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搪(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链接材料】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人继承和发扬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空前高涨。
B. 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第一步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C. 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D. 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B.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 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
D. 要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使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日常农业生产及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才可以指导国计民生。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业。
B. 《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 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被列国家级非物入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D. 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原因。
5. 张艺谋总导演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序幕。请你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这一设计的意图的理解。
【答案】1.A 2. D 3. C
4. ①中国古代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和发达的农业作为先决条件;②中国古代先进的天文知识与农学高度配合是必要的技术条件;③中华文明是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文明模式;④秦汉时的郡县制为二十四节气的推广和最终完成提供制度保障。(意思对即可。)
5. ①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选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冬奥倒计时,表达民族自豪感。②借冬奥会推广中国文化: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③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④表达希望与祝福:立春预示严寒结束,春天到来,也是冬奥会蕴含生命力与希望的最好象征。(或者与本届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吻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人继承和发扬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空前高涨”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五段“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知,是申遗成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更多地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分析,提到化肥与农药给环境与生态带来的副作用,所以不能单纯的引进西欧农业模式,要有取舍。
B.“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证明”于文无据,虽然从材料二第二段可推出“二十四节气需要天文与农学知识高度配合”,材料一第五段也明确指出“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但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这一事实,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独特性,并不能作为中国早期文明“优”于其他文明的证明,因此这一结论于文无据。且不同文明体特点不同,并无优劣之分。
C.“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曲解文意。材料二第四段中“传承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和“创造性利用”之间是递进关系,选项中将“创造性利用”表述为方法途径,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观”表述为结果,曲解了句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是由此产生的结果,而且“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内在统一的,并非“丰富多彩”。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包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的原因以及现实意义两方面。
A.为事实论据,说明中国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可论证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
B.属于道理论据,引用《审时》中“三才”思想与农业关系论述,证明中国古代农学思想发达是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的条件之一。
C.是事实论据,支撑的是材料二的观点,论证我国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且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各族共享的观点。
D.以游牧文明和材料中的农耕文明进行对比论证,说明游牧文明不具备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条件,从而证明具有农业基因的中国具备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条件。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说“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可见中国古代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和发达的农业作为先决条件;
材料一第二段说“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糖(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可见中国古代先进的天文知识与农学高度配合是必要的技术条件;
材料一第三段说“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可见中华文明是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文明模式;
材料二第三段说“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可见秦汉时的郡县制为二十四节气的推广和最终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张艺谋为何要选择二十四节日倒计时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倒计时?首先是因为二十四节气被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材料一最后一段说“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见张艺谋这样做是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表达民族自豪感。
其次,是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材料一第五段说“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材料二最后一段说“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见张艺谋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借助冬奥会这个平台推广中国文化。
第三,冬奥理念与二十四节气理念一致,材料一倒数第二段说“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而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体现的也是团结合作的理念,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以二十四节气做冬奥倒计时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
相关链接中说“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立春预示严寒结束,春天到来,也是冬奥会蕴含生命力与希望的最好象征,可见以二十四节气做冬奥倒计时是表达希望与祝福。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深巷里的老墙
梁衡
①在婺源农村小住了几天。徽式民居总是窄窄的巷子,高高的墙,房与房的距离又近,一出门,迎面就是一堵墙,一走路,人就夹行在两墙中间。每天出出进进,这墙就是一幅读不完的画。
②当地传统的砌墙方法是薄砖立砌、横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这样既节省材料又可保温,而且土在墙中,寓田于墙。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瓦的徽式格调。当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③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洇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我儿子是学画的,他说国画里所讲的线条、皴法、留白,西画里讲的光影、色调、透视,在这墙上都可以找到,就是课堂上没有讲过的这里也有。人工艺术在自然面前是这样渺小,他自从住到这里就再也没敢画过一笔画。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
④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墙,上面就爬满了积年生的薜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凉粉。这是一面既能看又能吃的墙。植物学家考察物种的多样性,有一个方法叫“打方”,即在地上划定一个正方形,细数其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我就试着任选了一面墙,借手机上的识花软件,一个一个地认识这些素昧平生的花草。单听它们的名字,就让你心里暖暖的。那紫云英,本是水田里的绿肥作物,这时也飞上墙头,从叶间探出紫色的小花,回望它走来的田野;有名为“窃衣”的,是隐身高手,它开着白色的小花,籽带绒毛,总能偷偷粘在衣服上跟你回家,落户墙角;有一种野草莓,酸酸甜甜,名“蓬虆”,唐人贾岛的诗里居然写到它:“别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识牡丹花。”
⑤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比画展更好看。这是一面面实实在在的生态墙、文化墙。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砖、突显一块青石或留下一段粉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
⑥一天,我偶然与儿子说起这几日读墙的感觉,他说:“你不知道咱们这房子的西边有一面老墙,每当夕阳晚照时,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心里发颤。我修这房子时专门为了它开了一扇西窗,为了能最佳取景,还不厌其烦地改窗框、配窗帘。但突然有一天西边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眼前,挡了个严严实实。”
⑦第二天,我就去寻访这堵老墙。原来它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墙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和白色的灰缝,甚至你都能感觉到还有一位砖瓦匠正在工作。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错的砖块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别具韵味。唯有那个高高的楼角还十分完整,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图形。楼角上方白云来去,一只孤雁在天际盘旋,风在轻轻地打着口哨。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我一时惊呆了,如果要给眼前的这幅画起个名字,就叫岁月。我知道严田这个村子是有来头的,历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进士。你看脚下的石板路与河边的洗衣石,路上一低头就是一块废弃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树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岳飞曾在这一带驻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
⑧在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夯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长满嫩绿的厚厚的苔藓。苔藓这东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砖、旧瓦、朽木、断墙,都一律公平地给它们穿上鲜亮的绿装。现在这绿苔青瓦的屋檐压得很低,直遮住了老土墙的额头,而墙脚正绽放着一束灿烂的花。
⑨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身影。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
(有删改)
文本二:
我喜欢梁衡散文,不仅仅因为他能巧夺天工般地驾驭语言,还因为他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及其营造的意境和境界,读者可以在美的享受中与他的思想一起共鸣,这是梁衡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
过去,教科书常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现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材料组织、谋篇布局可以比较自由,只要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即是一篇好散文。梁衡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散文既然是一种艺术,就必须符合美的要求,在文章组织中要讲究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所谓描写之美,就是“作者能将要说的事物客观地、清楚地写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要求如实,不走样,能显示事物本来的美”;所谓意境之美,就是“作者在对某事物的描写或某种思想的表达中能产生一种美的氛围、意境,将读者引到一个美的精神境界”;所谓哲理之美,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作了描述,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并感染了读者后,又进一步升华到一种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种新理念,创造出一些警句哲言,将其“定格”下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
(摘编自张维佳《梁衡散文的意境和境界》)
6. 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写儿子“再也没敢画过一笔画”,是因为他敬畏岁月之笔技法高妙造诣精深。
B. 第④段中介绍了植物学“打方”的方法,是为了突出生长在墙体上的植物丰富多样。
C. 第⑤段“花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用拟人手法写花草老墙搭配和谐,相得益彰。
D. 第⑥⑦段写读一面老墙的经历,与前文读墙的感悟进行对比,彰显了老墙明丽的美。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徽式民居巷窄、墙高、房近而造成出入不便,欲扬先抑,增加了文章层次。
B. 文章间或用第二人称,便于抒发感情,同时将读者引入情境,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C. 文章引用贾岛和岳飞诗句,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文采,增强了表现力。
D. 结尾将老墙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中,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两个问句,发人深思。
8. 文本一第①段中说“这墙就是一幅读不完的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文本二写到了梁衡散文创作的“三重美”,请你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理念的。
【答案】6.D 7. A
8. (1)徽式民居的窄巷高墙上有大自然做的神妙的画卷。
(2)岁月在墙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记,是生态墙,文化墙。
(3)岁月是读不完的画卷,需要人们好好体悟和珍惜。(意思对即可。)
9. (1)描写美: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墙与墙上的植被,生动形象的写出墙由新变旧的过程,写出了老墙虽坍塌老化,但富有生机的特点。
(2)意境美:作者描写老墙时,将坍塌的砖瓦、残存的棱线、高耸的楼角等,配以蓝天、白云、孤雁、夕阳、风等,动静结合,营造出苍凉雄浑的意境。
(3)哲理美:文章体现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将老墙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中,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两个问句,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哲理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明丽”错,由原文“每当夕阳晚照时,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心里发颤”“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我一时惊呆了,如果要给眼前的这幅画起个名字,就叫岁月”等句子可以看出,六、七两段主要表达了老墙的岁月沧桑感,并非彰显了老墙明丽的美,应该是悲壮沧桑美。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A.“出入不便,欲扬先抑”错,原文第一段并没有“造成出入不便”的意思,所以没有“欲扬先抑”。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墙就是一幅读不完的画”,这句话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本体为“墙”,喻体为“画”,用“就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大自然以墙为画布,以岁月为画笔,“当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用高超的画技在墙上留下印记,使其具有丰富的内涵;老墙既充满生机又饱含历史沧桑感,见证了本地悠久深厚的文化,“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身影”。改句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以下段落总三个角度和侧面表现墙是读不完的画作。
由“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洇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徽式民居的窄巷高墙上有大自然做的神妙的画卷。
“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比画展更好看。这是一面面实实在在的生态墙、文化墙”,岁月在墙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记,是生态墙,文化墙。
“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在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被主人遗弃,夯筑的红土墙面上夹杂着石块草根。而一坡青瓦斜披而下,瓦上长满嫩绿的厚厚的苔藓”“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已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岁月是读不完的画卷,需要人们好好体悟和珍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由“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有时还被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然后,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单听它们的名字,就让你心里暖暖的。那紫云英,本是水田里的绿肥作物,这时也飞上墙头,从叶间探出紫色的小花,回望它走来的田野;有名为‘窃衣’的,是隐身高手,它开着白色的小花,籽带绒毛,总能偷偷粘在衣服上跟你回家,落户墙角;有一种野草莓,酸酸甜甜,名‘蓬虆’,唐人贾岛的诗里居然写到它:……”可见答案(1)描写美: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墙与墙上的植被,生动形象的写出墙由新变旧的过程,写出了老墙虽坍塌老化,但富有生机的特点。文章的文笔幽美,如体现了描写美的特点。
由“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砖、突显一块青石或留下一段粉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错的砖块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别具韵味。唯有那个高高的楼角还十分完整,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图形。楼角上方白云来去,一只孤雁在天际盘旋,风在轻轻地打着口哨。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可见答案(2)意境美:作者描写老墙时,将坍塌的砖瓦、残存的棱线、高耸的楼角等,配以蓝天、白云、孤雁、夕阳、风等,动静结合,营造出苍凉雄浑的意境。作者对花草、苔藓等植被的描写,在内容和主题上一方面表现了墙的岁月的久远,同时借这些植物也表现了墙的顽强生命力,表明了“墙”一直是活的,暗喻了中华民族生命力的顽强。在表达上,对这些植物的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让文章充满意境之美。作者通过现场的观察和对过去历史的回忆,紧紧抓住被描绘对象的特点,给文章营造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这些,均体现了文章的意境美的特点。
由“人工艺术在自然面前是这样渺小,他自从住到这里就再也没敢画过一笔画。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风雨如刀,岁月如锥”“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砖、突显一块青石或留下一段粉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当年的芊芊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的墙头上”“难得这深巷里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可见答案(3)哲理美:文章体现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将老墙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中,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两个问句,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哲理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以所乘骓马赐亭长,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藉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示中郎骑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至其城下,犹闻弦诵之声。为其守礼义之国,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鲁乃降。汉王以贵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春正月,诸侯王皆上疏,请尊汉王为皇帝。二月甲午,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帝西都洛阳。夏五月,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
B. 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
C. 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
D. 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亭长,官名。秦汉时,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掌治安、诉讼、旅宿等事。
B. 弦诵,乐歌声与读书声,泛指学校教学活动。语本《礼记》:“春诵,夏弦。”
C. 皇帝,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号。自周始,天子称皇帝,之前多称帝或王。
D. 运筹,制定策略,谋划。筹本为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后代指谋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不愿渡江,因为他觉得兵败是上天要灭亡他,况且当初他与八千子弟渡江西征,现在仅剩他一人生还,他无脸面再见江东父老。
B. 在与汉军厮杀中,项羽身遭十余处创伤,他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买自己的头颅,还有分封万户之地的赏赐,就送了个人情给吕马童,自刎而死。
C. 高起等人认为高帝不吝啬,只要臣子有功劳,就一定酬报他,项羽却妒贤嫉能,残害功臣,因此失去天下。高帝否定了他们的意见。
D. 高帝认为张良、萧何、韩信皆为人中英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他们,但能重用他们,这就是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群臣心悦诚服。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2)马童面之,指示中郎骑王翳曰:“此项王也。”
14. 楚地都被平定后,唯独鲁县拒不投降。汉王本来打算屠城,后来为何改变了主意?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答案】10.B 11. C 12. C
13. (1)江东虽然狭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几十万人,也足够可以称王了。
(2)马童面对项羽,(把他)指给中郎骑王翳看,说:“这就是项王。”
14. 汉王从弦歌、诵读声中看出鲁县是信守礼义的地方,当地百姓能为君主尽忠死节,于是改变了主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王用安葬鲁公的礼节(楚怀王起初封项羽为鲁公)将项王埋葬在谷城,亲自为(他)发丧举哀,哭悼一番后才离去。对项王的旁系亲属都不杀害。把项伯等四人都封为列侯,赐姓刘氏。被掳掠到楚国的百姓,都准许他们回去。
“于谷城”是“葬项王”的后置状语,表示“葬”的地点,不能断到下句开头,排除AD。
“哭之而去”语意已完整,“诸”是“项氏枝属”的定语,不能断到上句结尾,排除CD。
“略在楚者”是一个整体,作“诸民”的后置定语,不能将“在楚者”断到下句开头,排除A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自周始”不对,应为“自秦始”。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自称为“始皇帝”。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
C.“高帝否定了他们的意见”曲解文意。从下文高帝所说的“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来看,高帝并没有否定他们的意见,只是认为他们的意见不全面,没有说到最关键的地方。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地方”,土地方圆;“足”,足够。“王”,称王。
(2)“面”,面对;“指示”,指着给……看;“此项王也”,判断句,这就是项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至其城下,犹闻弦诵之声。为其守礼义之国,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鲁乃降”,可从中提取出两点,“犹闻弦诵之声。为其守礼义之国”,即“鲁县是信守礼义的地方”;“为主死节”,即“当地百姓能为君主尽忠死节”,于是他改变屠城的想法,转而“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使其投降。
参考译文:
这时,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将船只停靠在岸边,等待他上船,对项王说:“江东虽然狭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几十万人,也足够可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也无法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况且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除我之外)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父老怜悯我,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再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心中就不感到惭愧吗!”于是将所乘的骓马赐给亭长,命令骑兵统统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军交战。仅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数百名汉军,他自己也身受十多处创伤。(项羽)回头看见汉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友吗?”马童面对项羽,(把他)指给中郎骑王翳看,说:“这就是项王。”项王于是说道:“我听说汉王用千金悬赏(重金征求)我的头颅,分给上万户的封地,我就送给你这个恩惠(人情)吧。”于是自刎而死。楚地全部被平定了,唯独鲁县仍不投降。汉王率领天下兵马,打算屠灭它。(大军)抵达鲁县城下,仍然听到弦歌、诵读之声。因为它是信守礼义的国家,为自己的君主尽忠死节,(汉军)便拿着项王的头颅给鲁县父老看,鲁县这才投降。汉王用安葬鲁公的礼节(楚怀王起初封项羽为鲁公)将项王埋葬在谷城,亲自为(他)发丧举哀,哭悼一番后才离去。对项王的旁系亲属都不杀害。把项伯等四人都封为列侯,赐姓刘氏。被掳掠到楚国的百姓,都准许他们回去。春季正月,诸侯王都上疏,请求推尊汉王为皇帝。二月甲午,汉王于汜水之北即皇帝之位。高帝向西建都于洛阳。夏季五月,高帝在洛阳南宫设宴,说:“各位列侯、各位将军,不要对我隐瞒,都来说说这个道理,我取得天下是何原因?项氏失去天下又是何原因?”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谁攻取了城池、占领了土地就分封给他,与大家同享利益。项羽却不这样,(他)对有功的人嫉妒,对贤能的人怀疑,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帝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帷幕中拟定作战策略,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英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仅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群臣都心悦诚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宣城赴官上京
杜牧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注:唐开成四年(839年),杜牧从宣城赴官上京的途中,巧遇回宣城的好友裴坦。杜牧回首自己十年辗转江湖的幕府生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赠好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潇洒一词概括了自己辗转江湖十年间的生活状态。几乎每天都在和朋友一起喝酒,畅叙友情,非常快活。
B. 第三句写诗人行游于宣城郊野,观山望水,自得其乐。“惊梦”一词写出了诗人大醉初醒的情态,耐人寻味。
C. 诗人用“何处”和“几人”分别表达了对宣城山水的赞赏与依恋,以及因此地有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得意。
D. 这首诗层次分明,把落魄诗人的胸襟间事渐次说尽。其中既有风流倜傥的韵味,也不乏豪宕雄浑的气势。
16.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A 16. ①厌倦官场。认为赴京做官是“蹉跎”,虚度时光。②有归隐之心。把“尘冠挂却”看做“闲事”。③对宣城山水及老朋友的眷恋。盼望将来要“访旧游”。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A.“畅叙友情,非常快活”与诗意不符。本句由于有“潇洒”一词,可能会引起考生对诗人情感的误读。“酒杯无日不淹留”,诗人整天喝酒,乃是借酒消愁之举,于放浪形骸中见愁闷之情。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歌的前三联是诗人对宣城一带十年生活的回忆和感悟,而尾联则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尘冠挂却”指辞官归隐,作者认为这是普通寻常的“闲事”,足见不把功名利禄和官职地位放在心上,流露出归隐之心。
“蹉跎”指做官的时光,作者认为做官的时光是蹉跎光阴,可见他厌倦官场。
“访旧游”是对自己在宣城好友的挂念与当初在宣城度过的游山玩水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作者尾联说自己将要辞官归去,将曾经蹉跎了的做官时光拿来寻访旧友,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之游、朋友之谊的眷恋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答案】 ①. 有善始者实繁 ②. 能克终者盖寡 ③. 名实已明 ④. 而天下之理得矣 ⑤.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⑥.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善”“寡”“已”“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联常书写张贴或者刻画悬挂到楹柱上,故也称“楹联”。楹联_______,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可分为春联、喜联、庙联、车联等。它是以汉语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基础的一种文化样式,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以整齐雅致的形态出现,具有形式上的美感,还在于在对仗节奏中体现声律美,_______音乐感。
春联作为年俗的楹联,两千年来盛传不衰,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_______下来的一副经典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其意蕴便来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楹联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_______,内蕴丰富宏大,内涵幽远深邃。它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传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名目繁多 突现 流传 无所不至
B. 不一而足 突显 留传 无所不至
C. 不一而足 突现 留传 无所不包
D. 名目繁多 突显 流传 无所不包
19.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要习俗,下列诗句所描述的节日与春节相关的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C.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D.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20. 下面有一副对联,其下联句序、结构已打乱,请重新调整排列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 树边 小苑 舜日尧天一庭 莺唤起 看池边 此间有 佳丽 西回 绿树
【答案】18.D 19. B
20.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根据后面“春联、喜联、庙联、车联”可知,此处是说楹联的名称很多,应使用“名目繁多”。
第二处,突显:突出地显露。突现:突然出现。此处是说显露出音乐感,应使用“突显”。
第三处,流传:事迹或作品等从历史上传下来并传播开去。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辈。前者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而后者只能是纵向;前者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后者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是当事人刻意要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并传递下去。语境是说春联的传承,是依靠其自身的生命力,应使用“流传”。
第四处,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进去的。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此处是说楹联包含的内容丰富,应使用“无所不包”。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选自唐朝韩翎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大意是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诗句提到的是寒食节,与春节无关。
B.“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选自唐代高适的《除夜作》,大意是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诗句与春节有关。
C.“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选自唐代罗隐的《七夕》,大意是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那户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诗句描写的是七夕节,与春节无关。
D.“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选自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大意是听说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灯火热闹非凡,华丽的车辆,俊秀的宝马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多,宛如神仙境界。诗句描写的是元宵节,与春节无关。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和对联的对仗的特点可知,“大”对“小”,“东”对“西”,所以“小苑西回”对“大江东去”;“浪淘尽”是名词和动词组合,“莺唤起”与之词性相对,数量词“千古”对“一庭”,所以“莺唤起一庭佳丽”对“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是动词和方位词组合,“看池边”与之相对,“绿树”与“青山”词性相对,所以“看池边绿树”对“问楼外青山”;“树边”与“山外”“红雨”与“白云”词性相对,“此间有”对“何处是”,“舜日尧天”对“唐宫汉阙”,所以“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对“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综上,下联是“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二)语言文字运用1l(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②“《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楼梦》评点。③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④“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了解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21. 语段中划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① B.② C. ③ D. ④
22. 高一6班的李明同学下周要在班级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上为同学们做一次演讲,请你根据语段内容为他总结推荐阅读《红楼梦》的三条理由。
【答案】21.D 22. ①《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②《红楼梦》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③《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体验人生。(意思对即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是并列谓语,中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上海华东师大的学者的话“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可得出《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
根据第二段作家王蒙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可得出《红楼梦》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
根据第二段作家王蒙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可得出《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根据“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了解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可得出《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体验人生。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但是,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上面文字节选自一位母亲作家写给自己刚满百天的孩子的信。作为高中生的你,读了这些内容,有着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这是一位母亲作家给自己刚满百天的孩子写的信的一部分内容。材料第一段是母亲对成功的认识,她认为成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和热情。材料第二段重点强调,虽然并不寄希望孩子有大成就,但是希望她有好的品格,能够感受世界的美好,用自己的好品格让世界变得更好。材料第三段从人的本质和尊严对孩子提出希望,她希望孩子有无尽的求知欲,她希望孩子追求真善美。三段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对孩子提出了希望,而这三个方面是写作的方向。
归纳总结材料内容可知,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一是对所做的事情要充满敬畏和热情。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会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只有常怀热情,我们才不会对自己所做之事产生倦怠。而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所必需的。二是无论有无大的成就,一个人的人品必须是过硬的,对世界充满美好的期盼,并且能够为了世界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人的求知欲不能丢,永远不要放弃追求真善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选择其中一点来写,也可以选择几点来写。
从写作任务来看,作为三名高中学生,看完这封信后会有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也就是说,要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谈你的认识。而认识的内容就是母亲给孩子信中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和观点。比如,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没有敬畏和热情?你认为这种态度对于做事情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写作任务。当然你对品格、对求知欲等有什么样的看法?总之,根据母亲信的内容,体现你作为高中生的思考和认识。
立意:
1.做事要心怀敬畏和热情。
2.感受世界的美好,成全世界的美好。
3.永远充满求知欲。
4.永远追求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