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扫地人 梅子涵 ①我是写过扫地工的,忍不住又想写,这回写的是老董。他是小区这几年的一个扫地工,扫的区域也是我住的这一块。几年前是另外一个山东人,后来离开了,现在是老董。 ②老董是苏北人。他扫地的扫把很大,但是人瘦弱、矮小,所以他几乎和他手中的扫把一般高矮。他很是用力,扫得“唰-唰-唰-唰”,以前的山东师傅也是一样,他们都是认真的工作者、扫地人。我总能看见他。有的时候没看见人,但是听见“唰-唰-唰-唰”,就知道是他在扫地。 ③他专心得很。不东张西望,甚至你喊他,他也只是稍微抬抬头。他只看着地上,挥动手,移动脚,走得不急不躁。仔细看着他,会油然觉得,扫地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扫着地上的从早到晚,日月时光由他度过,辛苦也安心,干干净净,夜晚的睡眠应当可以很深沉,春眠不觉晓,冬眠不觉冻,一年四季。 ④他的背有些驼了。他以前是在小区北面那一块扫,再以前是在别的小区扫,他离开苏北老家已经蛮久了,蛮久时间不干农活了,六十多岁了,住在马路对面不远的出租房里……这些都是他断断续续告诉我的。 ⑤我在路上遇见他,会和他说说话,问问他东和西,他就断断续续告诉我这些南和北。他喊我老师,声音的末梢都是微微扬起,那是一种和我渐渐熟悉的亲近,也含着尊敬。他一定也感觉得出我尊敬他,我有时喊他董师傅,有时喊他老董。开始的时候,想送两块糕点给他吃,却会犹豫,怕他会认为我是自己不吃的才给他,所以就很认真地说,董师傅,吃块糕点吧,休息一下,味道很好的。甚至是我边吃着,边把给他的那份递给他,这样就看得出我们吃的是一样的,“一样的”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确是一样的,虽然我当老师,他扫地。 ⑥我问他喝茶吗?想送他些茶叶,让他泡好了放在工具车上。但是他说不喝茶,只喝水,所以后来我给他糕点时就说:“老董,你喝下午水的时候吃吧。”没有说下午茶。他已经熟悉我幽默里的心意了,说,嗯哪,谢谢了。 ⑦其实,当我们说着是“一样的”时候,心里、意识里还是有着些“不一样”。如果真的原本就觉得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强调呢?很多的“一样”“应该”都是在远方,人性的完美尤其在远方,只能是我们自己半小步、一小步认真地去接近。 ⑧老董嘴上总叼着一支烟,手握着扫把,烟云袅袅,全飘在脸上。我不知这个香烟有什么好抽的,“老董,你老叼着一支烟,眼睛睁得开啊?你倒是说说,抽这个有啥意思?”他说:“习惯了。”我就告诉他,我下过乡,当过知青,他说,他们老家也有知青,就是知识青年不是么?我说是的,我当过知识青年。我告诉他,我当知识青年时也抽过香烟,是下乡第一天晚上抽的。那个晚上,我把箱子里带着的《资本论》拿出来看,翻开书页,就想,抽根香烟吧。我觉得看《资本论》的时候抽根香烟会很有水平。我从上海带了一包海鸥牌香烟。那时,香烟凭票购买,一家人家一个月买不了几包。大前门和飞马牌都是不带海绵嘴的,凤凰牌和海鸥牌带海绵嘴,我偷偷带了一包海鸥牌。我点燃了香烟,看着自己的右手,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呢,还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样子比较老练,有水平。可是这时闻到了烧焦的味道,扭头一看,帐子被烧了一个洞! ⑨那是一顶新帐子,我慌慌张张掐灭了香烟,把它扔到窗外。窗外是一条小河,里面养着不少鱼,河水很清,我喜欢蹲在石板上洗脸,有的时候不用井水,而是用河水刷牙,觉得那是浪漫主义。往河里扔烟头的时候,正好有一条鱼跃出水面,声音很响,把夜晚的宁静撕了开来,立刻,又合拢了。很年轻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这些天真的美好,常常不着调,乱七八糟,有些滑稽,但旋律很悠扬。 ⑩我说着这些情节的大意,老董听着,他戴着眼镜,眼镜斜挂下来。我对他说:“老董,从那以后,我就不抽烟了。”我说:“香烟有什么好抽?”他说:“习惯了。”我在说的时候,没有把《资本论》的书名隐去,也没有问他知不知道那本书,那样问不好,反正他听得笑嘻嘻,我对他说:“你以后少抽一点烟,不要老是叼着,把脸熏黑了,你老婆不要你了!”他嘿嘿笑:“我老婆也抽。”其实那时,我根本读不懂《资本论》,只是很要上进的,装得有水平。他继续去扫地了,“唰-唰-唰-唰”。 ⑪天气特别好,我正坐在阳台上,想写出这个文章的结尾。听见了“唰-唰-唰-唰”的声音,站起身看,老董正从小路的西面扫过来,小路在两排树的中间,号称林中小道。老董低着头,嘴上叼着烟,每一“唰”都凝神。我很想喊他,而心里想的是,每天都这样扫,重复的动作,重复的平静,他的心里想的都是一些什么呢? ⑫我们实在都是不那么知道的,正像他也不会知道我,能看见的只是门前屋后每天都干干净净。可是又总是有人把垃圾扔在干干净净的路上,而且他们的头都是昂得高高的,装成蛮高贵的样子,所以难道真的一样吗,还是真的不那么一样? ⑬我不是想要讨论一样不一样,只是说了一点扫地老董的事,他扫把下的“唰-唰-唰-唰”,一年四季平凡的干净声音。干净是不容易的。 8.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9.有人认为,第⑧⑨段写我抽烟之事与老董无关,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给出判断且说明理由。(4分) 10.文中多次出现“唰-唰-唰-唰”一句,赏析其在构思上的妙处。(4分) 11.赏析标题“扫地人”的丰富内涵。(4分)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3分)示例1:作者认识到不管何种职业身份其本质相同,体现出作者认识上的转变过程,“其实”一词带有转折意味,突出作者对人性的完美的追求及自我省察激励之意。 示例2:表现作者与老董的关系,虽然熟悉却仍然具有隔阂的事实;表现作者对与老董关系的深刻认识,流露出作者愧疚之情,是对人性深层思考后的表现。 9.(4分)我认为,不可以删去。第⑧⑨段写我抽烟之事衔接前文老董抽烟的画面(1分);我当知识青年时偷偷抽香烟,故作老练自以为得意的抽烟姿势,并回忆扔香烟的静谧河水(1分);这些内容体现年少时的我简单天真、烂漫纯真,凸显此时我的变化,引起自我反思(1分);与尾句“干净是不容易的”形成呼应(1分)。 10.(4分)第一处的“唰-唰-唰-唰”形象地刻画了扫地工老董的人物形象(1分);第二处的“唰-唰-唰-唰”从回忆拉回现实,由虚转实,文章层次推进鲜明(1分);结尾处的“唰-唰-唰-唰”丰富文本主旨,引人深思(1分)。“唰-唰-唰-唰”一句多次出现,使文本各部分之间衔接顺畅(1分),且强化突出作者对扫地人老董一年四季平凡的干净声音的内心触动(1分)。 11.(4分)表象义:指作者小区里扫地工老董,表达作者对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赞美与尊敬(1分);内涵义:在作者对扫地工自尊心的照顾与善意的幽默中,体现作者对彼此之间本质相同的平等的认识以及对人性完美追求的自省(1分);通过贯穿全文的扫地工扫把的“刷刷”声,其重复动作背后凸显出一年四季的辛苦平凡与内心精神的纯净平静(1分);与装高贵的人之间形成对比,流露作者对不善待、尊重他人的人的不满,有一定的批判意味(1分),体现出作者对嘈杂社会中保持一份精神层面的干净简单、纯真浪漫的不易与理性深思(1分)。(1点1分,得满4分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