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A
2.B
3.C
4.①以设问提出论点,引发读者思考。②选文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中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③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更鲜明地论证观点。
5.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当下如何让戏曲蓬勃发展。②材料二侧重论述新媒体对戏曲娱乐性带来的积极影响。③材料三重点分析当下戏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当代戏曲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娱乐方式更多样化”错误,原因概括不全面。由原文“秦华生认为,近几十年来,戏曲之所以逐渐萎缩,虽然跟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但就戏曲自身而言,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可知,当代戏曲衰落还有“戏曲自身”的原因,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
C.“证明利用新媒体既可以推广戏曲,还可以提升戏曲自身专业水准”错误。昆曲元素融入手游《楚留香》的案例论证的是“戏曲也开始跨界进入网游、手游,把戏曲的娱乐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D.“使得高端、精品剧作层出不穷”错误。由原文“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可知,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也就是说“高端、精品剧作”并不是“层出不穷”。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若不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错误。由原文“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可知,原文说的是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而不是“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戏曲要与时俱进,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戏曲要守正创新,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
C.“演出经典剧目《锁麟囊》《白蛇传》”没有体现戏曲的创新,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6.A
7.C
8.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②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力的严正“审讯”。
9.①人物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紧凑。②人物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的。③人物对话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说张扬正直正义、批判腐败丑恶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步揭示出来的。④凝练生动的对话增强了读者的在场感,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解析】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错误,真正使奎尔陷入紧张慌乱的应是瑞恩斯提到了兰德被杀一事。文中当瑞恩斯提到兰德被杀时,“奎尔心里暧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继而“咬紧牙关",表明其内心高度紧张,濒临崩溃。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用意有别”错误,根据前后文意可知,两处动作描写表达效果相近,都是表现瑞恩斯的从容自信和对奎尔警官的蔑视。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D
17.B
18.(1)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 陛下轻视士人爱骂人,我们为道义不受辱,所以害怕而逃避。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动词,生病。 句意:张良也跟着入了关,身体经常有病。
动词,怨恨、痛恨。句意:天下怨恨自己君王的人,都想跑来向大王您申诉。
B.动词,更换。 句意:现在皇上每天都想着换太子。
动词,更换。句意:用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C.动词,偏爱。句意:因为偏爱而想要更换太子。
形容词,吝啬。句意:大王您不要以老百姓说您吝啬感到奇怪。
D. 动词,设置。句意:摆酒,太子服侍。
动词,舍弃、丢下。句意: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 形容词作名词,急迫困厄的处境。句意:当初皇上多次在危难之中。
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B. 形容词作动词,看中。句意:但皇上很看重这四个人。
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痛快。句意:我怎么会这样做才感到痛快呢?
C.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句意:皇上目送他们。
名词作动词,示意,使眼色。句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
D. 名词作动词,客居,居住。句意:就住在建成侯那里。
名词作动词,考虑。句意:希望您考虑谋划这件事。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介词,用。句意:这很难用口舌来争辨。
介词,因为。句意: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
B. 介词,和。句意:和皇上很自然地谈论天下很多事。
动词,结交、亲附。句意:失去自己结交的国家,这是不明智的。
C.介词,凭借。句意: 张良便借病不再上朝。
介词,趁机。句意:趁机击杀刘邦在他的座位上。
D. ……的原因。句意:不是讲天下兴亡的原因。
……的原因。句意: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何为”正常句式为“为何”。句意: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A. 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没有被爱护。
B. 主谓倒装,“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正常句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
C. 状语后置,“异乎三子者之撰”正常句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句意: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D. 宾语前置,“莫之能御也” 正常句式为“莫能御之也”。句意:没有人能够抵御他。
故选D。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B. “盖”,通“盍”,何,怎样。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您果真能够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用车迎接,再让能言善辩者去请,(他们)应该能来。他们来了以后,就作为太子的贵宾,经常带着上朝。
“金玉璧帛”作“爱”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B;
“为书”为“太子”的谓语和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D。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D.“依其生前事迹赞扬死者的一些称号”错误,不一定全是赞扬, 应该是“褒贬”。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被皇帝贬谪的四名士”错误,由原文“四人年老矣,皆以上嫚娒士,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可知,这四个人不是被贬谪,而是逃到山里的。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鄙”,把……作为边境;“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国家);“焉”,为什么;“陪”,增加。
(2)“轻”,轻视;“辱”,受辱;“亡匿”,逃避。
参考译文:
张良也跟着入了关,身体经常有病,少食五谷来炼气养生,闭门一年多没有外出。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越王知意。很多大臣争论,皇上没有下定决心。吕后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很善于谋划,皇上很信任他。”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张良,说:“您这么多年做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每天都想着换太子,您怎么能够不感到忧愁呢?”张良说:“当初皇上多次在危难之中,臣有幸皇上能采纳臣的计策;现在天下已经安定,因为偏爱而想要更换太子,骨肉之间的事情,就算(即使)有我们一百人又有何用?”吕泽竭力要挟说:“给我出个计策。”张良说:“这很难用口舌来争辨。想一想皇上不能招致朝中的四个人。这四个人现在已经老了,都因为皇上对士人的怠慢,所以逃到山中,不愿做汉臣。但皇上对这四个人很看重。现在您果真能够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用车迎接,再让能言善辩者去请,(他们)应该能来。他们来了以后,就作为太子的贵宾,经常带着上朝,让皇上看见,会有助于太子的。”于是吕后就叫吕泽遣人带着太子的书信,谦辞厚礼,恭迎这四人。四人来了,就住在建成侯那里。
汉十二年,皇上击败黥布回来,病得更加严重,想要换太子。张良上书劝谏不听,张良便借病不再上朝。叔孙太傅称引古事,拼死为太子争位。皇上假装应允他,仍想换太子。等到宴会时,摆酒,太子服侍。那四人随从太子,都八十多岁的年纪,头发眉毛雪白,衣冠十分不凡。皇上惊奇,问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四人上前回答,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姓名。皇上很惊讶地说:“我邀清你们,你们逃避离开我,现在你们为何和我儿子交游呢?”四人说:“陛下轻视士人爱骂人,我们为道义不受辱,因为害怕而逃避。现在听说太子仁孝,尊敬爱护士人,天下人都伸着脖子愿为太子效命,因此我们前来。”皇上说:“有幸烦劳各位来调教护卫太子。”四人祝寿结束,快步离开。皇上目送他们。
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出奇计攻下马邑,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和皇上很自然地谈论天下很多事,不是讲天下兴亡的原因,因此没有记录。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竭力让他进食。张良说:“人生一世,像白驹过隙,为何使自己这样受苦!”张良没有办法,勉强进食。六年以后去世。谥号文成侯。
19.C
20.(1)相同点:都是落叶飘零,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
(2)不同点:
①《登快阁》中,无数秋山落叶飘零,天地更辽远,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体现了诗人办完公事后的喜悦之情,侧面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②《登高》中,无数的树叶萧萧地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去,表达出诗人萧索凄凉的心情,以及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C.“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理解错误。“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青眼”一句意思是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21.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馑”“簇”“鉴”“琼”“扁”。
22.B
23.C
【解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中的分号可知,所写内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且都在围绕“棋盘”“棋子”展开,因此,所填内容也应该是以“棋盘”“棋子”为叙述对象,由此可排除AC两项。再看BD两项的第二句,D项第二句将“阴阳”作为主语了,错误,可排除D项。
故选B。
2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似点为黑白交融。
A.借代,“戎马”借代战争。
B.借代,“帆”“棹”借代船。
C.比喻,“肝肺皆冰雪”指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D.句意为:而此刻的我,头发稀疏,身着单薄衣衫,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此句没有修辞。
故选C。
24.C
25.A
【解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丙处标点使用错误,此处是句中的引用,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故选C。
25.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但……反而……”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
二是“独有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语序不当,表范围的定语应放在形容词性修饰语的前面,应改为“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
只有A项修改正确。
故选A。
26.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责任编辑:admin) |