“暂时分手莫踌躇”句,诗人对友人的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没有悲观失落。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达方式能力。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中,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直接抒发了作者同情惋惜之情。“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之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化用《巴东三峡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典故,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借用苏武雁足系书典故,借典抒情。“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写李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以上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借荒凉景色来抒发对友人贬谪的愁绪和期盼友人能够从古代名人身上得到慰藉的期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谏君王想到帝位高、担心骄傲自满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劝诫君王要谦虚包容。
    (2)《答司马谏议书》里,王安石认为新法不生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内建筑众多,而且富有特色,“__________________”写飞檐之状;“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建筑物从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
    【答案】    ①.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②.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③. 举先王之政    ④. 以兴利除弊    ⑤. 檐牙高啄    ⑥. 钩心斗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谦、牧、溢、弊、檐、啄、钩。
    三、文言知识考察(本题共9小题,27分)
    1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B. 藉寇兵而赍盗粮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D. 向使四国却客而不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用法以及意义的能力。
    A.“涂”,通“途”,道路;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B.“藉”,通“借”,借给;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C.没有通假字;句意: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
    D.“内”,通“纳”,接纳;句意: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
    故选C。
    17.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B. 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C.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治:社会安定
    D.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司职:司仪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
    D.“司职:司仪”错误。句意: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司职”,行使职权。
    故选D。
    18.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辄倾数家之产              B. 蚕食诸侯                      C. 拔剑撞而破之               D.却宾客以业诸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
    A.“倾”,使动用法,使……耗尽所有;句意: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B.“蚕”,名词用作状语,像蚕一样;句意: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
    C.“破”,使动用法,使……破;句意:拔出剑来敲碎了它。
    D.“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句意:拒绝宾客来使其他诸侯成就功业。
    故选B。
    19.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见全牛也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用法以及含义的能力。
    A.“未尝”,古今义相同:未曾;句意:无非看见的是整头的牛。
    B.“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句意: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
    C.“天理”,古义: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句意: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D.“故事”,古义:前例;今义:一种文学体裁,属于口头文学,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句意: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
    故选A。
    20.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若属皆且为所掳
    C.洎牧以谗诛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冀君实或恕见也。句意: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B.被动句,“为所”被动的标志。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C.被动句,语意被动。句意: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D.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故选A。
    21. 下列各组句子,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终必不蒙见察            百姓之不见保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既得其尸于井
    C.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 然则一羽之不举            大王来何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A.第一句,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
    第二句,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百姓不被爱护。
    B.第一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句意: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第二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既于井得其尸;句意: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
    C.第一句,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
    第二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句意: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D.第一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然则不举一羽;句意:然而举不起一根羽毛。
    第二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句意: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故选C。
    22.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书:信
    B. 汝幸偶我               偶:婚配、嫁给
    C. 吾充吾爱汝之心           充:扩充
    D. 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
    D.“卒:死”错误。句意:哪里料到我终于死在你之前呢。“卒”,最终。
    故选D。
    23.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   )
    A.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燕赵之收藏
    B.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约为婚姻
    D.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损民以益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代词,代指珍宝;句意: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句意:燕国、赵国收藏的金玉。
    B.第一个“其”,代词,它;句意: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第二个“其”,代词,他;句意:那么也要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为志向。
    C.第一个“为”,介词,替;句意: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
    第二个“为”,动词,结为;句意: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D.第一个“以”,介词,凭借;句意: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
    第二个“以”,表目的的连词,来;句意:损害自己而对仇敌有益。
    故选B。
    2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守旧派反对其变法,前后两次被罢相。
    B. 《谏逐客书》是法家学派李斯所写,“书”是“上书”的意思,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逐条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奏”一样都是用来弹劾揭发别人的。
    C.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笔记小说的高峰,是清朝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书斋名,“志”即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
    D. 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举人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考秀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南宋政治家”错误。王安石北宋人。
    B.“与‘奏’一样都是用来弹劾揭发别人的”错误。“奏”是用来弹劾揭发别人的,“书”没有此意。
    D.“还没有考取举人的读书人”错误。童生是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故选C。
    四、写作(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们即将返回美丽的校园上课,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计划本学期开展:建设美丽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烹饪技术秀、读书交流、艺术节等活动。
    为了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在国旗下的演讲稿,标题为“__________,有我更精彩”。
    请你将标题填写完整,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注意格式,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命题作文题。
    材料给出了学校要开展的活动,如建设美丽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烹饪技术秀、读书交流、艺术节等活动。这些内容或让学生热、建设自己的学校,或弘扬传统文化,或鼓励学生学技术多实践、多读书、多接受艺术熏陶等,从不同方面鼓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疑用心良苦。
    作文要求写篇在国旗下的演讲稿,目的是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这是面向全校师生做一次活动动员。作文给出了标题“_______,有我更精彩”,所填内容应该与学校要组织的活动有关,比如可以写“弘扬传统文化,有我更精彩”。要分析为何要弘扬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学生应该做些什么,体现“有我更精彩”。要写出“我”(指自身、或同学们)参与活动,对于活动的作用(或意义),“更”意在突出(或比较或强调)。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最后一定要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
    立意:
    1.建设美丽校园,有我更精彩。
    2.多彩艺术节,有我更精彩。
    3.读书交流会,有我更精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