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永遇乐·投老空山 辛弃疾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①空山,万松手种,政尔②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③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④急,片云斗暗。 【注】①投老,将老,临老。②政,通“正”。尔,如此,这般。③停云,停云堂,是词人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的《停云》诗为思念亲友而作。④催诗雨,杜甫诗中有“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主要抒发了由新种杉松和修书未成而引起的感慨,表现了词人此时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 B.“政尔堪叹”,词人感慨自己将来恐怕看不到杉松成荫,更感叹繁华和欢娱多么令人留恋。 C.“万事不关心眼”,词人想要归隐后不再理会闲事,欲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来摆脱内心的挣扎。 D.词人梦醒后,起身欲给亲友写信。片刻间狂风怒号,倒翻纸笔;又突然片云昏暗,急雨催诗。 16.这首词思想情感丰富,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分析不当,“更感叹繁华和欢娱多么令人留恋”错误,应是“更感叹古来繁华皆成荒芜,历来欢娱只留空恨,使后人凄然伤怀而已”。 16.①借事抒情,词人借“新种杉松”,感慨年岁渐高而恐怕看不到杉松成荫,感慨世事沧桑和古今兴废让人伤怀。 ②借典抒情,词人借用陶渊明《停云》诗,表达了对亲戚故旧的思念之情。 ③借景抒情,词人借“风怒”和“雨急\“抒发了自己的矛盾心情,天气突变,词人心态彷徨,想要超脱而又不甘寂寞。(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表达技巧(抒情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词大意,了解常用的抒情手法;然后要结合词句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最后概括,分点作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