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九日次韵王巩①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②。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③。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元年,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王巩,苏轼的诗友。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②青州从事,《世说新语》载,晋朝桓公手下有个主簿,每有酒时,桓公总要叫他先品尝。他称好酒为“青州从事”。③最后两句反用唐郑谷《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韵是按照别人诗的原韵和诗,这首诗是苏轼在九九重阳日与诗友王巩的和答。 B.“醉“欲眠”“罢休”等词语表明诗人和友人开怀畅饮,也表明了重阳相聚的欢愉兴致。 C.颔联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自嘲平添白发,青春不再,同时也夸赞了友人的诗歌才华。 D.颈联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老子”指自己,劝友人和自己一起登楼赏秋。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4.答案:1.C 2.①意为我们相逢相聚不用急着回去,重阳节之后菊花就会枯萎,蝴蝶无花可依,也会不禁犯愁。②表达了诗人面对重阳节的秋色,尽管青春不再,但也要及时行乐,享受这难得的秋色。③也隐含了自己年华逝去(或不被重用)的惆怅,暗示自己就如同那过时的菊花一样。 解析:1.颔联“三千丈”“一百筹”运用了夸张手法,没有运用“比拟”的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